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15年,对于张浩来说,是命运急转直下的开始,那年,他受邀前往美国参加国际微波会议,没想到刚入境就被美国警方逮捕。
一张长达32页的起诉书,将张浩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国际纠纷,而他的背后,则是一场关于科技竞争,美国警方声称张浩窃取了美国的机密,将他带走进行调查,近十年过去,张浩现在在哪?
张浩是谁?
1979年出生的他,凭着对学习的热爱,一步步走上研究生的殿堂,并从国内留学到美国南加州大学,主攻电子工程学位,2006年读完博士后,他成功进入美国思佳讯(SWKS)公司。
思佳讯位于美国半导体企业的第一梯队,其实力不容小觑,而他在其担任FBAR工程师,?FBAR工程师?是指专门从事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研发和生产的工程师。
三年后,他从思佳讯离职,并回到祖国,前往天津担任大学教授,并在2011年,和同在美国南加州理工大学获得硕博学位的庞慰以及天津大学一起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诺思微系统。
这是一家国内最早生产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集成设备制造商,要说创始人张浩和庞慰,两个人是同学,并且他们的人生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不一样的是,庞慰是在清华毕业后前往美国留学,并在读完硕博后,到了美国的安华高公司担任FBAR工程师。
看似一切都向好发展,但没想到,2012年,美国安华高公司一个名为卢比的高管,从美国千里迢迢来到中国,找到了的诺思微系统公司。
表面上,卢比是要和他们的公司进行交流,其实背地里却是来了解张浩的企业真实情况,并在暗地里将收集到的资料交给了美国。
看到诺思微系统发展的比自己强,美国那边坐不住了,三年后,也就是2015年,意外发生了,5月,张浩接到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举行的国际微波会议邀请。
5月16日,张浩启程从国内飞往美国,但在洛杉矶入境的时候,早已等候多时的美国FBI将他抓获,而那个会议实际上则是美国联邦执法人员安排的“钓鱼执法”行动。
虚假控诉
一时间,国内的家人心急如焚,我国外交部迅速表态,批评美方的做法,同时要求确保张浩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很快,一则消息得知,张浩需要五十万美元的保释金,2015年,五十万美元大概为三百多万人民币,这个数字无疑是天文数字,天津大学的师生们得知后,自发组织了募捐。
国内媒体纷纷报道张浩等人的事情,呼吁大家关注他们的遭遇,批评美国的霸道行为,许多国际学者和专家对他们的遭遇表示同情和支持,纷纷发声批评美方的做法。
很快,在社会各界的影响下,保释金也凑齐了,但没想到,美国又玩阴的,美国依然拒绝释放张浩,甚至还以间谍活动将张浩起诉。
而除了张浩外,同样被起诉还有另外五位中国公民,其中就包括庞慰,这场官司,一打就是五年,五年间,张浩、庞慰等人行动受限,生活在非人的压力之下。
他们不断地为自己辩护,坚称自己无罪,但美国却无动于衷,2020年,美国法院的判决,对张浩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虽然美国国安局宣布放了他,但他还是被判了18个月的牢,还被罚了一大笔钱。
直到今年7月,事情才终于出现转机,张浩和庞慰的公司——诺思微系统和美国安华高公司达成了和解,美国也随即取消了对张浩的指控,这场九年的控诉终于结束了。
芯片问题
这次大学教授被诱捕事件,不只是个简单的法律问题,它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国际科技竞争的暗流涌动,是大国博弈的刀光剑影。
芯片是现代科技的心脏,战略意义重大,谁掌握了芯片技术,谁就能掌握未来科技的主导权,张浩在中国芯片领域很有研究,他的成果对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很重要。
美国对他的指控,更多是为了遏制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而不是什么维护商业机密,这并非孤例,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科技公司和科研人员采取了不少限制措施,背后的原因其实挺明显的。
从中美贸易战的贸易到芯片,中兴到华为,再到孟晚舟,都反映出美国在用它所谓的“霸权主义”来限制中国的技术进步。
张浩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科技合作的更深层次思考,科技,本应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人类的进步,而不是成为国家间对抗的工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