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周总理在会见国际友人时自豪地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为南京长江大桥的修建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名字叫王超柱,曾担任江苏省革委会副主任,相当于江苏省副省长,并在九大、十大、十一大连续当选为中央委员,许世友对王超柱也非常赞赏,曾专门设宴进行款待,王超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1917年,王超柱出生在山东济南长清马山焦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早年时期对于王超柱来讲主要是战争的回忆,当时中华大地上战乱纷飞,王超柱一家的生活非常艰难,为此,王超柱很早的时候就出来做童工。
1948年10月,王超柱远赴东北,成为沈阳桥梁厂的架子工,当时林彪率领的东北野战军所向披靡,通过辽沈战役等一系列战斗解放了全东北,王超柱也获得了人身自由。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作出抗美援朝的伟大决策,东北是抗美援朝人力物资的重要输出地,王超柱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战争,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贡献了一份力量。
1954年,王超柱进入铁道部,在大桥工程局四处担任工长,在工作中,王超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又热衷于技术革新,自创“土办法”,尤其擅长装吊技术,成为该工种最高技术级别的工人——八级装吊工,被称为“工地上的工程师。”
1959年对于王超柱来讲,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份,这一年,他刚完成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的建设,便风尘仆仆地来到南京,参与我国最大的现代化桥梁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
当时展现在王超柱面前的是一片荒滩和漫长的堤岸,但王超柱与工人们不畏艰难,还是在江滩上安营扎寨,开始了这场战斗,修建过程中,在打桩、铁路引桥架梁等方面出现了很多难题,王超柱开动脑筋,将这些问题一一克服。
王超柱的很多建议都被采纳,时任江苏省革委会主任、大桥建设委员会主任的许世友对王超柱大加赞赏,大桥通车后专门对其设宴款待。当然,许世友雷厉风行的作风也给王超柱留下良好的印象,说:“建大桥时,许世友的形象在我的脑子里是那么伟大,永远不会消失。”
1969年4月,王超柱作为江苏省代表参加了党的九大,并当选为中央委员,随后,王超柱又出任江苏省委委员、江苏省革委会副主任等职务,成为副省级干部。
随后召开的十大与十一大上,王超柱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还在1973年出任湖北省总工会主任的职务,成为那个特殊年代的风云人物。
1979年,王超柱调任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党委副书记,虽然职务不如以前高,但他仍然将全部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尽力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要知道他可曾是工人中的先进典型代表,他知道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1993年8月,王超柱病逝,享年76岁,在这里,向这位曾为我国桥梁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干部与老工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