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一:AI+垂直场景——从技术落地到产业颠覆
关键词:AI智能眼镜、工业大模型、场景革命

2025年,人工智能不再是泛泛的概念,而是深度嵌入产业链的“水电煤”。上海政协委员张润斌提出,通过大数据和AI技术构建政策智能匹配平台,推动企业精准享受政策红利。这一思路正被民营企业转化为商业机遇。例如,传化集团与华为合作开发的“AI+物流”大模型,已实现智能调度、路径优化,单条物流线路成本下降15%。

细分赛道机会
1. 工业场景AI化:如恒力集团利用AI优化炼化流程,将乙烯项目工期缩短至13个月,效率提升30%;
2. 消费端智能硬件:抖音电商数据显示,2024年AI智能眼镜销售额破2亿元,Rokid等品牌通过AR导航、实时翻译功能抢占海外市场;
3. 农业与医疗跨界:浙江设立30亿元AI产业基金,推动“AI+医疗”影像诊断、“AI+农业”病虫害监测等场景落地。

挑战与策略
技术投入高、数据合规风险是主要瓶颈。企业需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实验室(如传化科技城共享平台),并借助地方政策补贴(如泉州市对AI算力中心最高补助250万元)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