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遇刺事件的“天佑护体”和“硬汉表现”,外界普遍认为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再次当选“几成定局”,而其重返白宫后的对外政策,也必然给俄乌局势、中美俄三边关系带来一系列新变化和新挑战。
一、将寻求就结束俄乌冲突与俄谈判
俄乌冲突既可以削弱俄国力,又可以搅动搞乱中俄关系、美俄关系、俄欧关系,可谓“一石多鸟”,是美历任总统长期谋划的一盘大棋局,并最终得以在拜登政府手中“变现”。不过,随着美国基本达成利用俄乌冲突所能套取的利益目标,特朗普上台后大概率将寻求结束俄乌冲突,并与俄开展谈判。拉拢俄罗斯一直是特朗普的主要目标,特朗普早已多次声称其上任后将在“一天内结束俄乌冲突”。此外,作为特朗普的副手,万斯早在3月就表示拜登政府不愿与俄谈判是荒谬的,认为俄乌冲突应以“和平协议”结束,甚至主张乌克兰可以为此“放弃领土”,还声称将限制对乌的武器援助。因此,特朗普上台后,美大概率将向俄提供谈判途径,并放松甚至取消对俄制裁,作为“安抚”和“示好”的一部分,但能否达成最终协议,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线战况。
二、致力抽身乌克兰从而将更多精力聚焦印太
作为特朗普心腹、下届国务卿热门候选人的前美国家情报总监理查德·格雷内尔,近期也频频为美抽身乌克兰“放风”,被视为代特朗普传话。他先是提出乌克兰不应急于加入北约,而是应转化为“一个拥有更多自治地区的联邦国家”,认为此乃解决俄乌冲突的关键。之后,格雷内尔又表示乌克兰位于欧洲“自己的后院”,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欧盟而非美国的“责任”,为特朗普上任后从乌克兰抽身做铺垫。在支持乌克兰的问题上,特朗普等共和党人一方面认为资助泽连斯基是拜登家族的“腐败计划”,极力寻求与之切割;另一方面认为此举毫无实际意义,是在错误地浪费资源,只会导致中国在与美国的“新冷战”中更加强大。因此,特朗普等共和党人“坚信”中国才是美国的“最大威胁”,对抗中国才是美国的主要任务,而俄乌冲突分散了美国的精力,是开展对华竞争的障碍。即使北约、欧盟甚至美国遭受损失和让步,也必须尽快从俄乌冲突之中抽身,以便集中力量聚焦印太,更好地对抗中国。
三、或以“支持俄罗斯”为由强化对华制裁
在俄乌冲突上,以美为首的北约咬定我暗中支持俄罗斯,以所谓中国不能在美西方和俄罗斯之间“两头通吃”为由,锁定中国为下一个“攻击”目标:一方面,近期美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以与俄军工联合体“开展业务”为由,再次威胁制裁中国银行,甚至鼓吹将我银行排除在SWIFT结算体系之外。另一方面,以我可利用在欧洲的基础设施向俄提供“额外援助”为由,美西方已开始讨论没收侵吞我在欧洲资产的可能性,重点是我近年来在欧洲投资的基建项目,包括我在希腊比雷埃夫斯、黑山巴尔、荷兰鹿特丹、比利时布鲁日、意大利热那亚、西班牙瓦伦西亚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等港口的资产和股份。至于没收侵吞的方式,美西方或选择故伎重施,照搬在俄乌冲突后对俄资产“明抢豪夺”的方式,将中国资产据为己有。据悉,早在俄乌冲突爆发之际,美西方就盯上了俄在欧洲的资产,在美国的怂恿下,欧洲先是冻结了俄罗斯大约3000亿美元的主权资产,然后步步为营将俄资产霸占,直到在今年6月正式宣布没收俄被冻结的资产,并用于援助乌克兰。
四、意图分化中俄重现冷战地缘政治“辉煌”
美西方认为,无论是苏联还是俄罗斯,俄国内社会对华长期存在深层次的敌意和不信任,普遍对中国人抱有偏见和反感,认为中国人狡猾和利己,当前的中俄友好只是基于共同利益。在此背景下,美西方试图以此为据挑拨俄国内反华神经。近期,美西方联合俄国内反华派持续强化对中俄的舆论认知攻势,有针对性的在俄国内社交媒体上大肆散布、炒作我网络平台上的反俄、反普京言论,意图渲染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左右逢源”“暗中渔利”形象,激发俄民众反华情绪,挑起中俄矛盾,干扰中俄合作,进而达成削弱中国影响力、分化中俄关系的目的。美西方试图效仿20世纪70年代的“联华反苏”模式,再次玩弄中美俄“大三角”地缘政治关系,制造中俄裂隙,“联俄反华”以应对中国这个“头号对手”,重现冷战地缘政治胜利的“辉煌战绩”。未来,美西方对华对俄的认知攻势会进一步加强,离间挑拨中俄关系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俄国内反华势力或有所抬头,相关动向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