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夕阳西下,盛放的格桑花在崖口村连绵成片,拍照打卡的游客仍然络绎不绝。
往年冬季,以两千亩金色稻田“出圈”的崖口进入短暂的乡村旅游淡季。然而,在2024年春节前夕,连片怒放的格桑花点燃了崖口的“流量密码”,每天10万人次游客涌入这个海边小渔村,带火了乡村经济。
这已经不是崖口第一次打造“网红景点”了。
作为中山老牌网红村,崖口村利用海岸线,打造的2公里长崖口东堤集市声名远播,吸引了“港车北上”客人慕名而至;利用咸淡水交界的“蓝色经济”资源,孕育了丰富的海产品,让“奄仔蟹”、云吞、煲仔饭成为崖口美食的“身份标签”;利用两千亩稻田美景,发展崖口集装箱风情一条街,吸纳大量青年回乡创业
崖口村似乎每一次都能踩准“流量密码”,成功出圈。这背后是崖口村以农文旅融合为抓手,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的生动实践。2023年上半年,崖口村集体经济收入近2000万元,同比增长约20%。一条网红村闯出了富民兴村路,更深刻地改变了这一代乡村青年的生活方式。
崖口青年在“家门口”年入百万
春节前夕,在崖口村的打造下,全村连片的格桑花正在盛放。每逢周末都有大批游客涌来崖口,让返乡创业的崖口青年谭伟政经营的Oldboycoffee客似云来。
“以前,我都在澳门、珠海做设计工作,这两年看家乡发展比较好,决定回乡创业。”谭伟政说,回乡创业的2年来,自己不仅收回了创业成本,而且以每年开一家店的速度,拥有了咖啡店和餐饮店。
在崖口村,谭伟政实现了下楼即开店,他将自有村屋设计装潢成年轻人喜爱的咖啡店门面。今年冬季,慕名而来的游客坐在他咖啡店就能打卡连片盛开的格桑花。“去年端午期间,我们店面每天最高峰能卖出超700杯咖啡和200多件甜品,光是咖啡店,我们一年营收也达到百万元。”谭伟政说。
近年来,为鼓励青年回乡创业,崖口村积极推动谭伟政等青年创业入选南朗街道庭院经济示范点。同时,崖口积极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美化环境、加大力度疏通村内交通。
“乡村旅游一般要有景色,人流才多。冬天,天气冷了,稻田收了,原本是淡季,但是村里却打造了格桑花海,将淡季做成了旺季。为迎接春节游客,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备料和人员安排,计划龙年春节大年初二就开门营业。”谭伟政说。
从崖口东堤集市到集装箱风情一条街,有很多崖口青年人看到了乡村经济的希望。“我们是村里第一家咖啡店,陆续又回来了不少人,开了7家咖啡店,村里逐渐有了年轻人创业的氛围。”谭伟政说。
在崖口村,以谭伟政为代表的多位年轻人组建了崖口村乡村经济促进会,集聚了十几个开民宿、餐饮店的年轻人,相互探讨交流创业经验,共同商议停车收费、宣传推广方案。为助力青年创业,崖口村也给了很大支持,对于本土村民开设民宿、餐饮店等,给予他们停车优惠政策。
如今,在崖口村,回乡创业的村民非常踊跃。据悉,崖口村美食街餐饮店大部分为本村人经营,300多名就业者中,超过六成为本村人。在集装箱风情街和东堤灯光集市,本地村民经营的比例分别为90%和60%。
全村年吸引游客超150万人次
“这是一个流量时代,如何提升流量是乡村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从煲仔饭一条街到集装箱风情一条街,从东堤集市到格桑花海,这些都是我们精准踩中流量关注点,通过小红书、朋友圈、抖音等渠道打造的网红爆款。”崖口村党委书记谭锦鹍说,如今,崖口村每年能够吸引游客超150万人次进村消费。
以东堤集市为例,崖口利用“蓝色资源”,盘活了崖口东堤的地摊经济,沿着2公里的海岸线设了80多个摊位,免费提供给本地青年创业,鼓励青年探索新业态。
“零租金”吸引大量年轻人“赶海”创业。目前,全村创造就业岗位近千个,吸引69名海外留学生、大学生等本村年轻人回乡创业就业。
“聚焦乡村发展,我们不能光看到眼前的利益。吸引乡村青年创业,我们先引进来,再走出去,前期引进了‘车尾厢文化’、优质民宿品牌,将这些优质资源引入崖口,让本村年轻人跟着学习提升。”谭锦鹍说,本地村民学习了外来的新业态,以一两万元的成本就能在家门口“轻创业”。这吸引了71户本地年轻人回乡。
随着人流多起来了,村委则从管理提升、统一风貌、价格引导、卫生规范等方面为乡村发展提供服务,推动村发展与民富裕“双赢”。
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傍晚,记者走进崖口村的“海鲜一条街”发现,下午6点不到,餐厅门口早已停满了食客的车辆。
餐厅老板黄锦棠是土生土长的南朗人,从小便跟随家人出海捕鱼。2008年,他开了这家餐厅,餐厅从最初筹备时只有一名员工发展到现在60多名员工,可同时容纳1000多人就餐。
一路走来,黄锦棠见证了崖口村的巨变。“最初这条街只有两家海鲜餐厅,到现在10多家海鲜餐厅和10多家煲仔饭等其他餐厅,周末节假日一天都有四五百人来我们餐厅吃饭。”黄锦棠表示:“我相信,随着深中通道开通在即,会有越来越多的深圳客人来我们这里品尝海鲜。”
[采写]南方+记者曾艳春
[摄影]南方+记者叶志文
[通讯员]钟轩
[作者]曾艳春;叶志文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