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912年2月,清朝隆裕太后以宣统帝的名义宣布逊位。清朝以及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都随之关门大吉。
不过,晚清和民国是一个处于大变革时期的社会,在这一时期,各种互不兼容的思想并存。比如即便是宣统帝逊位了,民国社会也存在大量的遗老遗少,这些遗老遗少骨子里认为帝制是传统,而共和是西洋来的“无君无父”的制度,所以遗老遗少们认为应该恢复帝制。当然,遗老遗少的背后也有一定的武装力量甚至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
比如民国 初年存在所谓的“勤王复国军”,其宗旨就是支持宣统帝复辟;此外,还有张勋复辟事件。张勋复辟前后,德意志帝国对于宣统帝复辟是持支持态度的。而后来溥仪在东北担任伪满洲国皇帝,也是在日本人的支持下。
但是,在整个民国时期,溥仪的父亲,清朝摄政王载沣却从不参与复辟,以至于在1950年,载沣因为民国时期的表现,还受到新中国相关领导人的称赞。那么,载沣为什么从不参与复辟?
1、事实上的末代皇帝其实,从权力角度来看,载沣才是大清帝国事实上的末代皇帝。
载沣是光绪帝的弟弟,溥仪的生父。溥仪继位的时候只有三岁。慈禧太后确认让溥仪继位的第二天中午就去世了。因此大清国的最高权力,其实是掌握在摄政王载沣手里。实际上,本来该由皇帝担任的“大清国海陆军大元帅”,都是由载沣担任的。
所以,宣统皇帝在位时期,大部分时间,真正处于皇帝生态位的都是载沣。
其实从世界历史角度来看,没有任何一个实权君主愿意放弃权力。所以近代史上,几乎所有君主立宪制国家,都是在君主面对大权旁落的时候会选择垂死挣扎,最终被迫放弃权力,接受君主立宪。但是载沣这个实际上的末代皇帝,在面对武昌事件以及袁世凯逼迫的时候,却选择主动放弃。所以这倒是让人觉得另类。
2、软弱的载沣很多年后,溥仪回忆起父亲的时候认为载沣是一个软弱的人。一般的历史书对于摄政王的评价也认为载沣本来难当大任,只不过因为历史的偶然(即碰巧是光绪帝的弟弟,碰巧是溥仪的父亲)而成为了清朝的摄政王。
其实原本慈禧太后让载沣当摄政王的考量是这样的:慈禧太后认为自己还会活很多年,所以让溥仪当皇帝,也是看上了载沣的软弱:毕竟,溥仪当皇帝,那慈禧太后就是太皇太后。太皇太后掌权是没有先例的,而载沣这个软弱的摄政王,不会和自己抢权。慈禧太后也就看上了这一点。
因此,普遍认为,是软弱让载沣面对武昌事件而放弃权力,并不参与民国时期清朝遗老遗少的复辟活动(甚至溥仪担任伪满皇帝时期,载沣也不参与伪满的任何活动)。
3、自知之明其实个人觉得,载沣之所以愿意放弃权力,并且不参与任何复辟活动,是因为他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
其实自知之明是一种大智慧,很多人其实很普通,很平庸,但却总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自命不凡,而多数人的悲剧,也是基于这个思维。
反倒是能够认识到自己普通平庸,且接受这个事实的人不多。而载沣就是这少数能意识到这一点的人。
他清楚自己的能力,更清楚当时的局势。所以,他做到了面对现实不留恋。因此,当袁世凯逼迫载沣下台的时候,载沣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或许那会儿载沣还会庆幸自己不是皇帝,否则,反倒会陷入进退维谷的状态。
@:它有“弓马”,事实上,别人已经有了“马克沁”,~?[呲牙笑]
@:有一句戏言、是这样说的,在“马克沁”面前,游牧民族从此变得“能歌善舞”,~?[呲牙笑][呲牙笑]
汉武帝早期难道不是太皇太后窦氏掌权?
我想起白嘉轩的姐夫说那句话,不值得为一颗死去的树施肥加水[笑着哭][笑着哭]
@:这只能说,这已不是“游牧时代”了,?
@:真没想,“康乾”还有这种技能的、哦,~?[呲牙笑][呲牙笑]
@:在“马老沁”面前,“康乾”变得了能歌善舞,~?[呲牙笑]
@:“游牧时代”早已过,它用什么和世界“抗衡”,~?[呲牙笑][呲牙笑]
清朝和平落幕,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