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曾将完整生产线转让中国?只为报答“旧恩”,美俄两国很羡慕

侯哥谈历史 2025-04-14 13:51:08

早在2011年9月底,俄罗斯有个叫《独立军事评论》的杂志,里面提到了俄罗斯战略研究所的一位专家,这位专家还是个军事科学方面的副博士,名叫弗拉基米尓·卡里亚金。他是这么说的:

中俄在前苏联国家里,暗暗较劲,比拼经济、军事还有政治上的影响力,这事儿一直都没停过,而白俄罗斯,就是这场较量的一个重要地方。

卡里亚金觉得,中国跟白俄罗斯走近,这一步走得相当有“心机”。

那时候,俄罗斯正想办法加强在白俄罗斯的老牌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他们的手段可不少,像是搞“能源较量”、买下重要的资产啥的。俄罗斯这么做,目的很明显,就是想稳住自己在白俄罗斯那边的老地位。他们用能源当武器,跟其他国家较量,看谁能在能源市场上占上风。同时,他们还积极购买白俄罗斯的重要资产,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把自己的影响力深深地扎根在那里。总的来说,俄罗斯就是运用各种策略,想让白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更加依赖自己,这样他们的地位就更加稳固了。

跟俄罗斯比起来,中国在跟白俄罗斯打交道、发展友好关系上,走的是另一条路子。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要把自己那套被证明管用的外交手段使上劲儿,讲的是实在和长远眼光,致力于搭建一个对双方都有好处的合作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坚决做到不插手白方自家的事务。

从2008年开始,中国和白俄罗斯的经济合作关系迎来了快速发展期。这种发展速度之快,不仅在经济领域表现突出,还进一步推动了双方在军事技术上的紧密合作。可以说,这两个领域的合作是相辅相成的,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后来啊,白俄罗斯为了回报中国之前对他们的帮助,干脆利索地把自动化传动装置制造技术等一整套生产线都交给了中国。这事儿,让美国和俄罗斯都眼红得不行。

【“雪中送炭”的情谊永不忘】

说起这个“自动化传动装置制造的技术”,它真的很厉害,能用在我们国家那种12个轮子乘12个轮子,还有16个轮子乘16个轮子的大型轮式牵引车上。

以前啊,在中国的导弹部队,那时候大家还习惯叫它“二炮”,用的导弹牵引车都是靠机械传动来驱动的。这样的车子在公路上跑的时候,指挥起来可费劲了,一点都不顺手。后来呢,白俄罗斯给咱们中国带来了技术上的帮助。在这之前啊,咱们那些导弹牵引车真的就是老式的机械传动,操作起来挺麻烦的。

中国现在特别需要一款相当厉害的导弹牵引车,好让我们的国产导弹在战场上更加站稳脚跟,提高存活率。想想看,战场上情况复杂多变,导弹要是能快速、稳定地被移动到合适位置,那它的作用可就大了。而这就需要一款性能卓越的导弹牵引车来帮忙。咱们国家现在很重视这个,毕竟导弹的生存能力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负。所以,研发一款足够先进的导弹牵引车,对我们来说真的挺重要的。这样一来,咱们的国产导弹就能更好地发挥威力,保卫国家了。

说到导弹牵引车这种大家伙,可不是随便哪个国家都能拥有的。有的国家即使有,也紧紧握着不放,压根儿不考虑出口。咱们中国呢,就得想个别的法子,那就是去学学别人的先进技术,好让自己的导弹牵引车也能更上一层楼。

说来也巧,白俄罗斯呢,它以前可是前苏联的一员大将,手里攥着一项厉害的技术——那就是“自动化传动装置的制造秘诀”。

苏联垮台以后,咱们中国就开始跟白俄罗斯打交道了。一方面呢,咱们盼着白俄罗斯能网开一面,让咱们有机会学学他们的“自动化传动装置制造”这门手艺。另一方面,咱们也信奉“多个朋友多条路”的道理,想跟白俄罗斯把关系处好,总比多个对手强嘛。

一开始咱们就说了,中国跟其他国家的打交道,一直都是守着“不插手别人家内政”的底线,接着就是追求“一块儿发展,大家都有好处”的目标。这样的对外交往方式,让白俄罗斯对中国印象特别好,慢慢地,两个国家在经济上就越走越近了,建立了很铁的合作关系。

之前咱们聊到过,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之间曾经有过一场关于能源的较量。而在2008年,咱们中国跟白俄罗斯的相关部门达成了一个关于核能合作的协议。说白了,就是想帮白俄罗斯建核电站,让他们能用上核电,这样一来,白俄罗斯就能减少对外部能源的依赖,更加自立自足了。

然而,就在中白两国携手建设的核电站项目还未成型的时候,2009年俄白之间突然爆发了一场能源争端。那时候,谁也没想到事情会来得这么突然。原本中白合作的核电站项目正稳步推进,大家都满怀期待。但就在这时,俄白两国在能源问题上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一场突如其来的能源冲突打破了原有的平静。这场冲突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也让中白核电站项目的进展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不过,尽管面临这样的挑战,相信中白两国还是会积极应对,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继续推动合作向前发展。毕竟,合作是共赢的基础,也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话说回来,中国这边呢,有个提议,说咱们可以跟白俄罗斯搞个“金融帮扶计划”。简单来说,就是打算给白俄罗斯的中央银行送上29亿美元,再加上8万亿卢布,而且啊,这钱不是白给的,是借给他们,期限三年。

这对白俄罗斯来说,真的是帮了大忙,让他们眼前的困境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故事还没结束呢。到了2010年,咱们中国和白俄罗斯又联手干了件大事,一起在白俄罗斯的地盘上建了个大厂,这个厂一年能产40万吨纸浆。不光如此,两边还签了好多基建方面的合作协议,其中就有咱们中国帮忙扩建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机场的项目。

【向中国转让完整生产线】

中国对白俄罗斯的援助,白俄罗斯那可是铭记于心,没多久,他们就派了个挺大的军事团队来中国访问。这次访问不光是为了交流,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商讨了一系列技术转让的事儿,比如“自动化传动系统的制造窍门”,还有“各种导弹发射车用的重型底盘”这些技术生产线的转移。

那时候,加拿大有本叫《汉和亚洲防务》的杂志也提到,要是那条生产线真的转过来了,那咱中国的导弹牵引车就不用再靠别人了,算是彻底自立门户了。

这本杂志为了让人信服它说的都是真的,特意给出了一些数据作为证据:它先是摆出了几个关键数字,来证实自己的观点。这些数据可不是随便说说的,都是为了让人看到事实真相。杂志里的内容啊,都是有理有据的,它就是要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来说明它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不是空穴来风。所以啊,咱们要是想了解真相,不妨好好看看这些数据,它们可是杂志为了证明自己的话而精心准备的。

说起来中国的几款导弹,像DF31A洲际弹道导弹、DF21C中程导弹、CJ10巡航导弹,还有DF11弹道导弹,它们底下跑的那个“大脚”——WS载重底盘,其实是咱们中国和白俄罗斯一起搞出来的。早些年间,做这底盘的零件,七成都得靠白俄罗斯提供。不过,后来咱们自己越来越能干,白俄罗斯供的零件就少了,现在只占三成了。

事情之所以变成现在这样,说白了就是中国靠着白俄罗斯的帮忙,把相关技术彻底搞明白了,并且自己动手成功造出了导弹载车的底盘。咱们之前可能在这方面有些依赖别人,但现在不一样了,有了白俄罗斯的支持,咱们的技术团队那是下了真功夫,把导弹载车底盘的技术难题一一攻克,最终实现了国产化。这样一来,咱们就不再受制于人,有了自己的底气。所以,说到底,还是咱们自己努力,加上朋友的帮忙,才有了今天的成果。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咱们国家实力的一种体现。以后,咱们在这方面的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好。

【美俄实在羡慕不已】

说到这事儿,美国和俄罗斯心里头那叫一个馋啊,别提多羡慕了。

早些年,俄罗斯为了让白俄罗斯听自己的,想过不少办法,比如搞能源竞争啥的。同时,他们也看上了白俄罗斯手里的一些技术,希望能搞到手。那时候,俄罗斯心里的小九九可不少,一方面想通过掌控能源来拿捏白俄罗斯,另一方面又眼馋人家的技术,总想着怎么能捞点好处。反正啊,就是各种手段都想试试,看看能不能让白俄罗斯更听自己的话,顺便再捞点技术回来。

苏联垮了之后啊,他们以前那一套工业布局就完全乱套了。那些加盟的国家,工业体系都各有各的问题,科技方面也是参差不齐的。你看,苏联以前可是个工业大国,啥都能造。但解体后,这些加盟国就分家了,以前的工业部署也都不管用了。有的国家呢,工业基础还算可以,但科技水平跟不上;有的呢,科技还算先进,但工业体系不完整。总之啊,就是各有各的短板。这样一来,苏联以前的那种工业优势就彻底没了。各个加盟国都得重新开始,想办法弥补自己的不足,发展自己的工业和科技。所以啊,苏联解体这事儿,对他们的工业和科技影响真的挺大的。

可谁也没想到,中国采取了“温和应对”的策略,竟然从白俄罗斯那里学到了很多珍贵的军事技术。

说起美国啊,他们对中国从白俄罗斯那里学到技术后,在导弹和相关装备上的快速发展,那可是相当眼红。你瞧,中国在这方面进步神速,美国心里头那叫一个羡慕。毕竟,谁不想拥有先进的导弹技术呢?而中国在得到了白俄罗斯的助力后,就像是插上了翅膀,一路高歌猛进。这事儿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中国在导弹领域的实力是越来越强了。美国虽然厉害,但看到中国这样的发展速度,估计也得暗暗着急。毕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里,谁也不想落后太多。所以啊,咱们中国还是得继续加油,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让全世界都看看咱们的实力。至于美国嘛,他们羡慕就让他们羡慕去吧,咱们自己心里有数,知道该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中国现在在重型多轮底盘的制造上取得了大突破,这种底盘能稳稳当当地搭载好多种导弹,连战略导弹都不在话下。咱们的技术实力,说实话,已经悄悄超过了美国。美国那边呢,现在看着咱们,心里头估摸着是有点不是滋味。他们以前引以为傲的重型导弹发射车,也就是那个HMLV,现在也就只能把洲际弹道导弹送到发射井那儿,干不了更多的事情了。咱们这边呢,是越走越稳,越走越有信心。

现在啊,不管你是在网上看视频,还是说运气好能亲自到现场看国庆阅兵,当看到东风系列的弹道导弹车队缓缓开过来的时候,别光顾着盯着导弹看。也得留意留意那些运输车,它们可是咱们国产弹道导弹能顺利发射出去的重要功臣呢。

0 阅读:35
侯哥谈历史

侯哥谈历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