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模拟中国导弹饱和打击,第二岛链全面瘫痪,无法迅速台海支援

马克独到 2024-12-13 22:58:47

随着中国中程导弹系列不断完善,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态势开始攻守异形,面对台海局势日趋紧张,美国模拟遭到中国导弹饱和式打击,结果却令人美方感到震惊。

美国政府智库史汀生中心对外发布报告称,承认美国在第二岛链范围内所有美军基地,都处于数千枚中国中程导弹的射程之内,这使得印太地区美国空军基地,面临严重的威胁。

美方研判,如果中国导弹采用分布式弹药,对第一和二岛链美军机场采取毁灭性打击,将令相关机场在至少11天半的时间内,无法投入使用,这将导致台海等前线制空权的变更。

美方承认,最关键的是,中国这些导弹不仅可以装载单一弹药,而且可以装载复合弹药,这意味着当一枚导弹打击美军基地的时候,有一部分弹药摧毁机场跑道,有一部分弹药摧毁雷达等指挥中心,还有一部分弹药可以钻地攻击地下机库,这令美国反导系统防不胜防。

对此该报告建议,美国应该发展大批无人机系统,减少不必要的战争损失。而且要发展更强的机场跑道和基地修复能力,快速进行损坏修缮。更关键的是,要让印太盟友为美国开放更多的军事基地,通过分散式部署,迫使中国导弹打击效果降低。

从美国智库的建议来看,面对中国导弹饱和打击,美国的想法是通过分散部署、降低武器成本、集中反导、拉盟友垫背等手段,来对冲导弹打击带来的损耗。

然而,美国手段搞得越复杂,付出的成本也就越多,研究反导能力、投产新式低成本武器,需要大量的科研投入,而分散式部署、拉盟友垫背,则需要大量的政治与建设投入,更不用说基地部署越分散,军事装备和人员在机动时,消耗的时间与零件损耗就越大,即便到了战场上,也是师老兵疲,反而成为了负担。

实际上,博弈的本质,是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美国虽然在印太地区部署重兵,换取了一时的心安,但代价是需要靠庞大的后勤力量和成本。

然而,我们仅需要通过维持较大规模的导弹部队,就可以维系基本的威慑,腾出手来的海陆空常规部队,可以用来解决统一和国防。

更何况,我们也具备打击到美国本土的核打击能力,即便是全面冲突也能进行核威慑平衡,付出的总成本,要远比美国少得多。

1 阅读:67

马克独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