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友争相来华,特朗普再也坐不住了,首访国家已定?美国开价5000亿

喋血雄鹰 2025-01-30 22:57:38

近日,在外交领域一系列动态引发广泛关注。2025年1月21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记者提问中方是否邀请特朗普访华及访华意义,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做出回应,这一事件将特朗普访华话题再次推向大众视野。

先聊聊特朗普就职后的一系列动作。就职当天,特朗普推翻拜登签署的数十项政令,美国退出《巴黎协议》和世卫组织。同时宣布美国进入“能源紧急状态”,正常情况下,宣布能源紧急状态是为应对石油供应中断、能源价格暴涨等情况,可现在美国不存在这些问题,还在大量向欧洲出口高价天然气,这么做明显是为维护传统能源企业利益,改变拜登政府注重清洁能源的局面。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增加石油天然气产量,影响了全球油价,就职当天,WTI原油3月合约下跌1.2%,德州原油期货跌幅达1.7%。另外,特朗普力主终结俄乌冲突,未来美俄原油大量涌入市场,中东产油大户会受到冲击。

再看看特朗普上任后的外事访问意向。特朗普开玩笑提到,若沙特开出超过5000亿美元高价,他可能再次出访沙特,毕竟上任期出访沙特为美国带来超4500亿美元收益。不过从当前国际形势看,中东局势逐渐平息,他首访中东可能性不大。俄乌冲突才是他亟待解决的问题,就职前夕他多次表示要与普京会面讨论结束冲突,普京也对美俄谈判持开放态度。但媒体分析,就算会面,大概率选在第三国,不太可能成为首访。

石油(资料图)

现在说说美国盟友访华的情况。2025年,美国盟友“扎堆”访华。1月6日,马克龙表示法国总理贝鲁将择日访问中国,就白兰地贸易问题与中方磋商。本月中旬,日本执政党联盟代表团到访中国,带来石破茂的亲笔信,外界认为这是石破茂访华的“预热”。盟友争先访华,特朗普坐不住了。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朗普向团队透露就职100天内访华,中方未否认,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称,中方愿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推动中美关系在新起点上取得更大进展。从特朗普上任期来看,1月就职,5月才完成首次出访,这次100天内访华很可能是首次出访。

特朗普(资料图)

还有特朗普近期对华的示好动作。中方特使出发前,特朗普主动打电话,明确表示中美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家,应保持长期友好关系。中方特使抵达华盛顿后,特朗普派出候任副总统万斯和心腹智囊马斯克热情接待,就地区局势和平衡贸易等问题深入交流,达成不少共识,马斯克承诺特斯拉愿深化对华投资合作。美国媒体报道,特朗普私下希望上任百日内访华,这一系列动作表明他想为访华铺垫。

中方对特朗普的态度也很明确,1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特朗普访华问题时表示,中方愿和美国新政府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保持沟通加强合作,推动中美关系新发展。这意味着只要美方有诚意,中美关系就能取得突破,特朗普访华也可能推动这一突破。

特朗普(资料图)

另外,当地时间2025年1月21日,特朗普在白宫宣布OpenAI、软银和甲骨文成立名为“Stargate”(星际之门)的新合资企业,启动投资1000亿美元,四年内计划投资5000亿美元,建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预计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特朗普还撤销了拜登2023年签署的人工智能行政令,该行政令要求特定人工智能系统开发商发布前分享安全测试结果,特朗普这一举措停止了对人工智能开发者的关键安全和透明度要求。在TikTok问题上,特朗普表示支持马斯克收购TikTok,也认为甲骨文可以收购。

马斯克(资料图)

综合来看,特朗普的外交策略充满不确定性。从他对能源政策的调整,到对国际事务的态度,再到外事访问意向和对华态度,都在重塑美国的国际形象和外交格局。盟友访华让他感受到压力,急于通过访华来稳定中美关系,寻求更多合作机会。而他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举措,也将对美国乃至全球科技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中美关系而言,特朗普访华若能成行,将是一个重要契机,双方可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就经贸、地区安全、科技合作等多方面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美国国内政治的复杂性以及特朗普政策的多变性,都可能给未来的中美关系带来挑战。

0 阅读:14
喋血雄鹰

喋血雄鹰

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