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一个人能5岁解决小学数学,8岁参加高考考出760分。
而他的智商,更是超越爱因斯坦,高达230!
甚至还在31岁时就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茨奖。
但他可不是科幻小说中虚构的人物,而是世界公认的“神童”陶哲轩。
如今的这个神童天才过得怎样?
孩童时期,天赋异禀
陶哲轩作为父母的骄傲,他从小就展现出与常人不同的才能,2岁时他就开始接触数学,3岁时就已经轻松掌握了小学数学的知识。
8岁时他的智商就突破230!这个数值,不仅超过了爱因斯坦,甚至超越了大多数常人难以企及的认知水平。
但天赋如此的他,却也在成长的过程中面临着孤独与困惑,小学生活对陶哲轩来说,显得异常乏味和压抑。
那些常规的课程和同龄人的讨论,根本无法引起他的兴趣,他在课堂上总是显得格格不入,急需一种特别的方式来消化吸收这些知识。
陶哲轩的父亲陶象国是一位儿科医生,母亲梁蕙兰则是一位物理和数学双料学霸,看到儿子在学校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后,母亲毅然决定辞职,亲自教育陶哲轩。
可即使如此,普通的学校体系依然无法适应陶哲轩的非凡天赋,5岁时他就已经可以独立解决小学的全部课程。
8岁就参加美国高考,本来只是试试水平,谁知道直接考了760分的高分!面对这种局面,陶哲轩的父母做出了另一个大胆的决定,让他进入大学课堂旁听,接触更多专业性的知识。
14岁的陶哲轩正式成为了大学的一员,他开始旁听弗林德斯大学的课程,并与世界各地的顶尖数学家交流学习。
陶哲轩的能力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这个14岁就能独立思考微积分问题的少年,迅速从“数学神童”变成了真正的学术奇才。
此时陶哲轩的学术追求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数学的基础知识,他开始接触更为复杂的领域,特别是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代数数论等领域。
开挂的数学家
陶哲轩的人生在31岁时迎来了最耀眼的高光时刻,他获得了菲尔茨奖,成为世界数学界的风云人物。
这个奖项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而陶哲轩也因此成为了全球最年轻的菲尔茨奖得主之一,对于许多人来说,获得菲尔茨奖意味着一切荣誉的巅峰,意味着走向人生的巅峰。
但陶哲轩的选择却让许多人感到困惑。与其他学者选择进入科研机构、致力于创造重大数学发现不同,陶哲轩选择了进入大学担任教授,继续与学生们一同探讨数学的奥秘。
在许多人的眼中,这似乎有些“屈才”,毕竟陶哲轩已经在数学领域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完全可以选择更高的职位和更具挑战性的项目。
陶哲轩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虽然数学研究为他带来了无数荣誉,但与学生们共同讨论数学、传授知识的过程,却是他最享受的部分。
即使他在世界学术领域拥有极高的声望,他依然选择过着“平凡”的生活,在与妻子劳拉的婚姻中,陶哲轩并未追求外界对完美伴侣的定义。
而是选择了一位“普通”的女孩,劳拉并非因为外貌而受到关注,而是因为她与陶哲轩一样,拥有对数学的热爱和理解。
在这段婚姻中,陶哲轩和劳拉一直保持低调的生活方式,劳拉同样具备一定的数学天赋,并且从事航天工程师工作。
陶哲轩常常笑称,他们之所以走到一起,是因为在对数学的热爱上找到了共鸣,这份不以外貌或物质为基础的婚姻,更显得坚韧且真挚。
人工智能
陶哲轩的成就不仅仅停留在数学的传统领域,在他获得菲尔茨奖后的几年里,他开始将自己的目光投向更加前沿的领域,人工智能。
近年来,陶哲轩和他的团队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惊人的突破——他们成功实现了多项式Freiman-Ruzsa猜想的证明形式化,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学领域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这个发现不仅仅是数学界的一个重磅事件,更是AI技术与数学结合的里程碑,标志着AI在处理复杂数学问题中的巨大潜力。
他的研究不仅帮助学术界解决了许多困扰学者多年的难题,也推动了AI技术在图像处理、数据分析等多个行业中的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天才神童”在躺平?
张炘炀这个曾被称为“天才神童”的名字,曾让无数人惊叹,他2岁认识2000字,10岁上大学,13岁考上硕士,16岁成为全国最年轻博士。
可如今,已经29岁的张炘炀,却成了一个“啃老族”,整天靠父母接济生活,甚至直言“我爸妈欠我的”!
张炘炀的成长轨迹堪称传奇,但也充满了隐忧,小时候,他的父母几乎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逼着他不断“跳级”,学习成为他生活的唯一内容。
五岁就跳过幼儿园,十岁上大学,所有人都为他惊叹,但他却在这条路上失去了正常的童年和社交。
大学时张炘炀不仅无法融入同学的圈子,反而产生了反感情绪,甚至想要出国留学,但父母始终反对。
为了“证明自己”,他在硕士毕业前夕提出,父母若不全款为他买房,他就不写论文、不答辩,最终,他的父母妥协了,但这并未让张炘炀感到满足,反而让他对父母产生了更深的怨恨。
博士毕业后,张炘炀拒绝工作,做了两年教师后辞职,开始了无所事事的生活,靠父母的资助度日,他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不需要工作”,生活似乎一切都能靠父母解决。
张炘炀的天才不再闪光,反而被过度的控制和过高的期望压垮,父母在他身上施加了太多压力,却忽视了培养他独立生活的能力。
最终,这个“神童”成了一个无法适应社会、无法独立生存的“巨婴”。
教育的真正意义,并非让孩子成为考试机器,而是要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不应急功近利,更应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给他们一个健康、自由发展的空间。
文/编辑:ToT
参考资料:
人民网-2016年2月3日-《华裔数学家智商230超爱因斯坦 成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观察者网-2014男6月24日-《“豪华版诺贝尔”首颁数学奖 华裔科学家陶哲轩获奖》
荆楚网-2019年8月9日-《那个17岁读博、24岁成教授的天才神童,如今怎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