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恢复死刑:是历史倒退还是拨乱反正?

安哥百事 2025-02-24 17:13:12

当地时间2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恢复死刑。这一决定瞬间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引发轩然大波,也让死刑这一古老而又充满争议的话题再次成为焦点。 从世界各国的死刑情况来看,废除死刑已成为一种明显的趋势。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国家在法律上或实际上废除了死刑 。

在欧洲,除了白俄罗斯等极少数国家外,几乎所有国家都已废除死刑,欧盟更是将废除死刑作为成员国的准入条件之一。亚洲的蒙古、非洲的毛里求斯等国家也纷纷加入废除死刑的行列。​也有部分国家保留死刑,如美国、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国等。不同国家保留死刑的原因和适用范围各有不同,新加坡因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对毒品犯罪等严重罪行保留死刑以维护社会秩序;日本则主要对严重谋杀等罪行适用死刑,但执行数量极少。

美国的犯罪率与死刑情况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美国部分地区犯罪率居高不下,2023年全美凶杀案超过1.5万起,同比激增8%,社会治安问题突出。在死刑问题上,美国国内长期存在争议。1972年,美国最高法院曾因“种族偏见和误判风险”一度废除死刑,但1976年又因保守派压力和居高不下的谋杀率恢复了一些州层面上的死刑。截至2019年,美国联邦政府和30多个州仍然保留死刑 。

来看一组美国枪击案数据:2021年:48,830人死于枪支相关事件(包括自杀和暴力)。2022年:44,310人死亡。2023年:约44,000人,平均每天120多人死于枪支暴力。未成年人死亡:2023年:逾1,300名17岁以下未成年人死于枪支暴力。2020年:超4,300名儿童和青少年死亡,枪支暴力成为儿童死亡主因。

特朗普恢复死刑,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当前美国犯罪率飙升的现状,试图通过严厉的刑罚来震慑犯罪,回应民众对社会治安的担忧,他宣称“法律太软了!死刑才是震慑犯罪的终极武器”。不知道特朗普这招能否令美国的犯罪率下降?我看未必:从美国的社会现状来看根本不可能!特朗普不过是一厢情愿同时博眼球而已。

拜登政府在死刑问题上则持相反态度。2021年7月,时任美国司法部长加兰宣布暂停联邦层级死刑执行,此后死刑一直处于暂停状态。拜登赞成在该国废除死刑,他认为死刑违背人权 ,在2024年12月23日,拜登发布声明称“我们必须停止在联邦层面使用死刑”,并为40名联邦死囚中的37人减刑,改判终身监禁。这一举措与特朗普恢复死刑的决定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美国两党在死刑问题上的巨大分歧,背后实则是两党不同的政治理念和选民基础的体现。

与美国不同,中国现行刑法保持“保留死刑、严格控制”的原则进行死刑的适用。中国现阶段死刑的执行一般分为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死缓)两种情况,并严格把控死刑核准。中国适用死刑的罪名主要集中在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等极其严重的犯罪上,如故意杀人、绑架、抢劫、强奸、贩毒等。同时,基于人道主义,中国法律规定,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年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特朗普恢复死刑这一举措,很难简单地定义为历史倒退或拨乱反正。从积极方面来看,对一些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执行死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安抚受害者遗族,满足民众对公平正义的朴素诉求,也能在短期内对潜在犯罪者起到威慑作用,彰显法律的威严,维护社会秩序。但从消极方面而言,美国司法系统存在诸多问题,种族歧视现象严重,在死刑案件中,少数族裔被判处死刑的比例明显偏高,这无疑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和对立;而且死刑一旦执行,若出现误判将无法挽回,近年来DNA技术的应用已使多起冤案得以平反,这不得不让人们对死刑的公正性产生担忧。

死刑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议题,涉及到法律、道德、人权、社会秩序等多个层面。特朗普恢复死刑的决定,是美国国内政治、社会矛盾等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其影响也将是深远的。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这一事件也提供了思考和借鉴,在制定和完善刑罚制度时,需要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在保障社会安全和维护人权之间寻求平衡,以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

安哥写于2025年2月21日

0 阅读:12
安哥百事

安哥百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