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偶然的机会接触到《我在阿里做运营》,书中的一些观点和大厂的一些工作方式吸引了我,随后我就在网上下单买了这本书。这段时间,也算是断断续续地看完了整本书,在此也顺便聊聊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
平台决定思维同样的岗位,大公司和小公司塑造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也主要体现在两者思维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光是业务本身导致,还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工作习惯。
大公司的业务比较成熟,更多时候需要我们将工作做的更精细。拿活动营销来说,淘宝的流量和用户体量需要我们关注的要素更多,活动本身也有更大的可塑空间。你可以将活动拆分造势、预热、正式、发酵等不同的阶段把控活动节奏,也可以和各种业务方建联合作。
大公司的人可以将工作总结成“套路”,不管是做活动还是做内容,都能形成规则,做成工具,垂直度更深。这种规则其实就是拆解,不管是自己的kpi还是具象的问题,都能拆解并落实,拆解完目标顺便也把自己的计划拆解了。
对于小公司来说,其实也会这样的习惯,但通常都没有必要和资源供其拆解。做工作的时候更多是一种无序的方式,这种无序让有的人颓废,但也让有的人拥有比大公司更强的能力和认知。
再回到现实中,大平台的高度某种意义上其实是让我们接触了更多,并不是广度才能增加接触面,深度也同样。大多数小平台的人因为没有这样的拆解思维,在对待事物本质看法上其实还是稍微欠缺的。
但真正能够走过这种无序并成长的小厂人,他们的能力往往比大厂的同学是更强的。规则和套路毕竟是一种束缚,但最好不要拿着这样的观点安慰自己,大多数小厂人在工作中养成的思维习惯天花板可能仅仅只是大厂人的起点。
营销的魔力书中除了讲了一些日常的工作习惯,还举了一些经典案例,多半是关于营销。
书中讲了很多日常营销推广的例子,在我看来都非常的常见,朋友圈裂变、培养种子用户、社群营销等等。我一直好奇大厂的营销推广难道也这么朴实无华嘛,直到最近这个问题我才有了一些个人的见解。
事情其实是这样的,自己公司有个电销部门,每次路过的时候基本都能听到一些电销的话术。这些话术在我看来是比较无感的,甚至有些厌烦,如果是我接到这样的电话第一时间就会挂了。但是每周部门会议的时候,运营同学汇报电销成交额的时候,效果都会超出个人预期。
后来我就在想,其实不管电销也好,玩烂了的朋友圈裂变也好,本质都是渠道。当渠道刚好能够建立在需求方和供给方时,成交就产生了。就比如电销场景,其实他们的对象都是一些前来咨询的客户,当有价值需求的时候,这个现象就好理解了。
而且,同样的渠道,每一次的玩法和侧重点都会不同,营销的调性和目标也不是一层不变的。我们能看到,现在的生活中,所有品牌都在竭尽所能的发声,而在这普通的推广营销作用下所带来的收益可能是你万万没想到的。
所以,别低估了那些充斥着我们日常的广告。
工作的尽头是自我修行为什么说工作的尽头是自我修行呢,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工作的尽头是升职加薪,是财务自由。
反观作者,从携程到淘宝,再到创业。每一段工作经历,她都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每一段改变工作轨迹的节点都是她觉得当下的平台已经无法给她带来足够的成长,当下环境已经成为了一个舒适圈,在这种不断打怪升级的经历中,她成就的是自我。
而且,书中有一个观点我特别认同,就是任何一个岗位,想要做好都需要一个很重要的特质,就是要有‘灵性’。
这种‘灵性’其实是一个人深层次的积淀,一种潜移默化、自然而然的想法。这种能力大多数情况不是来源于你的专业能力学习,更多的是跨界学习和碰撞。就像黎万强的演讲‘语感和美感的修行’,那些看似没有帮助的学习和碰撞,某种时刻也许会给你不一样的灵感。
所以不管是跨界学习,还是专业上的探索求知,亦或是掌控自己的情绪等等,其实都是一种自我修行。如果把工作当成纯粹的赚钱途径,就是拿时间换钱,而且过不了多久,你就会身心俱疲。但如果将其看作是自我修行,当下的一切就都是沿途的风景,你我也都可在顶峰相约。
最后,送给大家一段书中我很喜欢的话作为结尾,这是一位离开阿里的同学在新岗位上不适应后发出的提问,请教如何才能让自己适应
“你要记得,你现在就是已经学成下山的人,不要再想念为师,你要记得,紫檀未灭,我亦未去,拿出你的看家本领,师门之下,不曾有过放弃。坚持和学习,是你在阿里学到的唯一能陪你度过一生的本领,这个本领可以让你撑起一切,不要怀疑自己,也不要想着回山,好好做自己,你所在的每一个战场,你,都是指挥官”
部分笔记
完整笔记获取方式:关注公粽号“都市摆渡人”回复“我在阿里做运营”即可
我是红尘,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