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刀杀人者,始恶毒之辞,托欲反于已也"**。《三十六计》的这句话道尽了特朗普政府的战略本质。表面上对伊朗发出"最后通牒",实际是借机转移压力至中国。美伊间的这场妥协背后,隐藏的是美国"围魏救赵"的老套路。全球目光被所谓伊核协议吸引,特朗普实则已调转船头,准备全面围困中国。
美伊间的戏码演得太快,昨日还剑拔弩张,今日便平静和谈。幕后推手是谁?贸易战遇阻的特朗普急需寻找新的"气孔"发泄压力。伊朗成为他重新定位战略焦点的突破口,目的只有一个——腾出手来对付中国。
特朗普前后矛盾的表现早有蛛丝马迹可循。前些天还威胁要轰炸伊朗,如今却急匆匆地同意制定核协议框架;前些天还力挺以色列,如今却通过不支持以色列袭击伊朗的决议案。这种反复无常的举动背后,是对中国的持续算计。美国想让伊朗问题速战速决,好腾出精力应对他们眼中的"真正对手"。
伊朗的妥协并非偶然。面对美国的军事威胁,伊朗选择了务实路线。他们明白美国此刻无意在中东陷入新战争。特朗普此前写给哈梅内伊的信中给出两个月期限,如今伊朗的妥协让美国卸下了中东的包袱。对特朗普而言,摆平伊朗就是为了集中火力对付中国。
看看美国各个战场的态势:中东地区偃旗息鼓,朝鲜半岛相对平静,俄乌冲突特朗普不愿调停。特朗普政府的战略压力只能转向南海和台海。这种转变并非随机应变,而是早有预谋的战略重心转移。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赛思的东亚之行收获颇丰,日本、菲律宾纷纷表示欢迎更多美军进驻。一旦美军在中东没有后顾之忧,三支航母打击群出现在我国邻近海域将不足为奇。加之加强对台军售,美国妄图维持其"岛链"战略的幻象。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特朗普政府选择在此时放松对伊朗的压力,恰恰是为了在中国周边制造更大的紧张局势。他们以为中国会像2016年那样不知所措,殊不知今日的中国已今非昔比。福建舰、四川舰即将服役,新一代战机频繁试飞,中国军工实力已达到新高度。
特朗普政府还玩起了"二级关税"制裁的把戏,对与伊朗有业务往来的中国企业实施制裁。这种赤裸裸的"长臂管辖"暴露了美国霸权的真面目。这不仅是对中伊正常贸易关系的干扰,更是美国对中国全方位施压的一部分。
这场看似针对伊朗的博弈,实则是针对中国的战略围堵。然而美国又一次低估了中国的战略定力和应对能力。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深知历史的教训。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一直试图以武力和胁迫手段迫使中国屈服。然而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1840年的清朝,更不是1900年的八国联军时期。我们有能力也有决心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美国想通过妥协伊朗来腾出手对付中国,这种策略在历史上屡试不爽。但他们忘了一点:**"欲攻其国,先摧其志"**。中国的志气已非当年可比。
从台海到南海,从贸易到科技,美国以为找到中国的"软肋",却不知中国早已形成全方位防御体系。当年美国航母在台海晃荡时,我们或许还会紧张,但如今即便三大航母战斗群同时出现,解放军也有信心应对。
每当美国挥舞制裁大棒,我们都能看到他们的无奈与焦虑。对中国企业的制裁不会阻碍中国的发展步伐,反而会促使我们更快实现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
看清美国围堵中国的本质后,我们更要保持清醒和冷静。特朗普想以缓解伊朗问题为代价,换取对中国更大的压力空间,这种算盘打错了。中国已经做好充分准备迎接任何挑战,无论是经济战、科技战还是可能的军事威胁。
中华民族的崛起是历史潮流,任何外部压力都无法阻挡。美国可以选择与伊朗妥协,但别指望中国会因此屈服。历史将证明,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才是人类共同繁荣的正确选择。
用户54xxx23
美国给你妥协是因为暂时还拿你没办法,等他有办法了不揍你才怪,伊朗要听了美国一个字就得亡国,真那样巴勒斯坦和乌克兰就是伊朗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