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子在我家吃住6年,考上985,儿子结婚收到随礼,让我看懂了人性

秋雅聊情感 2025-04-15 23:12:10

01

我叫王桂兰,今年58岁,初中文化,住在一个偏远的小县城。

年轻时家里穷,早早辍学,跟着母亲种地养弟妹。

后来嫁给了同村的张建国,他是个煤矿工人,勤快老实,虽然挣得不多,但从不乱花钱。

我们有一个儿子,叫张晓伟,今年30岁,大学毕业后在县里的银行上班,前段时间刚刚结婚。

我年轻时在村办工厂做过几年缝纫,后来工厂倒闭,就在家里种菜、养鸡,顺便照顾孩子。

等晓伟上了高中,我也开始在镇上饭店里打工,洗碗做杂活,一干就是十几年。

虽然辛苦,但也算把孩子供上了大学,想着日子会越来越好,心里也踏实。

我有个小叔子,叫张建平,比我丈夫小五岁,是家里最小的弟弟。

他年轻时不爱上学,初中没毕业就出去打工,后来娶了个外地媳妇,生了个儿子,叫张浩。

但这媳妇生完孩子没几年就跑了,也没怎么联系过。

张建平也不是个成家的料,整天换工作,漂泊不定,根本管不了孩子。

那年张浩刚上初二,张建平来找我们,说自己要去外地干工程,一走就是几年,孩子没人带,求我们把侄子接过来住,供他上学。

那会儿我心软,看着孩子瘦瘦小小的一个,也确实可怜,就答应了。

谁知道这一接,就是整整六年。

02

张浩刚来的时候,才13岁,个子瘦小,话也不多。我问一句,他才答一句,眼神总是躲躲闪闪的。起初我也抱怨过,毕竟自家日子也紧巴,但想到他是建国的亲侄子,孩子又无辜,还是咬咬牙接了下来。

我给他准备了自己的小房间,拿出晓伟小时候的书桌和台灯,又给他买了新被褥、新书包。

那时候我家条件真不怎么样,晓伟都还在上高中,学费、生活费都靠我们夫妻俩一点点攒。

可我还是硬挤出一笔钱,给张浩交了学杂费和补课班费用。

张浩虽然内向,但学习很拼。

每晚学到深夜,我半夜起来上厕所,常能看见他房间的灯还亮着。

他成绩从一开始的中下游,慢慢爬到了年级前十。

到了高中,甚至考入了县里最好的重点中学。

那年他高考,考进了北京的985高校,光是录取通知书寄来的那天,我都激动得掉了眼泪。

“婶儿,要不是你,我早就辍学了。”他那天站在我面前,眼圈红红的。

我拍拍他的肩,“咱是一家人,别说这些。”

可是,真是一家人吗?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问题在我心里悄悄发芽。

张浩上大学后,几乎每年就回来一次,平时也很少打电话。

我不怪他,年轻人嘛,忙着上课、实习、找工作,我们过来人都懂。

可我记得每次晓伟回来,都会帮我洗碗做饭,还会陪我去菜市场。

张浩回来就像个客人,吃完饭就回房间,手机玩个不停。

我不是计较的人,孩子上进就好。可等到晓伟结婚,我才真正看懂了人性。

那天,家里张灯结彩,亲戚朋友来了一大堆。我和建国忙前忙后,招呼客人、安排饭桌,累得脚都快断了。张浩也来了,穿着西装,气派得很。我看着他,心里还是有点欣慰的,毕竟他是我一手拉扯大的。

婚礼结束,大家都送了礼金。建国把礼单记得清清楚楚,谁家给了多少,写得明明白白。等晚上清点礼金时,我发现张浩只给了300块。

我当时愣在那,好半天没说话。建国看了我一眼,也没吭声。

300块?我们一家养他六年,吃喝供读,哪次不是把他当亲儿子?他现在在北京一家公司上班,工资也不低,这点人情,他就是这么回的?

我那天晚上一夜没睡,翻来覆去都是张浩的影子。他小时候发烧,我背着他跑去镇医院;他高考前紧张得吃不下饭,我熬了一锅汤,一口一口喂他喝;他大学第一年买冬衣,我和建国省吃俭用,给他寄了800块……

可这一切,在他眼里,值300块。

我后来和建国说起这事,他沉默半晌,说:“可能他觉得,我们是该做的。”

这句话,把我心砸得生疼。

我不怪孩子冷漠,也许是我太傻了,把亲情看得太重。可我也开始反思,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不是都得有“血缘”才能维系?我们对张浩的好,算不算错付了?

晓伟结婚后,我们搬去他新房子附近住了。他媳妇小芳挺懂事,逢年过节都会给我买新衣服,家里做了好吃的也不忘叫我过去。我开始明白,亲儿子再普通,那也是心贴心的;侄子再出息,那也只是外人。

去年冬天,张浩突然来电话,说他要结婚了,让我们去北京参加婚礼。我笑着应下,却没打算去。

“咱们太远了,路上折腾,还是你爸代表我们去吧。”我这么对他说。

其实我心里清楚,去了又怎样?坐在角落里,看他和新娘子笑得甜蜜?还是被当作“养大他”的背景板,跟宾客说几句“感谢叔叔婶婶的恩情”?

我不想再做那个背景板了。我这一生,什么都没图,图的不过是一句真心的“谢谢”。

03

如今,我和建国在小区里种了点菜,养了只狗,每天晨起散步,傍晚打打牌,日子过得悠哉。

张浩偶尔还会发个信息,说“婶儿,最近过得好吗?”我也会回一句,“挺好,你也保重。”但我心里知道,那份曾经用尽全力呵护的亲情,已经悄悄散了。

我不后悔接他进门,不后悔那六年的付出。只是从那天起,我学会了一个道理: 人心不是你对他好,他就会记得。你以为的感情,别人也许从没放在心上。

幸好我还有晓伟,他平凡却懂得回报;还有小芳,她温柔也知道感恩。这就够了。

人生到了一定年纪,看懂人性,才算真正长大。

0 阅读:2
秋雅聊情感

秋雅聊情感

生活的点点滴滴,全都是因为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