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神童“覃瑶”:4岁上小学,12岁读重点高中,14岁时跳河自杀

加麻又加辣 2025-01-11 14:49:52

当年的湖北,覃瑶这个名字是家长眼中是“未来之星”,是老师口中是“天赋异禀”的学生。

她四岁上小学,四年后又跳级到初中,还能名列前茅。

更是在12岁时就能就读重点高中,是当之无愧的“神童”。

但她偏偏在14岁那年选择跳河自杀!

死都不怕,那她在“怕”什么?她为何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4岁上小学

“她才四岁,怎么能上小学呢?”这个问题,家里人提出时,几乎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父母的心中早已决定,覃瑶要走一条不一样的路,一条“别人家孩子”都无法企及的路。

四岁对于其他孩子来说,正是玩泥巴、吃糖果的年纪,而覃瑶却在家长的眼里成了一个“早熟的天才”。

她对字母和数字的理解速度超出了正常孩子的范畴,这让她的父母兴奋不已,父母从未对她提出过要求,但那种无形的压力始终萦绕在她的周围。

每当她在家里认出一个新字,父母便会欣喜若狂,而她那种清澈的眼神中,也能看出对父母赞美的渴望。

可这种超前教育并没有带来她想要的快乐,她没有时间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课外辅导、各种拼音和数学的训练几乎占据了她所有的时间。

她每天像是一个被推着走的机器,不断地完成着那些被成人世界赋予她的目标,她努力去理解这些知识,努力去获得赞美,却从未被允许去享受她应有的童年时光。

凭借出色的记忆力,覃瑶展现出非凡的天赋,母亲谢凤娥决定将四岁的她送进小学,而非继续待在学前班。

覃瑶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甚至在比自己年长的同学中脱颖而出,成绩名列前茅,母亲看到女儿的天赋,开始憧憬她能够跳级更快,甚至早早完成学业。

但尽管初中阶段的学习变得不再轻松,覃瑶依旧凭借努力稳步前进,虽然老师们称赞她勤奋好学,但谢凤娥知道,语文一直是女儿的短板,这也是她初中成绩未能进入年级前十的原因。

虽然她聪明,成绩优异,但她内心的世界却开始悄然崩塌,她并不懂这一切的背后,是父母未曾表达过的巨大期望和未曾说出口的失望。

覃瑶并没有被允许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儿童时代,取而代之的,是父母对她未来的设想和社会的期望。

她有时会幻想,如果可以重新选择,她或许愿意和其他孩子一样,去操场上奔跑、嬉戏,而不是每天都与课本为伴,站在一条充满荆棘的成长道路上。

吃力的高中生活

十二岁是许多孩子开始感受到青春叛逆的年纪,但对覃瑶来说这一年的到来却意味着更大的压迫。

她在同龄人中已然是个“学霸”,但她却丝毫不感到自豪,相反她感到的更多是疲惫,和对未来的迷茫。

在家长的期待下,她进入了本地最好的高中,她发现自己的生活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每天的作业、课外班和考试,让她陷入了无尽的循环。

在这个全新的学习环境里,覃瑶遇到了一些和她一样聪明的同学,大家互相竞争、互相比较,她与这些同学关系疏远,因为她意识到他们之间没有真正的友谊,只有对成绩的共同追求。

对父母的期望依然如影随形,每一次期中、期末考试后,家长们都会带着复杂的眼神看向她,她的成绩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而她从未得到过足够的肯定。

她也曾向父母提起过她的困惑与疲惫,但父母只是简简单单地回应:“这是为了你的未来。”他们无法理解这种对“成功”的无限追求,给她带来了多大的负担。

覃瑶开始对成绩产生了深深的厌倦感,还越来越无法找到自我认同的感觉,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努力一切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她逐渐开始远离身边的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她不再向任何人诉说自己内心的痛苦,父母依旧每天叮嘱她不要放松,但她心里早已没有了目标。

跳河自杀

十四岁那年,覃瑶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一次期中考试后的家庭聚会中,父母再次表达了对她的期望,期望她在接下来的高考中能名列前茅,为家族争光。

她内心的痛苦早已无处发泄,这一刻她的内心彻底崩溃,覃瑶从小到大,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成绩展开。

每一场考试,每一次的优异表现,都成了她唯一的“生命价值”体现,逐渐她不再看重这些了,成绩对她来说已经不再是追求的动力,而是一座沉重的山,压得她无法喘息。

那天她独自一人走到河边,心里没有挣扎,也没有痛苦,只有一种深深的解脱,她站在河岸上,凝望着远方的水面,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

她跳入了冰冷的河水,消失在了世界的尽头,她的死讯让整个社区震惊,也让她的父母彻底崩溃。

父母究竟错在哪里?为什么明明给予了孩子最好的教育,却没有给她自由的空间?他们可能始终没能意识到,覃瑶并不是一个机器,她也有自己的梦想、情感和痛苦。

距高考百天时跳楼

像覃瑶一样“神童”般的孩子还有千千万万,就像当年的西安学霸林嘉文,这位“天才少年”1998年出生于西安一个教育世家。

自小就展现出对历史的浓厚兴趣,超越同龄人的阅读能力让他很快在家里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历史图书馆”,他对《史记》《资治通鉴》如饥似渴地阅读,对历史的深入理解令人惊叹。

进入高中后,林嘉文的才华更加突出,15岁时,他便完成了第一本学术著作《当道家统治中国》,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广泛关注。

学术界对他的评价高度肯定,认为他有着博士生的水平,但成名带来的不仅是荣耀,更多的是压力。

媒体的过度曝光让他渐感疲惫,孤独感逐渐加重,尽管他多次表达对学术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探索欲望,但在巨大的外界压力下,他逐渐陷入抑郁。

林嘉文的内心世界开始充满痛苦和迷茫,家人和朋友的关爱虽未曾缺席,但他依旧难以摆脱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2016年2月23日,他悄然告别了这个世界,在深夜给老师写下告别邮件后,他从高楼跃下,结束了仅18岁的生命。

天才少年背后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样需要关注,我们是否过于关注他们的成绩,而忽略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天才也需要关爱和理解,希望覃瑶和林嘉文这样的孩子能在天堂得到安宁,愿所有的天才少年都能在平凡与非凡之间找到自己的平衡。

文/编辑:ToT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2008年3月20日-《14岁神童看课外书遭老师批评后跳池塘自杀(图)》

1 阅读:99
加麻又加辣

加麻又加辣

向后看,轻舟已过万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