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南移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大迁徙,也是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转折点之一。宋徽宗时期,金国趁南宋深陷内乱之时,发动包括靖康之变在内的多次战争,最终导致北宋灭亡、南宋建立。靖康之变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段“铭刻在骨髓深处”的耻辱。如今,靖康耻依然犹未雪。
宋朝前期因士族削弱、地方势力强,导致四十年的王安石变法对民间和官僚造成极大困扰。太原王家以金贿收买宰相,从而使得金国趁机挑起战争,进而灭亡北宋。此时宋朝文仪复古,文化、文艺、科技发展日益繁荣,如周敦颐论语书、思想精深、科技成就辉煌的龙门石窟、木雕壁画和瓷器精品等,都是最好的代表。是为北宋文化鼎盛。忽如其来的金灭北宋,令民心惶惶,北方的汉族人民被迫迁到南方。北宋人向南迁居,南方沿海地区则由于频繁的蕞尔小国入侵,被逼得吸纳了大批北方人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汉人和少数民族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出现了多样性和丰富性。此外,南方社会的诗歌、文学、绘画和建筑上也产生了影响。南方的白瓷、红瓷由于其高贵华丽的特色,成为了世界文化宝库中难以替代的珍品。
然而,因地域文化的鸿沟,对南迁的北方汉人构成了一定的遗产,少数民族在文化、价值观等方面与汉族人有很大差异,故而两者之间常常存在着矛盾、蜜恋。靖康之变发生后,以赵构为代表的汉族人士,深深地明白了民族大义、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他们为了反抗铺天盖地的蛮族压力,壮士断臂,“胸中有志公之义,腹内藏江浙遗民”的精神更加深化了汉族的同遇共生、共存共荣。南方的少数民族也深刻认识到“联姻为后胜之道”,积极与汉族人民结亲、结交。不仅如此,北方人民对南方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都被文化艺术的多样性所吸引。在此背景下,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族群共存、文化共赏的社会现象,形成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北宋南移成为了历史文化上的重大事件,也是国民性情的绝佳写照。故而,我们要将历史的继承与文化的保护、守护和传承贯穿始终。我们要在不断前行的道路上牢记历史,汲取南宋知识、技术上的做法和创新;接受多元文化交流的融合,发扬国家精神,走出一条与必将致富、强国的和平之路。同时,人们的文化素质、揣摩能力会被逐渐提高,这是对我们而言,对我们的文化宝库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靖康耻,犹未雪,我们应该保持警觉,在文化上更加团结,在精神上更加坚定,为民族大义发出更有力、更有深度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