众所周知,皇帝驾崩在古代是一件大事,这其中的礼节、礼仪和流程繁琐的数不胜数。
作为天之骄子、九五至尊,即使是在去世后也享受着最高的待遇。
然而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他在御驾亲征的途中身亡,可死后不仅没有礼节礼仪对待,他的尸首反而被装到了一个密封的桶里,被秘密运回了京城。
这期间究竟有什么原缘由需要如此遮掩呢?事情的真相又是如何?
御驾亲征,身死异处
在1424年,大明朝永乐皇帝朱棣迎来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征战。
朱棣是一位既有战略头脑又有野心的明朝皇帝,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
他不是一位极具野心的统治者,还是一个多疑成性的帝王,对背后可能存在的威胁常心存疑虑,他热衷于征战,总想通过军事手段来积累功勋和统一国家。
他曾经五次远征蒙古,深入漠北,将威胁大明的北方敌人一一消灭,为大明王朝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然而,朱棣的野心和军事雄心也导致了他的最终崩溃。在1424年,蒙古的阿鲁台部再次南下侵袭,带来了严重的边境问题。
虽然身体已经年迈,常年征战留下的病痛使他备受折磨,但他心系国家,决意要彻底解决蒙古的骚扰问题。
朱棣深知,为了大明的未来,他必须亲自挂帅,而为了能在外出征期间保持国家稳定,他特意让太子朱高炽监国。
这一次的战役并非为了荣誉或扩张,而是为了保卫国土,为了让百姓免受侵扰,他不得不再次肩负起这份重担。
百姓遭受磨难,朱棣不顾太子的反对,决定亲自出征,以解决这一困扰国家的危机。
或许是之前几次征战给了他太多的信心,这次他同样认为自己能够胜利归来,可现实却是残酷的。
他的身体早已年迈,经历了数十年的战争,身上积累了无数创伤。此外,大明国库空虚,人民疲于承担高重税,而远征所需的粮草和物资令朱棣陷入了困境。
朱棣的最后一次远征是在冰天雪地的季节进行的,这使得蒙古的问题更加复杂。
尽管他一如既往地展现出领袖的气质和坚韧的性格,但这一次,身体的不堪重负使他最终崩溃。
当他最终抵达达兰纳木尔河时,却发现阿鲁台早已逃之夭夭。
原来,阿鲁台在得到朱棣御驾亲征的消息时,就吓得失去了正面硬刚的勇气,面对来势汹汹的明朝军队,他只能逃之夭夭。
他这一撤退,可让朱棣吃尽了苦头。朱棣一心想要找到阿鲁台,彻底将他们消灭,可天意弄人,这次他还是失败了。
这时,朱棣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加上军中粮草短缺,情况变得十分危急。
最终,朱棣不得不作出班师回朝的决定,但在返回的途中,他的身体突然垮了。走到榆木川时,朱棣还是没能挺过这一关,一代帝王就这样不幸驾崩了。
隐瞒死讯,运送回京
大明朝几乎就在这一瞬间陷入了巨大的困境。皇帝离世,而军队仍在外征战,内外交困之际,谁来主持大局?
这个关键时刻,朱棣的随从马云站了出来。他立即秘密召见了重臣杨荣和金幼孜来商议对策。
说到这,我们就不得不说起这个叫杨荣的人。
1371年,杨荣诞生在福建建宁府,即今天的福建建瓯。当时,正值明朝洪武四年,国家相对安宁,杨荣也是在这个相对宁静的环境中成长。
然而,他并非一个侥幸取得成功的人,而是凭借真才实学赢得了尊重。
在他18岁时,他在福建乡试中荣获第一名。
19岁时,他在礼部会试中获得第三名,在建文帝的殿试选拔中获得二甲第二名的成绩,从而踏入翰林院,担任编修一职。
除此之外,令人惊讶的不仅仅是他的考试成绩,还有他对军事的深刻了解。
有一天傍晚,明成祖朱棣收到关于宁夏被蒙古围困的紧急奏报。当时内阁值班只有杨荣,朱棣递给他这份奏报,并询问应该采取何种对策。
杨荣回答说:“宁夏城池坚固,百姓强悍善战。这份奏报已经发出十余天了,宁夏应该已经摆脱了围困。”
朱棣本身对军事颇有了解,他认为杨荣的分析很有道理,因此决定等待。
果然,当天半夜,他收到了来自边关的第二份奏报,证实宁夏已经脱离危险。从此之后,朱棣对杨荣的军事智慧刮目相看。
杨荣便成为朱棣的亲信,常常参与军事决策和关键行动。朱棣甚至挑选了300名忠诚而勇敢的士兵,直接由他指挥。
就连这次班师回朝的决策,也是杨荣提出来的。
眼下,皇帝已经驾崩,在这个最容易出差错的时刻,凡事都需要谨慎再谨慎。
就在马云和金幼孜、杨荣三人商量对策时,杨荣再次挺身而出,提议保守朱棣的去世消息,以确保国家的稳定过渡。
要知道,天子的尸首被这样对待,如果将来问责,可是要杀头的罪名。但三人经过商议之后,一致认为这是眼下最好的办法了。
决策有了,但在古代可不是像现在一样,能坐车坐飞机,想去什么地方很短的时间就到了。
更何况,当时还是在七月份,天气十分的炎热,如果不妥善处理,尸体很快就会散发出臭味。
这下,如何隐瞒死讯顺利回京又成了难题。
最终,杨荣决定将朱棣的遗体放入一个圆桶中,圆桶由已融化的锡器制成,并密封桶口。
他专门找了工匠来制造圆桶,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这些工匠在做完圆桶之后也被他灭口。
不仅如此,为了不让人起疑心,他每天都安排人按照正常程序送饭,在旁人看起来,就好像朱棣还未死,一切都很正常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就连士兵们都不知道朱棣早已驾崩。
那杨荣这么做的原因又是为何呢?
杨荣之所以采取这一行动,并非出于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策。
当时,明军的精锐已经远离京师,京师的防卫力量相对较弱。
在朱元璋时期,宗室成员被分封到各地,每位诸侯王都拥有自己的庞大护卫军,规模少则数万,多则近十万,这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此外,朱棣的儿子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对太子朱高炽的皇位继承并不满意,几十年来一直虎视眈眈,甚至在朱棣生前曾策划刺杀朱棣以夺取皇位。
因此,杨荣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范朱高煦和朱高燧的野心。
当时,朱高煦在朱棣身边安插了不少密探,一直等待着朱棣驾崩的消息。然而,他无论如何都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
朱高煦想要私下联系反叛者,但因缺乏确凿信息而不敢轻举妄动。他甚至没有聚集兵马,一直在等待着朱棣去世的消息传来。
直到朱棣的尸首被运送回京,他才知道这个消息,可这时,他已经失去了良机。
另一方面,榆木川驻扎的不仅有明军,还有一些蒙古精锐,他们曾经是蒙古的精英军队,后来归顺了大明。
尽管他们服从朱棣的权威,但一旦得知朱棣去世,可能会对明军造成严重的损害,从而影响大明的国运。因此,杨荣的举动还旨在维护大明的国家利益。
皇权交接,太子登基
最终,事实证明,杨荣的举措是十分成功的,在进入大名境内之后,他立即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禀明给朱高炽。
除此之外,杨荣还建议他调派陈懋和薛禄率兵入京,以确保京师的安全。
不久后,朱高炽采纳了杨荣和杨士奇等人的建议,秘密命令太孙朱瞻基北上迎接朱棣的灵柩。
与此同时,针对朱高煦和朱高燧兄弟的势力范围,朱高炽和杨荣采取了果断行动,派遣驸马都尉沐昕前往南京,接管后军都督府,全面掌握了南京地区的军事力量。
要知道,这个时期的历史上,每当皇权交替时,都伴随着动荡和混乱。
然而,杨荣的机智和果断行动确保了明仁宗朱高炽能够平稳登基,使国家权力过渡平稳,杨荣的决策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次成功之举。
在明朝历史长河中,杨荣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星,他不仅以卓越的才华和忠诚赢得了朱棣的信任,更在关键时刻展现出了非凡的胆识和决断力。
历史往往由那些默默无闻的人书写。杨荣虽不是皇帝,不是统治者,但他的智慧和勇气改变了一代的历史进程。
他的忠诚和能力成为了国家的宝贵财富,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而他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他所处的时代,而是一直延续至今,激励着我们在面对重大抉择时,勇敢地追随内心的信仰,为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繁荣而努力奋斗。
那个做桶的师傅倒了八辈子血霉
小编刚刚说冰天雪地后脚就说7月[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