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毛泽东初见薄一波,得知其姓名后,将一个成语重复了两遍
世人都说毛主席善于引经据典,读书破万卷,可谁能想到,他在第一次见到薄一波同志时,竟然因为一个名字,就脱口说出了一个成语,还要连说两遍!这件事发生在1943年的延安,在那个枣园里的小院中。当时的薄一波,还是个年轻的革命干部,初来延安就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一见面,主席就对他的名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究竟是什么成语让主席如此感兴趣?为什么要说两遍呢?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典故?
一、初次相会
1943年的延安,秋意正浓。那一年的11月,薄一波接到了前往延安参加会议的通知。当时的延安,可谓是革命圣地,无数革命志士心驰神往之处。
薄一波到达延安的第二天,就收到了一个令他兴奋不已的消息:毛主席邀请他去枣园谈话。这枣园便是主席在延安的住处,一个普通的小院子,却因为主席的居住而闻名遐迩。
那天,薄一波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枣园。院子里,几棵枣树静静伫立,树下摆着一张简单的木桌和几把木凳。主席就是在这样朴素的环境中接见同志们,与他们谈心。
主席见到薄一波后,先是寒暄了几句,了解了一下他的情况。当听到"薄一波"这个名字时,主席眼睛一亮,立刻说道:"如履薄冰,如履薄冰!"
这句话一出,屋子里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原来,主席看到"薄"字,马上联想到了《诗经》中"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句名言。"薄冰"二字不仅与薄一波的姓氏相合,整个成语的发音也与他的名字颇为相近。
这次谈话一直持续到深夜,谈了整整八个小时。期间,主席不仅询问了薄一波的革命经历,还谈到了他在山西开展统战工作的情况。
说起统战工作,薄一波可谓经验丰富。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山西与阎锡山展开过多次谈判,为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做出了重要贡献。主席对此特别感兴趣,详细询问了当时的具体情况。
谈话中,主席还问起了薄一波的家乡。得知他是山西定襄人后,主席立即联系到了汉代历史上的一段故事。那时的山西,曾有一位著名的薄氏家族,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汉文帝的母亲薄姬。
这次长谈,不仅打开了薄一波对革命工作的新认识,也让他深深感受到了主席渊博的学识。一个简单的姓名,就能引发主席如此丰富的联想和谈话,这正是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的体现。
这次谈话后,薄一波在延安一直待了一年零八个月。在这期间,他多次有机会与主席深入交流,每次都能感受到主席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将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到革命实践中的智慧。
二、山西渊源
说起山西这片土地,可谓人杰地灵,历史底蕴深厚。在与薄一波的谈话中,毛主席对这片土地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你是山西定襄人?"主席说着,便道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你可知道汉文帝时期,山西出过一位了不起的薄太后?"
原来,在汉朝建立之初,山西就有一支显赫的薄氏家族。这支家族中最出名的,当属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姬。薄姬不仅是一代贤后,她的弟弟薄昭更是被封为信都王,在今天的山西平遥一带建都立府。
主席接着说道:"薄氏一族在山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早。据《元和姓纂》记载,这个姓氏最初是从殷商时期的一个地名演变而来。"
薄一波听到这里,不禁对自己姓氏的由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专门查阅了《吕氏春秋》等典籍,发现薄姓的源头确实与主席所说相符。
在周武王灭商之后,薄氏族人迁徙到了今天的安徽毫县一带。由于"薄"与"毫"谐音,这个姓氏就这样逐渐形成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薄氏家族的一支迁到了山西,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谈到这里,主席又说起了山西的地理特点。山西位于黄土高原的东部,太行山脉横亘其间,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环境。这样的地理条件,既是天然屏障,也为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抗日战争时期,山西成为了重要的抗日基地。薄一波正是在这片土地上开展统战工作,与阎锡山等进行谈判,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主席特别提到,山西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连接华北与西北的重要通道。在古代,这里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到了现代,这里又成为革命力量东进西出的重要通道。
"你们山西人可真了不起,"主席说,"从古到今,都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接着,他又谈起了山西在抗战时期的特殊地位,以及当地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次谈话,不仅让薄一波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他看到了主席对中国历史地理的深入了解。从一个姓氏谈到一个地方,从一段历史联系到现实斗争,主席总能将点点滴滴的知识融会贯通。
三、革命青春
在延安的谈话中,当说起薄一波的革命经历时,连毛主席也不禁感叹:"你入党的时候才十几岁,可是比我还早呢!"
1908年,薄一波出生在山西定襄县蒋村,原名叫薄书存。上世纪20年代初,他考入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正是在这所学校里,年轻的薄一波接触到了进步思想。
"那时候读什么信什么啊!"在与主席的谈话中,薄一波如实相告,"胡适的书读过,陈独秀的文章也读过,三民主义的著作更是翻烂了。"
1925年,薄一波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时的他,虽然对马列主义理论还没有深入的认识,但已经凭着一腔热血投身革命事业。从此,他开始了丰富多彩的革命生涯。
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白区斗争、军队工作,薄一波几乎样样都经历过。1929年,他在党的秘密刊物《中央通讯》上第一次读到了毛主席提出的著名的"十六字"军事方针。这十六个字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1931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改变了薄一波的人生轨迹。由于党内负责人叛变,他在北平被捕入狱。但是,铁窗并没有禁锢住他的革命思想。
在狱中,薄一波与同志们展开了一场特殊的讨论:民族资产阶级是否能够加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直到后来,当他读到毛主席《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时,才恍然大悟。
出狱后,薄一波被派往山西开展统战工作。他深深记得主席说过的一句话:"做统战工作就像到大海里游泳,既要有胆量,也要保证自己不被淹死。"
在山西期间,他积极争取阎锡山,为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即便是在阎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后,他依然沉着应对,展现出了一个成熟革命者的智慧。
1939年,当阎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时,主席还以薄一波的名义给阎锡山发了一封电报,希望重新团结抗日。这次事件后来得到了和平解决,这不仅体现了薄一波在统战工作中的成熟,也显示出了党的统战政策的正确性。
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老练的革命工作者,薄一波的经历印证了一代革命青年的成长轨迹。他的故事,是无数革命先辈的缩影,也是那个激情燃烧岁月的见证。
在延安的谈话中,当说起这些往事时,主席说道:"革命最开始的时候,就是由一批年轻人干出来的。像你这样的同志,在白区工作,在班房里同敌人斗争,是拿了命去拼的啊!"
四、智者之言
在延安的枣园里,毛主席与薄一波的谈话渐渐转向了统战工作。主席说起了一个生动的比喻:"统战工作就像造房子,要把各种材料都用上。无论是钢筋、木材,还是砖瓦、水泥,都得有。"
这个比喻让薄一波眼前一亮。主席接着说:"统一战线要团结的不只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像蒋介石、阎锡山这样的大资产阶级也是要团结的。现在是民族矛盾大于阶级矛盾的时候,这些人也得拉进来。"
说到这里,主席讲起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1935年,张学良派人找到了毛主席,表达了联合抗日的意愿。主席当时就说:"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句话后来成为了统战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主席特别赞赏薄一波在山西的统战工作。在日军进犯山西最紧要的关头,薄一波成功地争取到了阎锡山的合作。不过,主席也提醒说:"要时刻警惕他们翻脸的可能。这些人的合作是被迫的,是勉强的。"
果然,1939年阎锡山发动了"十二月事变"。对此,主席说:"这并不意外,我们早有准备。统战工作要像走钢丝,既不能掉下去,也不能太过紧张。"
谈到具体的工作方法,主席提出了"独立自主,放手发动群众"的原则。他说:"不要被阎锡山的框框束缚住,要把统战工作和群众工作结合起来。"
这次谈话持续了整整八个小时,主席不仅肯定了薄一波的工作,还对统战工作的方向作出了明确指示。他说:"统一战线是一门艺术,要像画国画一样,该重的重,该轻的轻,疏密得当。"
谈话间,主席还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1936年,周恩来同志在西安做统战工作时,曾经用一顿饭的工夫就说服了张学良的一个重要部下。主席说:"这就叫见缝插针,抓住机会。统战工作就是要这样灵活。"
在薄一波的印象中,主席谈话总是能够由浅入深,循循善诱。从具体事例谈到理论高度,从历史经验谈到现实斗争,让人不知不觉就领悟了深刻的道理。
后来在"七大"上,薄一波被选为中央委员。这件事还有一段插曲:一开始他被提名为候补中央委员,是主席坚持认为他完全可以担任中央委员。主席说:"像薄一波这样长期在白区工作的同志,是用生命在做革命啊!"
这些谈话不仅对薄一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来的统战工作指明了方向。正如主席所说:"统一战线是一个重要法宝,要善于运用,灵活运用。"
五、知识之源
从"如履薄冰"一语说起,薄一波便见识到了毛主席渊博的学识。这让人不禁要问:主席的知识究竟从何而来?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这是主席常说的一句话。在他的书房里,历史典籍总是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从《史记》到《资治通鉴》,从《二十四史》到各地方志,主席都读得津津有味。
说起主席读书的故事,还得从他的家乡韶山说起。那时候,他的堂叔毛钟楚教他读《史记》。年轻的主席读得入迷,特别喜欢《项羽本纪》,常说项羽虽然失败了,但他的气魄和胆略值得学习。
1912年,主席考进了湖南第一师范。在那里,他用了半年多的时间读完了《通鉴辑览》。那时的主席常常出现在省立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捧着历史地理类的书籍废寝忘食。
在延安时期,主席的读书习惯并没有改变。他想出了一套独特的"挤"时间读书法。工作再忙,他也要抽时间读书。他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有的。"
有趣的是,主席不光读正史,还特别喜欢《三国演义》这样的历史演义。在井冈山时期,他就在寻找这本书。主席说:"《三国演义》不仅讲战争,更讲谋略和智慧。"
1936年,主席给当时的陕西省主席邵力子写信时,就用了《三国演义》中"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话,来分析国共两党的关系。
主席还特别注重地方史的研究。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找来当地的地方志读一读。在成都时,他读了《蜀本纪》《华阳国志》;在安徽时,又读了《安徽省志》。他说过:"要了解一个地方,就得先了解这个地方的历史。"
1952年,主席购置了一部乾隆武英殿版的《二十四史》。这些书上密密麻麻都是他的批注,有些重要的章节甚至读了两三遍。
主席读书还有个特点,就是喜欢做批注。他说:"读书要有批注,这样才能把书读活。"在那些批注中,常常能看到他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
他还特别重视《红楼梦》这部小说。主席说:"《红楼梦》不只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社会历史。"他至少读了五遍《红楼梦》,每次都有新的发现。
正是这样丰富的阅读积累,让主席在与人谈话时总能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就像他在见到薄一波时,能够从一个名字联想到典故,又能从典故谈到历史,从历史谈到现实。
1964年,主席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研究历史,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家史、村史都是整个社会的基础。"这句话,道出了他读书治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