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圣旨的那些事儿

文史驿站 2023-01-31 19:00:52

提到“圣旨”,大家脑海中一般会浮现出一个阴阳怪气的宦官,手中拿着一柄拂尘,身后跟着几个小太监,端着托盘,托盘上放着一卷黄色的圣旨。在宦官面前毕恭毕敬地跪着一群人,宦官缓缓打开黄色的圣旨,尖着嗓子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便是古装影视剧中经常见到的场景。

其实影视剧中宦官这样断句宣读圣旨是错误的,正确的读法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意为:奉上天之命而承世运之道的皇帝下诏书说的意思,表示君权神授,皇帝是受天命而治理天下的。

圣旨作为封建社会帝王布告臣民、委任官吏、册封宗室、表彰功德、告谕外邦的一种专用的文书形式,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

圣旨在封建社会具有法律效力,相当于当时朝廷的律法。

在秦汉时期时并没有“圣旨”一说,而是将之称为命、令、政等,直到宋代以后才将皇帝的命令统称为圣旨,并流传下来。

总体来说,圣旨起源于商周,规制于秦汉,发展于唐宋,完善于明清,现存的圣旨主要以明清时期为主。

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聊聊关于圣旨的那些事儿。

一、圣旨的颜色

清代圣旨的选材十分考究,均为“江宁织造”选用上好的蚕丝而制成的提花锦缎,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富丽堂皇,彰显皇家气派。

圣旨的颜色并非都是明黄色,也是有讲究的。圣旨的颜色代表了被授予圣旨的官员官阶的高低,颜色越丰富说明接受封赠的官员官衔越高。

明、清两朝的圣旨分为诰命和赐命,授予五品以上官员的圣旨称为诰命,颜色比较丰富,由三彩、五彩或七彩绫线分段织成,含有金黄、大红、咖啡、赭石、橘黄等颜色,锦缎底纹有仙鹤、狮子、卷云等图案,绚丽多姿,雍容华贵;而授予五品以下官员的圣旨称为赐命,颜色为单一的纯白色。圣旨上的字则有蓝、黑、绿等多种颜色。

这些颜色既不是染上去的,也不是用布料拼接的,而是一气呵成织出来的。那些在影视剧中常见的明黄色圣旨,只是为了增加戏剧色彩而作的艺术加工而已。

二、圣旨的撰写

主要有三类人来撰写圣旨:一是皇帝御笔亲书,二是翰林院编修书写,三是请帝师或大书法家代书,文字严谨精练,几乎达到了无可增删的程度,具有极大的艺术欣赏价值。

圣旨的规格没有明确的规定。同一朝代也会不一样,一般圣旨的长度约为2-5米左右,宽度一般为33厘米。

明清时期的圣旨一般由翰林院的顶尖的文化高由“庶吉士”(负责起草诏书,为皇帝讲解经籍等)来完成,然后经内阁大学士奏定后,再按品级填发。这些人的行文水平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了,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国藩、民国教育之父蔡元培都曾是“庶吉士”。

三、圣旨的开头语

圣旨不是总以“奉天承运”开头的。

秦汉时期,皇帝的命令称为“制”或“诏”,以“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字样开头;

在唐代,因皇帝的敕命要经过门下省审核才能发布,所以一般以“门下”二字开头,如:“门下,天下之本”;

到了元代,因元代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而蒙古族的最高天神是长生天,所以元代圣旨的开头语都是“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

明代初期的圣旨以“参酌唐宋”开头,后来朱元璋为了彰显其“天子”的合法性,自称“奉天法祖”,开始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作为圣旨的“开场白”。正确的读法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而清代沿袭了明代圣旨的开头语,慢慢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就成了圣旨开头语的固定形式。一般以“奉天承运”开头的,都是非常正式的皇家诏书。

圣旨因具体内容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措辞,主要有“诏曰、制曰、敕曰”三种:

“诏曰”是诏告天下,凡重大政事须布告天下臣民时使用,一般由皇帝口述,翰林院撰写。

“制曰”是皇帝表达皇恩、宣示百官时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开头。制曰只为宣示百官之用,并不下达于普通百姓,一般由皇帝亲自撰写。

“敕曰”是告诫意思,在皇帝给官员加官进爵时告诫官员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不要骄傲自满时使用。

四、圣旨的行文

清代圣旨采用满汉双语书写,汉文行款从右至左,满文行款从左至右,然后合于中幅而书日期,中间盖一红印:“制诰之宝”或“敕命之宝”。

汉文大多用端庄的小楷书写,字体气度雍容,圆润飘逸,跌宕有致,字迹笔画突兀,犹如浮雕一般,历经沧桑却风采不减,艺术价值极佳。

在古装剧中我们经常听到宦官在宣读圣旨后以“钦此”结尾,为什么要以“钦此”结尾呢?

圣旨上开始出现“钦此”这两个字是从元代初期开始的,从那以后逐渐成为皇帝颁布诏书时的一种套语形式。

到了明代,朱元璋称帝后,在圣旨中开始大量使用“钦此”二字,并成为皇家公文的一种定式。清朝沿袭了这种行文定式。

钦的本意是恭敬,在古代指皇帝亲自做的事。如钦差、钦命、钦定,指皇帝亲自差遣、任命、指定;对皇帝的决定、命令冠以“钦”字,主要是为了表达崇高与尊敬之意;而此的意思是到这里为止。所以将钦此两个字连起来字面意思就是:皇帝亲自发布的命令至此完结。

但并不是所有的圣旨后面都有“钦此”二字,皇帝自己书写诏书及他人代书皇帝亲谕中,是不会有这两个字的。

只有大臣将皇帝口谕转为书面谕旨时,才会在最后添写“钦此”二字,以示这是皇帝亲自发布的命令,并非杜撰。

另外,跪拜接受圣旨的人听到“钦此”二字,就可以起来领旨谢恩了。

五、圣旨的颁发

圣旨的颁发过程颇为复杂,先由相关部门拟定内容,刊刻后才能准备颁旨。

明代规定,宣旨官员要在承天门上,高声宣读圣旨,而文武官员则要跪在下面倾听。在宣读完圣旨后,太监将圣旨装进盒子里,然后用绳子系着,缓缓地从承天门上系下来,意思为圣旨从天而降。君权神授通过这个形式,被完整地表现了出来。

到了清代,圣旨中有重大事件宣布时,工部、礼部等要在天安门前搭设宣诏台、龙亭等。颁旨当日,皇帝在太和殿召见百官,由大学士手捧圣旨,交给礼部堂官。在鸾仪卫护送下,礼部堂官将圣旨放置于龙亭中。然后由等候在外的百官行三叩礼,再由鸾仪卫将龙亭迎至天安门城楼上。至此,宣诏官才能取出圣旨,当众宣读。最后,百官再行三拜九叩礼。

圣旨宣读后,依程序移交礼部,镌刻后颁行全国。圣旨传至各地,也有一套复杂的迎接流程,如文武官员要穿朝服跪迎,老百姓也要伏于道旁等候。宣诏时,又是几番三拜九叩。如果颁诏官延误,不能在限期内,将圣旨带到指定地区,将受到重罚。圣旨从内容到传达,代表的都是专制的皇权及皇帝的威严。

六、圣旨的防伪

圣旨两端有翻飞的银色巨龙作为防伪标志,有些圣旨还绢布上印满了祥云图案,就像今天的防伪水印一样,而且所有的圣旨开头的第一个字,必须写在右上角第一朵祥云上。

圣旨两端轴柄的质地因被授予官员的品级不同而有严格规定:

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金轴,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六品及以下全为乌木轴,依此也可以辨别真伪。

圣旨的材料十分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一些材料甚至由番邦进贡,专供皇室使用。

除了这些,不同用途的圣旨还会加上各种印章。

古代有专门的印玺官,按玺的种类来说,唐朝有8玺,北宋有6-8玺,明初激增到17玺清嘉庆时候足足有24玺。

综上所述,一般人是没有能力伪造圣旨的。

另外,伪造圣旨等同于谋逆大罪,是要被株连九族的,因此也没人敢伪造圣旨。

七、圣旨的保密

元朝八思巴文圣旨

圣旨的保密工作做的最好的当属元朝了。

元朝的八思巴文,只有少数官员才能学习,具有极强的保密性。元朝皇帝在调兵宣旨时,就派一个只会读,不理解八思巴文意思的汉族官员,到调兵之地宣旨,当汉族官员读完圣旨,接旨的元朝官员,就明白皇帝要调兵的数量,意图和作战目的了。

八、圣旨的保管

圣旨一般一式两份,一份放在皇宫中,为了防止假传圣旨和编写史书,由相应机构负责保管存档;而另一份则被官员保存在自己家中,得到圣旨是一件非常光宗耀祖的事情,因此一些官员还会将圣旨供奉在祠堂里,供后人祭拜。

但圣旨一旦丢失或毁损丢失麻烦了。

如果圣旨因保存不当而出现破损、污渍,则受旨人要被扣三个月的俸禄;如果圣旨因火灾或水灾毁损,受旨人可向吏部申请重新补发;但如果受旨人将圣旨典当或者丢失,将会被革职查办!

九、白话文圣旨

圣旨也不一定都是文绉绉的文言文,历史上也有大白话的圣旨。但白话圣旨也是正儿八经的圣旨,含有必需完成的命令。

相传明朝初年,某群岛有倭寇来犯,地方官吏问太祖朱元璋该怎么办。朱元璋就发布了一道圣旨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告诉百姓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此番说辞,几乎与当今的白话文无异!

每一道圣旨都是一种古代文化的积淀、一段历史真实的缩影、一个时代的折射,都蕴含着鲜活的历史信息,它是研究历史变迁及封建官僚制度的典册,是一个王朝由兴转衰的见证,更是一幅珍贵的历史档案,可谓意义非凡。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