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识薛家(九章)徐懋功才是灭高句丽的首功,薛仁贵只是中层将领

惊心鸟 2024-08-04 01:13:00

由于薛家将系列故事的影响,很多民间百姓都认为薛仁贵是唐朝灭高句丽的第一功臣。尤其是《薛仁贵征东》的小说被广泛的改编为评书、戏剧和影视作品后,民间百姓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受到了很大的误导。实际上无论是在唐太宗李世民时代,还是在唐高宗李治时代,征东的前线最高指挥官都是英国公李勣,也就是隋唐系列小说中的徐懋功。这位名将不但指挥了灭高句丽的战争,还指挥了灭薛延陀、参与了灭东突厥等各方面的大战,成为历史评价第二高的唐朝名将,仅次于被网友们称为军神的卫国公李靖。

徐懋功本名徐世勣,懋功是他的字,所以隋唐系列小说中以徐懋功称呼他。他家本是高平望族,他与父亲徐盖乐善好施,在本地名声很好。隋朝末年,徐家迁到滑州,距离瓦岗山很近,徐懋功便加入了翟让的瓦岗军。作为瓦岗军的创始人之一,徐懋功为瓦岗军初期的发展壮大立下了很大的功勋。

他和王伯当是最早支持瓦岗军接纳李密,并劝翟让将大权交给李密的人。然而李密做大之后却独断专行,与翟让发生权力争夺,并利用酒宴的机会杀死翟让,彻底掌控了瓦岗军大权。而徐懋功在这个过程并没有受到重用,反而差点在兵变中被砍死,靠着单雄信的苦苦哀求才逃过一劫。

李密掌权后让单雄信和徐懋功领翟让的旧部,以安抚军心,却将其排除在瓦岗军的核心决策层之外。后来独断专行的李密在与王世充的战争中失利,单雄信临阵投敌,加入了王世充,瓦岗军主力于是分崩离析。而驻守瓦岗军大后方的徐懋功也顺势投降了唐军,掀起隋末农民战争高潮的瓦岗军就此被灭。

从历史上的记载看,徐懋功是唐初名将中少有的战略级大师,其战争能力仅在李靖之下,一生罕逢对手。除了在面对窦建德孤立无援时战败之外,别的战场几乎没有败绩。尤其是在贞观年之后的岁月里,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成为唐初有数的灭国级名将。

其实在瓦岗军期间,徐懋功的军事能力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翟让和李密执政的初期,徐懋功作为军队核心层做出了很好的战略决策,让瓦岗军得以不断壮大,甚至有着取隋朝而代之的呼声。当徐懋功被李密排挤出瓦岗军的决策层后,战事便越来越不利,最后被王世充击破。他加入唐军后之所以能被李渊和李世民重视,便是因为他在军事战略上有着长远的目光。当时瓦岗军出身的将领投降唐朝不少,但真正成长为灭国级名将的屈指可数。秦琼、程咬金等人虽然名气很大,但就带兵作战而言却是远不如徐懋功的。

在唐灭高句丽的战争中,徐懋功两次作为前线最高统帅出征,深得两位皇帝的信任。第一次是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由徐懋功出任辽东道行军大总管,作为征辽前线的统帅。这一战唐军势如破竹,直接打到了辽东重镇安市城下,取得了很大的战果。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驻跸山大战,唐军在此战中以三万步骑击破高句丽的十五万大军,歼灭了高句丽在辽东驻军的有生力量。

在此战之中徐懋功不仅是前线最高统帅,还是一路军的直接指挥官,与长孙无忌采用两军夹击的办法击破高句丽大军。而薛仁贵在这一战中只是张士贵手下的亲兵,在局部战场斩将夺旗的耀眼表现而被唐太宗李世民看重。

可以说在唐太宗时期,薛仁贵在对高句丽的战争中立下的功劳非常有限,只是武勇的表现非常抢眼。当时的整个战局都在徐懋功的控制之下,对薛仁贵而言只是战争的参与者,而且是非常低级的那种。在后来的庆功宴会上,唐太宗李世民对征辽大军的将领进行评价,称李勣(徐懋功)、李道宗和薛万彻为三大名将。由此看出站在军事家的角度,唐太宗对此做出非常中肯的评价。从全面的战局来看,毫无疑问徐懋功是此战的首要功臣,薛仁贵只是后起之秀。两人完全没有可比性,小说和演义中把功劳送给薛仁贵只是作者的一厢情愿而已。

薛仁贵真正在与高句丽的战争中作为主力部队,还是在唐高宗李治年间。那时候他已经经过了攻打西突厥、平定铁勒九部、攻打契丹的历练,而且在营州都督程明振麾下作战多年,成长为辽东驻军的中层将领。此时薛仁贵的地位仍旧不能与徐懋功相比,甚至连唐军高层都算不上。在灭高句丽之战中,徐懋功是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兼安抚大使,是李治任命的征辽最高统帅。而薛仁贵只是左武卫将军,是营州都督高侃麾下的将领。由于在金山之战中高侃指挥不力,薛仁贵在救援高侃中崭露头角,才逐渐成为征辽之战中的骨干力量。

按照徐懋功的部署、攻打高句丽的军队分成几路大军出发,最后在平壤城下会师。金山之战中高侃作战不利,薛仁贵逆袭,大破高句丽军,斩首五万级,因而受到了唐高宗李治的写信嘉奖。在此之后薛仁贵再接再厉,破高句丽重镇扶余城,使得该路军四十余城望风而向。最后薛仁贵带兵在平壤城下与徐懋功和契苾何力会师,拉开了围攻平壤城的战役。最后渊盖苏文的儿子渊男产与高丽宝藏王出城投降,高句丽被灭国。然后唐朝在高句丽设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并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以管理其政务。

中肯的来讲,对于灭高句丽之战薛仁贵的功劳是不小的,可要说功劳第一就比较勉强了。三路大军中,主要的徐懋功和契苾何力都是势如破竹,高侃这路除了问题才给了薛仁贵机会。虽然薛仁贵发挥得很好,立下功劳,展示自己的能力,让唐高宗李治高看一眼,但压不过另外两路大军。如果没有薛仁贵的逆袭,可能徐懋功会指挥部分军队回师救援高侃,但绝不影响平壤城下契苾何力的大举进攻。当然薛仁贵的逆袭也让徐懋功少了后顾之忧,他在平壤与两路大军会师也让平壤之战失去了最后的悬念。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薛仁贵在灭高句丽之战中有过非常显赫的功勋,但并不是首功。综合来看首功毫无疑问是徐懋功的,他在两次东征中的临场指挥无可挑剔。第二档次功劳也轮不到薛仁贵,李道宗、薛万彻、契苾何力、程明振都在薛仁贵之上。薛仁贵能够派入第三档次已经是非常靠前了,对于寒门出身的后起之秀算是很出色的表现。在我看来,民间小说和演义的作者之所以在高句丽的问题上看中薛仁贵,是因为薛仁贵为第二任安东都护府都护,而薛仁贵在此任上的表现也影响了朝鲜半岛历史的重要进程。

高句丽被灭后,李治派了魏哲出任安东都护,可惜他第二年便病逝任上。于是薛仁贵被任命为右威卫大将军兼检校安东都护,封平阳郡公,率兵二万人留守平壤。后来平壤附近的高句丽州郡发生民乱,为了平息叛乱薛仁贵就把安东都护府迁移到新城,又把高句丽遗民迁移到中原各地和渤海国境内。

如此一来高句丽五部和原扶余国遗民基本上远离了高句丽的故地,唐朝东北方向的乱局终于被彻底平定。但是薛仁贵的做法却缺乏远见,显示出他的目光短浅。他带领唐军西迁之后,反而给了新罗一统朝鲜半岛的机会,本质上是主动放弃唐朝的领土,也给契丹等东北少数民族的崛起留下了机会。

0 阅读:10
惊心鸟

惊心鸟

一个中国古典文学的爱好者,与大家分享不同的读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