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被尘封60年的绝笔信上交中央,中央部长看后:他是革命英雄

运赛过去 2025-04-17 04:05:17

2010年,一封被尘封了60年的绝笔信被上交到了中央,这封信的主人公名叫王正均,一个被历史铭记的革命英雄。

这封信的出现,不仅揭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也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这位为国家和民族解放默默奉献的英雄。中央部长在读完这封信后,感慨万千,直言:“他是革命英雄。”

从苦日子走出来的硬汉

王正均,1924年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穷苦人家。家里条件不好,父亲是个小学老师,工资勉强糊口,母亲在家操持家务,带着几个孩子过日子。

那年头,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都挺艰难,王正均小时候也没少吃苦。不过,这份苦没把他压垮,反而磨出了他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王正均才13岁,国家乱了,家里的日子更不好过了。他父亲因为参加抗日活动被抓进监狱,母亲带着他们兄弟姐妹东躲西藏。

那时候,他亲眼看到老百姓被战火折腾得家破人亡,慢慢就明白了,国家不强,人民就得受欺负。从那会儿起,他心里就埋下了为国为民奋斗的种子。

到了1941年,王正均17岁,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地下党员。从此,他把自己的命跟国家的命运绑在了一起,开始了革命生涯。别看他年纪小,干起事来一点不含糊,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个“靠谱的硬汉”。

革命路上的拼命三郎

王正均的革命生涯,主要分两个阶段,一个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个是解放战争时期。每个阶段,他都干了不少大事儿,咱们挨个儿说。

抗日战争那几年,王正均在福州一带干地下工作。因为他有个教师身份当掩护,活动起来方便不少。他一边装着教书,一边偷偷组织学生和老百姓宣传抗日思想。

那时候,日本人到处抓人,搞得人心惶惶,他却敢站出来鼓舞大家,说白了,就是给大家打气,让人觉得还有希望。

除了宣传,他还得跟八路军、新四军的游击队接头,给他们送情报、送物资。福州那地方,地形复杂,敌人耳目又多,他每次跑任务都得小心再小心。

有时候情报就藏在书本里,有时候得半夜翻山越岭送出去。别的不说,光这份胆量和毅力,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到了解放战争,王正均的任务更重了。组织把他派到国民党军队里当卧底,这活儿可不是闹着玩的。他得装得跟真的一样,天天跟国民党军官混在一起,还要找机会偷情报。

那时候,国民党内部派系多,特务也多,一个不小心暴露了,那就是死路一条。王正均硬是靠着聪明劲儿和胆识混进了高层,弄到了不少关键军事情报。

比如部队调动计划、武器储备情况,这些东西直接送到解放军手里,帮着打了好几场漂亮仗。可以说,他一个人在敌营里,就顶得上外面一支小部队的作用。

不过,这活儿干得越久,风险越大,1949年,眼看着解放战争要赢了,他的身份还是暴露了。1949年底,王正均被国民党特务抓了。

抓他的人知道他手里有大秘密,使劲折磨他,想撬开他的嘴。可王正均硬是咬紧牙关,一点党的机密没漏。国民党见他不招,干脆把他秘密处决了,那是1950年,他才26岁。

在被处决前,王正均写了一封绝笔信。这信不是长篇大论,就几页纸,写得简单又真挚。他提到了对党的忠诚,说自己这辈子值了,还交代了几句对家人的牵挂。

这封信本来是托给一个战友的,可那年头兵荒马乱,战友没敢声张,就把信藏了起来。这一藏,就是60年。

2010年,绝笔信重见天日

时间来到2010年,王正均的堂弟王正兴,70多岁的老头儿了,在家翻旧箱子时发现了这个宝贝。王正兴年轻时听家里长辈提过王正均的事,知道他是个英雄,这封信一翻出来,他眼眶就红了。

他琢磨着,这东西不能老藏在家里,得让更多人知道哥哥的付出。王正兴找了些老关系,又托人打听,最后把信送到了中央手里。

那会儿中央收到信,马上组织专家鉴定,查了档案、比对了笔迹,确认这真是王正均的手笔。信送到中央部长那儿,他一看,感慨得不得了,说了句:“他是革命英雄。”这话不光是对王正均的肯定,也是对那一代人的致敬。

这封绝笔信内容不长,但字字真情。专家后来公开了部分内容,大概是这么回事:王正均先说自己不后悔加入革命,哪怕死了也觉得值;然后提到党的事业,说相信胜利不远了,希望同志们继续干下去;最后留了几句话给家人,说没法尽孝了,让他们保重。

这信没啥华丽词儿,就是个26岁年轻人心里话,写得特别实在。你看了就觉得,这人真不是为了啥虚名,他是真心相信自己干的事有意义。中央部长读完,可能也是被这份朴实打动了,才给出了那么高的评价。

英雄不能被埋没

中央部长那句“他是革命英雄”,不光是说王正均,也是说那一代人。他们不图回报,拿命换来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这封绝笔信被尘封60年,又在2010年冒出来,就像在提醒咱们,那段苦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今天的好日子是谁换来的。

这封信上交后,中央没让王正均的故事就这么沉下去。他们做了几件大事儿,让更多人知道这位英雄。福州市搞了个“王正均烈士事迹展览”,把他的生平、照片还有绝笔信原件都摆出来。

展览开了好几个月,来的人不少,有学生、有老人,大家看了都挺感慨。有人说,这么年轻就没了,太可惜了;也有人说,没这些人拼,哪有现在的太平日子。

中央电视台弄了部纪录片,叫《王正均:革命英雄的绝笔信》。片子不长,40多分钟,从他小时候讲到牺牲,再讲信咋被发现的。播出后反响挺大,好多人看完都说,没想到历史里有这么多默默无闻的英雄。

党史专家还写了本《王正均传》,厚厚一本,把他干的事儿整理得清清楚楚。这书不光是给研究的人看,也让普通人能了解那段历史。

王正均的母校还弄了个“王正均奖学金”,每年发给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说,这是希望年轻人学他的精神,别光想着自己,多为国家做点事儿。

0 阅读:8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