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别只依赖褪黑素!送你三个经典方,让你一觉睡到大天亮!

彭鑫健谈 2025-04-02 04:02:35

提及失眠,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服用褪黑素改善睡眠。然而,褪黑素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失眠问题。在中医里来说,失眠的原因复杂多元,大多与心、肝、肾三脏功能失调紧密相关。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三种常见失眠类型,以及对应的舌象和调理用的中药方!

一、肝郁化火型失眠

这类失眠群体普遍存在情绪问题,要么脾气暴躁,稍不如意就大发雷霆,要么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精神紧绷,常常难以入睡。此外,还会伴随头晕脑胀、耳鸣、嗓子像是有异物、胸闷胁痛,以及脾胃不适症状,比如腹胀腹痛、频繁打嗝、嗳气反酸和消化不良。

观察舌象,舌头两边明显鼓胀,病情严重时舌色泛红,舌苔薄黄。调理这类失眠,重点在于清肝泻火、解郁安神,可选用丹栀逍遥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丹皮、栀子清肝泻火,茯苓、白术、甘草健脾和中,薄荷疏散郁热,一起用能有效改善肝郁化火型失眠。

二、心肾不交型失眠

心肾不交导致的失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中易醒,多梦,还伴有心悸健忘、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等症状。患者舌尖偏红,舌根舌苔少,甚至出现镜面舌。这是因为心阳不能下温肾水,肾阴不能上济于心,致使心肾失于交通。调理时,应当交通心肾、宁心安神,交泰芄是不错的选择。黄连苦寒,清心泻火,肉桂辛热,引火归元,二药配伍,使心肾相交,睡眠自然改善。

三、痰热内扰型失眠

此类失眠人群睡眠浅,易惊醒,同时感觉胸口闷堵,口苦口黏,大便黏滞不爽,舌苔黄腻,舌体胖大。这是由于饮食不节,脾胃受损,痰湿内生,郁而化热,痰热上扰心神,导致失眠。调理需清热化痰、和中安神,温胆汤为常用方剂。方中的半夏燥湿化痰,竹茹清热化痰,枳实破气化痰,陈皮理气化痰,茯苓健脾渗湿,甘草调和诸药,具有清热化痰、和胃安神之效。

需注意,中医调理强调辨证论治,用药前一定要辨清自身状况,切不可盲目用药,以免损害健康。若难以自我判断,建议寻求专业中医师的帮助。

0 阅读:6
彭鑫健谈

彭鑫健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