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镇上高中,今年上一本线有十多人,是多年来考得最好的一次

红蓝双 2024-08-01 22:58:43

我的高中母校,位于县里两所位于乡镇的高中之一。

前段时间,高考成绩出炉,按照以往的习惯,成绩出炉当天晚上,学校一般情况不会放烟花。

可今年与往年不同,成绩出炉的当天晚上十一点,学校大门口外烟花足足放了二十多分钟,镇上不少居民都纷纷走出家门,一边享受视觉盛宴,一边猜测学校今年的高考成绩。

没过几天,家委会就发出了消息,学校共四个毕业班,共计学生二百多人,上本科线的有三十多人,其中一本线有十多人,据说有一个同学能被985录取,另外还有两个同学可能录到211。

这个成绩,相对于县和市里的高中来说,确实不够看,但对于我们这所位于镇上的高中来说,已经是多年来成绩最好的一次。

在以往年度,我的目前,每届高中招生人数都在二百人左右,但每年的高考结果,一般情况下,上本科线的不超过二十人,其中上一本线的屈指可数,至于能考上985或者211的更是凤毛麟角。

因为我也是从这所高中毕业的,所以我很清楚母校的具体情况,今年高考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高中志愿填报分流。我们市中考总分数为800分,全市范围内的初中毕业生在填报高中志愿时,分为两个批次,第一批次是省市示范学校,第二批次为其它普通高中,因此中考成绩越好,越容易被省市示范学校甚至重点学校录取。

二是高中录取分数线差距甚大。我们市中考总分为800分,每年教育部门都要划定全市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多年来,录取分数线一般都在450分上下浮动,幅度不会超过二十分,而市里最好的高中录取分数线一般不会少于700分,县里的高中至少也需要600分以上,而我的高中母校,每年录取线就是教育局划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大概在450分左右,整整比市里高中低了250分,比县里高中低了150分。

三是生源来源不同。市里的高中,面向全市招生,县里的高中,面向全县招生,生源来源范围更广,而位于镇上的高中,虽然也可以面向全县招生,但因为条件限制,很少有县城里的学生主动来镇上读书,除非实在上不了县里的高中。

四是家长重视程度不一样。市里高中的学生,家长一般都在本地工作,平时有时间有精力单独与学生相处,放学或者周末可以督促学生的作业,而乡镇高中的学生,大多来自乡村或者城镇,大多数学生父母都在外面打工,很少有父母选择陪读,放学或者周末,几乎处于一种散养状态,全靠自觉性,而高中的学生大多只有十六七岁,自控力并不是很强。

五是学校老师受教育的水平有差异。市里的高中,从几年前就开始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引进研究生,而位于镇里的高中,老师大多毕业于普通师范大学,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毕业的寥寥无几。

不过,随着对基层教育的投入和重视进一步加大,我们有理由相信后面县乡学校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0 阅读:13
红蓝双

红蓝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