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1950年落选的国徽方案,网友直言:美翻了,但这确实不能用

科技舍 2025-01-18 15:57:37

1949年的中国,百废待兴。

新中国即将成立,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摆在了所有人面前,那便是设计国徽。

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实则暗藏玄机,因为在此之前的全国征集中,900多份投稿竟无一入选。

鲜为人知的是,当时还有一份审美无比惊艳的方案,它的设计之精妙,令人赞叹不已。

然而,这个堪称完美的作品,为何最终被否决?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全民征集遇到的瓶颈

7月10日,《人民日报》等全国各大报纸刊登了征集国徽设计方案的启事。

启事中明确提出三个要求,要有中国特征、要体现新中国政权的特征、形式要庄严富丽。

这个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在全国掀起了一股设计热潮,然而,现实很快给了所有人当头一棒。

在收到的900多份应征作品中,竟然没有一份完全符合要求的作品。

有的过分强调传统元素,却忽视了新中国的特征,有的一味模仿苏联风格,丢失了我们自己的特色。

更有甚者,设计得花里胡哨,像是在设计商标,这种情况着实让人措手不及。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如期举行,天安门城楼上却没能挂上代表新中国的国徽。

这个遗憾,成为了加快国徽设计进程的催化剂。

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两支专业团队被选中参与最终的设计竞赛。

清华大学营建系的林徽因团队和中央美术学院的张仃团队,清华团队的方案别出心裁,选择了中国传统的玉璧作为主体。

创意来源于中华文明最重要的礼器之一,寓意着民族的团结、丰裕与和平。

玉璧上方镌刻着国名,中心镶嵌着五颗金星,底部是象征工农联盟的齿轮和麦穗,整体造型借鉴了汉代铜镜的艺术风格。

这份设计的艺术价值毋庸置疑,玉璧的运用,完美诠释了中华文明的精髓。

图案的构思,将传统元素与现代符号巧妙融合,金、玉、红三色的搭配,既庄重大气,又富丽堂皇。

然而,艺术性再高的设计,如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终究只能是纸上谈兵。

玉璧方案最终落选,主要是因为新中国政权特征体现得不够突出。

新中国需要的是一个能够清晰传达这种属性的标志,而不仅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中央美院的天安门方案

另一边,中央美院的团队则走了一条不同的路。

他们最初提交的5个方案都与全国政协会徽相似,后来改用了天安门作为主体元素。

这个改变为他们赢得了关键性的优势。

天安门方案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晰:以新中国诞生地为核心,辅以五星、麦穗等革命元素。

这样一来,既体现了新中国政权的历史意义,又保持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创新之处在于采用了斜透视的手法展现天安门,让整个图案更具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

最终,天安门方案在竞争中胜出,但这并不意味着玉璧方案就此被完全否决。

事实上,这两个方案的优势后来被很好地整合到了最终的国徽设计中。

尽管玉璧方案落选,但它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创造性运用,至今仍给人启发。

不过当年的国徽设计,也发生了不少有趣的往事,因为投稿的不只有专业人士,还有许多普通群众。

可别小看了“民间艺术家”,他们的创意虽然稚嫩,却体现了那个年代人们的朴素情感。

有个农民的设计特别有意思,他用剪纸的方式,做了一个由镰刀、锤子组成的图案,还在周围贴满了小星星。

虽然构图简单,但他在说明中做出解释,这是用咱农民最熟悉的方式,表达对新中国的祝福。

如此真情实感的设计,让评审们都很感动,但最终因为多重考量,这个方案石沉大海。

还有位热心群众寄来的方案,居然是用粮食拼成的,他用小米、黄豆、玉米粒等,在纸上拼出了一幅图案,还特意注明这些都是自家地里种的。

很明显,这个创意不够专业,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新中国的热爱和期待。

在专业设计团队中,也有不少趣闻,清华团队在讨论玉璧方案时,曾经因为图案大小问题争论不休。

周恩来和专家们查看国徽设计方案

有人觉得玉璧要做得大一些显得庄重,有人则认为太大会显得笨重。

最后林徽因一针见血的指出,这不是在设计真的玉璧,何必纠结尺寸?关键是比例要协调,随后化解了争议。

中央美院的团队,最初的几个方案都用了喇叭形状的构图,被戏称为“小喇叭”方案。

张仃后来回忆说,当时是想表达“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诞生”的意思,但效果确实不够理想,反而显得有点滑稽。

那段时间,评审们经常讨论到深夜,都有点疲惫了,直到周总理参与进来,给大家加油打气。

在当时,也不乏设计过于复杂的方案,要是印在公文纸上,得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

所以国徽的评判标准之一又加了一条:设计要简洁明了,便于识别。

有趣的是,在最终方案确定后,还出现过一个小插曲,工匠们在制作第一批国徽实物时,发现图案中天安门的台阶数有出入。

有人主张按实际台阶数制作,有人则认为意境重于实物,最后还是周总理拍板,意境重要,但也要符合基本事实,这才确定了最终的台阶数量。

当时负责雕刻的工匠们也有个暖心的故事,为了让国徽更加完美,他们反复练习,甚至废寝忘食。

雕刻别的东西,手抖一下没关系,但雕刻国徽,每一笔都要稳稳的,这可是要传给子孙后代看的。

后来开始印制,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有限,要在不同材质上保持图案一致并不容易。

有次在制作铜质国徽时,工人们发现麦穗的数量总是对不上,急得满头大汗。

后来还是老工匠想出了一个土办法,先用蜡纸打样,再细细对照,这才解决了问题。

不管怎么说,林徽因的玉璧方案虽然最终没有被采用,但设计团队的认真态度也留下了佳话。

这些故事里,有认真,有执着,也有幽默,更多的是那个年代人们的真挚情感。

他们也许不是每个决定都那么完美,但正是这些真实的人性光芒,让国徽的诞生过程变得更加生动和温暖。

现在再看当年的玉璧方案,除了惊叹它的艺术价值,或许更应该感念的是那个时代人们对完美的追求。

他们也许会为一个小细节争论不休,也许会因为一个创意而开怀大笑,但所有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新中国的象征增添一份独特的色彩。

这些趣事背后,是一个民族在寻找自我认同、构建新形象的历程。

它们不仅仅是历史的注脚,更是那个特殊年代的生动写照。

今天回望这段历史,那些真挚的情感和认真的态度,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0 阅读:23
科技舍

科技舍

民生不只是油盐,还有我们的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