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突尼斯,如果去微信搜索一下,就会跳出这样的标题:
突尼斯对中国免签了!但,你真的敢去吗?
突尼斯,讲真,我劝你还是别去了!
…………
相比其他国家,突尼斯确实有点让人心怀忌惮。原因大概有这么几个:
经济停滞
突尼斯2020年人均GDP只有3900美元,是中国的45%左右,浙江省的30%,甚至比中国经济最不发达的甘肃省都低。其实,经济差不是最大的问题,问题是经济停滞不前,民众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社会动荡
从经济数据来看,失业率超过25%,毕业就是失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荷尔蒙与怨气无处发泄,就导致动荡,2010年,茉莉花突然爆发,一代强人轰然倒地。茉莉花虽美,但革命却不是请客吃饭,一番激情之后,生活却越来越差!然后,又是各种街头散步,各种动荡……
恐袭频发
2015年3月18日,著名的巴尔杜博物馆,遭遇恐袭,23人丧命,死伤多为欧洲游客。2015年6月26日,旅游城市苏塞,恐怖分子持枪扫射游客,37人死亡、36人受伤,死者以英国人居多。
总而言之,在很多人眼里,突尼斯就是一个又穷、又乱、又危险的地方。但一个国家的真实面貌如何,不是看新闻就可以知道。旅行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亲眼见证当地人的生活,经过几番曲折之后,才发现,原来是这样。
突尼斯第一印象
说实话,突尼斯给我的第一印象确实不好,和各种传闻相似,城市建设落后,公共卫生糟糕,物资贫乏,服务差劲。从机场到首都市区,沿途所见,犹如90年代中国的小县城。
小贩在城市主干道旁边摆地摊,商品以二手货居多。
市中心的道路交通混乱,行人和车辆都视彼此为空气,这里的哲学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摁喇叭去吧。
离开主干道,突尼斯首都遍布这种小巷。狭窄曲折,四通八达,墙体斑驳,垃圾遍地,各种电线犹如蜘蛛网一样,在你头顶无序地蔓延开。
第一天来突尼斯,我们一行人无比沮丧,在老城区,街边小店,人均消费不超过10人民币,老板一边收下脏兮兮的钞票,一边就用同一只手抓起食物,还笑呵呵地用蹩脚的英语问,你从哪里来?他丝毫觉察不到我们脸上的担忧,只能说,突尼斯人的神经非常大条。
后来发现不只是老板用手抓食物,连食客也是这样,一边接过找零,然后也不洗手,抓起食物就往嘴里塞。看着送到桌子上的食物,我们面面相觑,喝了几口水,一口都不敢吃,没有抱怨,走人是唯一的选择。想找一个高级点的地方?不好意思,初来乍到,还真不容易找,就算你有钱也没地方花。
至于老城区的便利店,完全称不上便利,商品的匮乏程度,可以让人想起当年还在用粮票的中国。
突尼斯老城最气派的建筑,基本上是一百年前殖民者的遗留产物。仿佛赶走殖民者后,这个国家就没有像样的建设。
总而言之,突尼斯的第一天,给人的感觉非常差,一想到还要在这个国家待五天,我就头皮发麻,恨不得早点离开。
但第二天,一觉醒来,在酒店吃了一顿早餐后,重新上街,发现身边的一切也没那么不可接受。我仿佛在一夜之间,适应了突尼斯。
还是在那条乱哄哄的市场,我发现一枚超然脱俗的男孩,他一头金色卷发,五官精致,一身仙气,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我举起相机示意,能不能给他拍照,他冷冷地一点头,虽然不热情,也不拒人千里之外。
我当时想,如果让他去演偶像剧里的总裁少爷!根本不用化装,本色演出,自带高冷气质,妥妥的。
拍照的时候,我注意到旁边小店里的一个大叔一直在笑,表情非常得意。他的牙齿又白又整齐。
我用简单的英语问他,你是他爸爸?
他得意地点点头,一脸的骄傲。目测,他的店面积不大,小本生意,居然能养出这等仙气十足的儿子?!
一街之隔,有一座清真寺,在二楼的露台上坐着一个面容消瘦的男孩。他冷眼俯视街头的熙熙攘攘,瘦弱而桀骜,双眼仿佛看透了人世间的沧桑。他和那个一身仙气的男孩,虽然近在咫尺,却好像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在老街,有一家化妆品店。店里卖的的东西都不是大牌产品,非常便宜,你可以想象一下中国n线小县城化妆品店的样子。
但店主的衣着打扮却非常有品位,以至于这品味和她的职业收入非常不吻合。夸张点说,就算和香奈儿那些T台上穿着几十万一套定制时装的模特比,她也可以完胜。
这个女人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不只是她的衣着品味,和那自信大方的神态,还有她的牙齿,这才是重点!
我去过几十个国家,总结出一条经验,判断一个人的阶层,或者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最准确的标志是牙齿。在美国,几乎人人一口好牙,不是因为他们基因好,而是他们从小就在牙齿上砸了大笔美元。
在第三世界国家,有一口好牙的大概率是有钱人。而且还不是富一代,至少是富二代。原因很简单,富过几代之后,才知道牙齿美容的重要性,才会培养出正确观念和审美。
不信你观察一下中国50岁以上的“成功人士”,无论男女,不管你开奔驰宝马,还是穿驴牌,没有几个有一口好牙的。
因为这批人年轻的时候,不但家里穷,整个中国社会都穷,大家都没有美牙护牙的正确观念,更没人想到牙齿美容,牙疼才去看牙医!但这批人的后代就不一样,个个从小就定期看牙医,花几万块钱做牙齿整形也是稀松平常。
一句话,如果不是天生命好,一口好牙都是用钱堆出来的。不信各位自己去验证。
突尼斯虽然是北非家,但女人面对镜头却很自信大方,她们身上也看不到什么大牌服饰,更没有浮夸的logo,但他们对衣着的审美搭配,完全不像是一个第三世界的低收入国家。哪怕戴着相对保守的头巾,配色也是非常好看。
另外,这又是一副好牙!千万别以为突尼斯人人一副好牙,底层的穷人也照样很少有一口好牙,有好牙的人,至少是中产二代。
换句话说,突尼斯曾经富过,至少比中国富裕一些。我查了一下,突尼斯1980年的人均GDP是1500美元,而那时候的中国人均GDP才区区200美元。1980年的1500美元,在世界范围内也算是一个中等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是当时中国的8倍!
只不过,这40年,突尼斯原地踏步,而中国迅速发展。新富和旧富的区别之一,居然就是牙齿。
突尼斯女人在公共场合,戴头巾的以中老年妇女居多,年轻人很少戴
像这样裹着严严实实的,一般都是老人,就算裹着,也色彩斑斓,不像某些国家,一袭黑袍,只能露出眼睛,令人窒息。
略带羞涩的小男孩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非洲人就是黑人。其实,非洲不但有白人,还有土生土长的白人。突尼斯全国人口约一千万(2012年估计),有90%以上是阿拉伯人。通常我们提到的阿拉伯人实际多为阿拉伯化的人。他们绝大多数是白种人,属于欧罗人种地中海类型,通俗地说,就是白人。突尼斯虽然在非洲,却是白人国家,这话没毛病。
一对高级餐厅里的情侣
咖啡店的老板,他的英文不错,他说,他每天花半小时打理他的胡子。 我恭维他说,你有艺术家的气质,也有帝王的风范。他听了,哈哈大笑。
突尼斯女人的颜值可以打80分。但凡中产以上,都有一口好牙
街头闲坐的少年
在一个清真寺里,偶遇一群在开party的大学生。
突尼斯大学生的母语是阿拉伯语,因为突尼斯曾经是法国殖民地,法语也是官方语言,他们英语普遍也很好。换句话说,他们每人都掌握三门世界主流语言。只可惜,生在一个国运多舛的国家。我私下问他们,茉莉花后,生活变好,还是变差,90%的答案是变差。他们即将毕业,虽然前途渺茫,但每个人都露着开朗的笑容。
如果要我说,突尼斯人身上有什么优点值得我们学习?我会说,没心没肺的乐天态度。虽然经济不好,但突尼斯人的身上的乐天情绪还是很有感染力。
菜市场里打杂的小男孩
巷弄里的手工业者。
闲坐街头的老人
不管城头旗帜如何变换,不管朝廷换了谁当家。突尼斯男人依旧懒散,据说他们唯一不迟到的场合就是牌局。打牌、喝茶,日复一日,不管世界怎么变,他们的日子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