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的张艺谋,悔不当初没听父亲的遗言,走到如今的这个地步

王哆娱 2023-02-23 16:42:21

“你根本不是张伟平的对手,你对付不了他的!”

“国师”张艺谋的父亲在弥留之际这样叮嘱张艺谋,告诉自己的儿子一定要小心面相不和的张伟平。

因此,张艺谋并没有把老父亲的遗言放在心上,继续和自己的好兄弟张伟平合作。但是老人家一语成谶,最终张艺谋和张伟平长达十六年的合作和友谊最终还是走向了尽头,不仅如此,两人最终以反目成仇结尾……

张艺谋出生于1950年陕西省西安市的一个普通家庭里,但是说是普通其实也并不普通,因为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

张艺谋的爸爸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他的妈妈是一位大地主家的千金,这种家庭在当时被视为不良的社会因素,所以张艺谋的童年就受到了父母成分不好的因素的影响。

在张艺谋小学四年级时,按照学校的要求需要填写一张表,小张艺谋在看到家庭出身这一栏时便愣住了,别的孩子都填的是“贫农”、“中农”,自己却是捂着纸怎么都不敢填写。

就这样张艺谋把这张表单带回了家,把这个难题丢给了自己的父母,老夫妻俩看着这张单子也犯愁,又不想刺激到孩子,又想要给孩子的学校一个交代。

小小年纪的张艺谋看到父母脸上的忧愁,似乎冥冥之中明白了点什么,便也不再追着父母填写这张单子了。

回到学校的张艺谋,身材本就瘦小的他,再加上成分不好的原因,总是被调皮的“贫农”、“中农”的孩子们围起来欺负,一会你推一下,一会他踢一脚,每天都脏兮兮地回家,面对这样的欺辱,小小年纪的张艺谋却一声不吭地挨了过去。

时间转眼来到了1971年,张艺谋在自己的努力下进入到了陕棉八厂工作,并且一干就是七年,按理来说,以张艺谋这样的工龄早就该入团了,但是由于家庭成分的问题,张艺谋迟迟没能够入团。

每当厂里要开大会的时候,党员和团员都会被留下开会,全车间几乎600多人都是党员或团员,这时作为领导口中“其他人等”的张艺谋只好一个人在全场的注视下灰溜溜地离开。

以至于后来领导再开会时,他便直接开口让张艺谋离开,这样长时间的区别对待,让张艺谋的内心一直有一个疙瘩,也使得他渐渐塑造了自卑、内向的性格,但同时也让他有了坚韧、内敛的品质。

也正是在棉八厂的这段时间,没有什么朋友的张艺谋爱上了摄影,他用自己笨拙又热情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摄影的热爱,他一笔一画地抄下了十几本摄影笔记来自学摄影。

为了实践自己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张艺谋决定给自己买一个照相机,但是无奈自己的经济情况连最便宜的专业相机都买不起。

张艺谋决定用一种冒险的方式给自己整一个相机,于是他不惜连着卖了五个月的血,该说不说,张艺谋能活到现在也算是一个奇迹了!

张艺谋用自己拼着命挣来的相机开始了自己的摄影人生,他对任何一样新鲜事物都感到好奇,因为他发现在自己摄像头下的事物和通过自己肉眼观察到的事物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感觉。

张艺谋本身的热爱再加上他自学的专业知识,很快就拍出了很多非常好看且有意境的照片,他在摄影方面展现出来的天赋和才华终于被人发现,在车间工作了八年的张艺谋被调离了车间,开始做一些文艺工作。

另外,除了摄影,张艺谋对美感和时间的把握非常精准,曾用一张烧焦的秦始皇肖像把众人耍得团团转,就是专业人士来了都得不由得赞叹一句“此乃真迹也!”

后来高考恢复,陕棉八厂得到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名额,由于张艺谋才华的展现和他的能干,厂里便把这唯一的名额给了张艺谋。

虽然这中间也出现了小插曲,毕竟张艺谋已经28岁了,早就超过了22岁的年龄,但是张艺谋还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争取到了这个进入大学的机会。

大学毕业后的张艺谋拍出了许多出众的电影,也在这段时间内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挚爱——巩俐。

巩俐是张艺谋选出来最典型的“谋女郎”,也是张艺谋最喜爱的“谋女郎”没有之一,张艺谋非常喜欢巩俐身上的那股子韧劲,认为巩俐和自己很相像,并且巩俐就像是一张白纸一样,能够帮助张艺谋拍摄出更多他想要的电影。

一部《红高粱》,让当时小有名气的张艺谋和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巩俐迅速走红,两人也在这部影片中结缘并迅速坠入爱河。

1990年,社交达人巩俐带着性格内向的张艺谋出席了一项活动,并把这个和自己相恋了3年的成熟男人引荐给了张伟平夫妇。

张伟平的性格和张艺谋是完全相反的,小时候父母将张伟平交给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对大孙子隔代亲的宠爱可想而知,而这也让张伟平从小就养成了霸道好斗的个性,到后来更是变得霸道、暴烈、睚眦必报。

但就是这样性格迥异的两个人在这次的见面后却交谈甚欢,甚至让张艺谋这个本就不怎么爱交朋友的闷葫芦主动邀请张伟平来到家中做客,可见当时两人之间情谊之深。

两人的合作起点有那么几分江湖儿女的气息在内,当时的张艺谋因为没能给到巩俐想要的一纸婚书,两人八年的感情在《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后最终分道扬镳。

当时有位长期跟在张艺谋身后工作的录音师表示,自己恍惚间第一次看到了张导眼角有了泪水。

由此可见,张艺谋对巩俐用情至深,两人分手后对张艺谋的影响也是极大的,情场失意的张艺谋在事业上也开始遇到困难,有点捉襟见肘起来。

当时的张艺谋正在筹备拍摄《有话好好说》,但是苦于缺乏投资,电影一直没有能够运转起来,当时对电影不甚了解的张伟平立马拍板,出于对张艺谋这位“专业人员”的情谊与信任,毫不犹豫地就提供了约2600万元的支持。

《有话好好说》并未继承张艺谋“第五代”时期特有的乡土现实主义,但是仍然以现实主义题材为基础,呈现出一种充满风格的黑色幽默。不管怎么说,这部影片并不是那种“商业化”的电影,而这也让张伟平当初投资进去的2600万元整整损失了1800万元。

但是这并不影响张伟平对张艺谋的友情,他认为自己这2600万元花得非常值,即使是不懂电影的他,在看到这部《有话好好说》后,都觉得张艺谋拍得非常好,这部电影火遍了大江南北,亏损的原因其实大部分在于张伟平没有抓住机会。

张艺谋看到好兄弟一下子亏了这么多钱,心里总是觉得对张伟平十分愧疚,但是张伟平却告诉张艺谋不要在意这些,因为此时的张伟平已经看到了张艺谋身上的商业价值,他觉得自己用2000万套牢了张艺谋这么个前途可期的大导演实在不是个赔本的买卖。

事实上也果真如此,张伟平豪掷千万注册了两人合作的公司“新画面”,张伟平主外,张艺谋主内,各自负责各自擅长的领域。

没想到的是就在1997年两人刚开始正式合作不久,张艺谋这边就出了事,张艺谋的父亲被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当张艺谋赶回去见到老爷子时,老爷子已经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了。

但即便如此,老爷子还是撑到了最后一刻,看到事业上升期意气风发的儿子,老爷子止不住地欣慰,但同时老爷子也在弥留之际留给了张艺谋一句话。

“我看到你和张伟平这样要好,心中欣慰的同时也不免担忧,要知道人心隔肚皮,我看到张伟平的面相就知道他不是善茬,现在你俩合作得好还好说,若是日后你二人产生了分歧,那必然将你置于万劫不复之地啊!你斗不过他的,儿子!”

话刚说完不久,老爷子便撒手人寰,但是张艺谋对老爷子的话却不是很满意,他认为自己和张伟平如此志同道合,张伟平一定不会害自己,更别说将自己置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了。

此后,“二张组合”强强联手,很快便在影视界打出了名气,甚至在同年便推出了《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两部电影,这两部电影虽然没有赚多少钱,但是却为张艺谋带来了不小的名气,让他的地位一时间暴涨了不少。

对此,张伟平让张艺谋放宽心,只要张艺谋安心拍自己的电影,其他的事都交给他来,即使是自己亏本为张艺谋做嫁衣,张伟平也没有一丝的怨念。

《英雄》是张艺谋和张伟平的首次合作的巅峰之作。在这部电影中,张艺谋不再继续自己一贯对小场景的处理,而是尝试着描绘出一种有着史诗般气势的大场面。这也是观众们首次在电影中见到导演张艺谋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形象与风格。

而张伟平也没有错过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通过大量实时的宣传,《英雄》一经播出就让张伟平赚了个盆满钵满。

同时,也正是《英雄》这部影片的出彩,第一次让张伟平有了异心,他开始时不时地插手只属于张艺谋的艺术创作。

给《满城尽带黄金甲》临时更换男主,给刘烨和巩俐增加“特殊”的感情戏码,还有《三枪拍案惊奇》中加入赵本山剧组等等,这些在张伟平看来没什么的事情,确确实实触碰到了张艺谋的底线。

电影是他的生命!张艺谋生平最痛恨的就是别人插足自己的电影,对于张伟平的“小九九”张艺谋是再清楚不过的,只不过碍于兄弟情面,张艺谋一直没有对张伟平发作。

直到《金陵十三钗》的面世,当张伟平再一次想在电影中强势更改原定剧本的情节时,这彻底惹怒了张艺谋。

而张艺谋终于彻底决定和张伟平决裂,合作了长达16年的黄金搭档“二张组合”完完全全地倒在了利益之下。

张艺谋父亲的临终遗言可谓是一语成谶了,两人终究还是走向了决裂,张伟平不但用各种手段将张艺谋塑造成了一个不忠不义之人,更是把自己的魔爪伸向了张艺谋的家人,在面对张艺谋的反击,张伟平则公开呛声张艺谋:“什么事儿不能当面说啊?有什么不满意当面说啊。”

自此,张艺谋和张伟平的友谊彻底走向了终点,始于《有话好好说》,也终于“有话好好说”。

0 阅读:113
王哆娱

王哆娱

头铁大角牛带你四处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