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2025国家新政,了解用药治病与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裕邦中国 2025-02-17 15:13:59

近年来,水产品药物残留(简称“药残”)问题频发,引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为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国家自2025年起推出一系列水产养殖新规,明确要求“不备案、不检测、不许出鱼”,从源头到市场全链条强化监管,确保“从鱼塘到餐桌”的安全。

新政核心要点1. 强制备案制度:无备案不得养殖

所有水产养殖企业(户)需向属地农业农村部门备案,提交养殖品种、规模、用药记录等信息。未备案的养殖场将被视为非法经营,产品禁止上市销售。

2. 药物使用“黑白名单”

禁用药物:全面禁止氯霉素、孔雀石绿等高风险药物;限用药物:规范抗生素使用,要求记录用药时间、剂量,并设置严格休药期。违反规定者,轻则罚款、重则吊销养殖许可证!

3.上市前必检!合格证成“通行证”

4.进口水产品同步严控

监管升级:大数据+飞行检查,让违规无处遁形,联合惩戒:违规企业列入“黑名单”,限制贷款、补贴申请,并向社会公示。

行业影响与应对建议

1. 对养殖户的影响

成本增加:检测费用、合规用药成本上升;

门槛提高:小型散户可能面临淘汰,行业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型。

2. 对消费者的意义

可追溯体系:扫码即可查询养殖、检测全流程信息。

3. 给从业者的建议

提前备案,禁止滥用药物,给动物使用营养添加剂,增强动物免疫功能,能很好控制发病率,减少用药,并能助你养殖成功。

典型案例警示

①2025年1月,四川省养殖户因使用禁用药物被查处,3000斤成品鱼全部销毁,并处罚款5万元。

②同期,某进口企业因未提供老挝输华水产品卫生证书,20吨货物遭退运。

③湖南湘潭警方破获一起泥鳅药物残留超标案,涉案金额7400万。

总结,“药残”严查不仅是政策要求,更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唯有合规经营,才能赢得市场信任!请广大从业者高度重视,及时调整生产策略,共同守护水产品安全!预防疾病从现在开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