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志鹏
“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
时针拨回三年前,共享充电宝站上风口,刚入局直播的王思聪立下“吃翔”贴,也给共享充电宝带来意想不到的“出圈”传播效果。“国民老公”一吆喝,更多人关注起了身边随处可见的充电柜机。
说回当下,王思聪投资的熊猫直播“黄了”,自己还一度被“限消”,但共享充电宝已经成了;这厢,怪兽充电拿下5亿元融资;那厢,小电科技正鸣锣打鼓,准备国内上市。
按照“赌约”,王思聪可能真得“吃翔”。
日前,浙江证监局披露,小电科技已与浙商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创业板挂牌上市。同时,有小电内部人士向地歌网透露,从今年4月开始,小电就在聘请外部公司进行上市前审计工作。
三年时间,共享充电宝历经“资本热-洗牌-趋于理性”的市场轮回,行业内确立了“三电一兽”(街电、小电、来电、怪兽充电)的头部竞争格局。
“风口上的猪”不再起飞,但头部共享充电宝企业过得如何?在美团充电宝“雄赳赳气昂昂“地入局时,“三电一兽”将以何应对?行业又是否会变天?
小电即将荣登“共享充电宝第一股”,但行业能否上演诺曼底登陆?
一门好生意不可否认,共享充电宝是门能赚钱的好生意。
方海在2017年入职某头部共享充电宝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赶着风口成为甲公司BD(商务拓展)的他,从最初的上海升职去了南京,如今依然奋斗在一线。
方海告诉地歌网,目前自家公司产品在南京的平均客单价约为4-5元,虽然共享充电宝的租赁价格从去年开始上涨,但对客单价影响不大。
2019年7-8月,多名微博网友爆料称共享充电宝涨价,原先1元/小时上涨到2元/小时、1.5元/半小时,甚至部分商场内的价格达到8元/小时。但方海表示,涨价主要体现在计费的时间单位有所变化。
方海解释称,现在公司产品普遍定价为1元/半小时、1.5元/半小时,每天最高收费20元-30元(每小时租赁价X 10),单个充电宝封顶99元。
而共享充电宝是不是门好生意,方海给地歌网算了笔账。
目前在南京,甲公司布局的门店,平均月流水能到1000-2000元,给门店的分润普遍为50%。对于门店入场费,方海表示,只有客流好的商户,才会考虑给入场费,多数商户还是分润模式。
同时,共享充电宝所产生的主要是固定成本,包括机柜、充电宝的采购费、电费和BD工资等。方海表示,目前甲公司在全国铺设最多的柜机为8口充电盒子和24口柜机。
图左为8口充电盒子产品外观
方海告诉地歌网,8口充电盒子的采购成本为1200元;单个充电宝成本70元,使用寿命为6个月,电池含量5000毫安。
另外,充电柜机的运维成本一方面是电费,由商户承担。据红星新闻报道,在机柜待机的正常情况下,使用100小时或一周只消耗一度电,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另一方面,充电柜机还涉及到运维的人力成本,也就是BD、技术人员的工资。方海透露,在南京,新入职的BD起薪4000元,平均销售提成4000元。
根据上述数据,地歌网测算,单店单柜 2-3个月就能回本。
以8口充电盒子为例,单店单柜月流水2000元为标准,充电宝总成本560元,按照使用寿命直线摊销,每月折旧约90元,扣除50%分润,每月单店单柜毛利润就有900元。
当然,再扣除采购充电柜机的一次性成本,以及签约大商户的入场费和日常维护的人工成本,单店单柜在3个月内回本并不困难。
深圳一家充电柜机服务商的王经理也表示,他们业务主要是为客户售卖柜机产品和技术服务,按照订购柜机数量收费;以12口机柜为例,采购500台以上的价格为1550元/台,服务商分润5%。
上述服务商提供的柜机报价单
王经理认为,即使现在贴牌做共享充电宝,平均2-4个月也能回本,如果在三四线或更下沉的市场做,“三电一兽”的优势也不明显,回本时间会更短。
实际上,共享充电宝的赚钱效应,早在诞生之初就被认可。
小电科技投资方、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就表示,充电宝设备成本很低,运维成本也并不算高,盈利模式清晰,基本上两三个月就可以回本。
小电科技创始人唐永波也认为,自己走访商家时曾发现,超市一瓶10块钱的酒,在酒吧要卖30块,说明用户在潜意识里认可溢价。而此后,小电停掉了所有市场活动,“2018年初,小电的收入涨了4倍,瞬间就盈利了。”
共享充电宝的赚钱能力,数据上也有所体现。聚美2018年财报显示,街电实现超8亿元营收,营业利润达到3700万元。
要知道,2017年,街电可是净亏损1.33亿元。
可以看出,2017年共享充电宝方兴未艾,资本方的到来搅动了一池春水,为抢夺市场,企业给商户开出天价入场费,同时补贴消费者,行业竞争高度非理性。
到今天,共享充电宝市场回归理性,资方捂紧钱袋子,在场的企业必须强化自我造血能力。因此,租金涨价来了,天价入场费没了。
这是大势所趋,但共享充电宝赚钱效应的本质何在?
方海认为,相比于同时期站上风口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的损耗更低,这是行业能盈利的一大因素。
损耗低意味着节流好,但共享充电宝能盈利,关键还是开源。2017年以来,各家企业烧钱抢市场砸出来了用户习惯,而在即时充电设施逐步普及的过程中,用户对共享充电宝的需求还将与日俱增。
按地歌网前述的盈利模型来推算,拓展柜机点位更多是消耗固定成本(柜机采购费、充电宝折旧),只要跨过早期投入阶段,店面客流又相对稳定,单个充电机柜的盈利能力会不断提升。
显然,共享充电宝是门好生意,也因此吸引来真正的巨头。
战火永存与绿色的小电柜机、黑色的怪兽充电形成鲜明对比,黄色的美团充电宝正铺向全国。
去年8月,晚点LatePost报道,美团点评将重启共享充电宝业务;到今年3月,Tech星球消息称,美团充电宝业务已经运行一个月,正在全国100多座城市进行地推。
作为生活服务领域的“老大哥”,美团点评的入场有望再掀行业波澜。但据小电科技内部人士向地歌网透露,目前在一线地推上,小电还未对美团采取针对性应对动作。
对美团点评的入局,方海认为,目前用户对共享充电宝并未建立明显品牌认知,消费者更注重充电宝的实用性;因此,各家企业都没能在C端形成使用壁垒,新入局的美团也是如此。
从这一层面看,共享充电宝的竞争核心聚焦在争夺点位资源,将柜机铺到离用户最近的地方,因为在产品没有本质差异的情况下,优质点位数量越多,用户消费频次就越高。
所以,共享充电宝企业正轮番上演点位争夺战。
争夺点位和C端价格战的逻辑如出一辙,就是让利给商家。怪兽充电的一位BD向地歌网表示,抢夺商户就是怪兽如果给了60%的让利,小电就会去谈70%的让利,而怪兽知道了,就会和商户签分润75%的合同。
美团充电宝目前的入场逻辑也是如此。上述怪兽充电BD透露,目前美团充电宝给到商户的分润是80%。
从让利商户到让利消费者,这是在共享充电宝消费习惯日趋成熟后的必然转变,但从现实角度考虑,客流量大、粘性高的商户总归是稀缺资源,市场也缺乏统一定价标准,最终会导致哄抬价格的恶性竞争,落得“两败俱伤”。
方海对此表示认同,但他也透露,现阶段的解决方案是不断开辟新场景,根据各场景的销售数据,来判断下一阶段主要深耕哪些方向;例如公司一开始做KTV、酒吧,中期加速布局餐饮、酒店等,现在则重点发力便利店、写字楼。
可以看出,共享充电宝的生意逻辑极其简单,在实用性、即时性的消费需求主导下,企业只要点位铺设量和布局范围持续扩大,就能在竞争中保证领跑。
不过,对比竞争烈度,共享充电宝最疯狂的年代还是2017-2018年。
三年前,伴随共享充电宝的诞生,是资本对该赛道的疯狂下注,行业内项目一个月增加22个,10天内融资3亿元、40天融资12亿元。
不难理解,共享充电宝是门赚钱的好生意,资本方能快速收到回报,但在缺乏地推能力与运营经验的团队手中,共享充电宝真的就像一阵风吹过,不留一丝痕迹。
更重要的是,激烈竞争让跟风入局的企业明白了市场残酷性。
《中国企业家》曾报道,行业最开始的商户入场费是50-80元,竞争加速后就涨到了300元,某些知名场所甚至能到数十万元。
业内最典型的案例是“云充吧”,2018年底,云充吧为入驻一个全国连锁酒吧的200家门店,豪掷2000万元签下了为期三年的独家合同。
资本疯狂,市场喧嚣,企业行为会更加非理性。据一位小电科技BD向地歌网透露,在获得商家许可的前提下,会将竞对的产品藏至库房;而由于竞对怪兽充电有桌面柜机,经常会出现剪充电线、偷换二维码的情况。
一线BD抢市场最激烈时,网上曾曝光过来电CEO袁炳松“亲自下场”盗窃街电机柜的视频,随后其CEO表示,视频属人为剪辑,这是陈欧在以此要挟。
从天价入场费、再到“明抢”柜机,这是属于共享充电宝的疯狂岁月,但类似竞争也曾在团购、外卖、网约车等行业轮番上演,这亦是中国互联网竞争的特征:早期烧钱抢市场、抢规模就是要“你死我活”。
于是,当规模相对稳定时,企业竞争烈度也会大幅下滑。
据Trustdata 2019年数据显示,“三电一兽”共占国内共享充电宝市场96%的份额,其中街电、小电、怪兽分占28.6%、27%和25.1%;来电占15.6%。
2019年共享充电市场份额
市场格局看似稳定,但在铺设点位和用户需求上,共享充电宝依旧能继续挖掘市场潜力,而美团的入场,将会再次加剧共享充电宝的竞争烈度。
不可否认,美团点评的优势在于生活服务领域的长期积累,这包括连接起大量餐饮、酒店等商户,而充沛的现金流也足以支撑其与“三电一兽”开打价格战。
最重要的是,美团搅动的一池春水,也拷问了共享充电宝的未来。
前路隐忧如前所述,现阶段共享充电宝企业都未能有效抢占用户心智,消费者更看重实用性而不是品牌;即使美团入局,短时间内也很难建立使用壁垒,这对美团是劣势,但对“三电一兽”同样是劣势。
由于用户诉求更简单直接,所以共享充电宝的竞争核心还是线下点位,以及背后所支撑的BD团队。本质上这是一个销售驱动性的模式,但符合互联网的便利属性,且产品回报率极高。
不过,生活服务企业的入场将产生颠覆性。
方海向地歌网表示,目前公司唯一收入来源就是租金,这也是多数共享充电宝企业的现状,但对美团而言,共享充电宝是创新业务,可以说是到店业务中的附属部分,是对到店交易场景的延伸。
因此,某种程度上,共享充电宝是对美团到店业务的补充,成本低回报快,且即时完成交易闭环,结合庞大商户规模,美团充电宝有实力对“三电一兽”展开降维打击。
降维打击就包括美团能开出更高的商户分润、更低的租赁价格,甚至在市场有起色后,与美团核心的餐饮、酒旅等业务模块相连接,这种可能性并非不存在。
同时,阿里本地生活也在前端聚拢了大量商户,未来其如果入局共享充电宝,亦或收购一家相关企业,给“三电一兽”带来的将是双重打击。
巨头直接入场,也意味着行业整合到来。现今,“三电一兽”中任何一家都没跑出绝对优势,行业的竞争形势依旧不明朗,巨头整合或将改变这一现状。
另外,共享充电宝企业的互联网化,同样是道难题。
如今,用户租赁充电宝,多通过微信、支付宝直接扫码使用和付款,这样的消费习惯基本定型,但也意味着共享充电宝企业很难形成数据留存,用户画像无法锁定。
据网传的怪兽充电BP(商业计划书)显示,其计划在充电柜机上拓展礼品机业务,包括销售手机IP配件、口红等高毛利高复购类产品;据估算,该增量市场的规模超过2000亿。
理想很丰满,礼品机销售意味着对用户画像的描摹会更为精准;但现实很骨感,充电宝租赁与礼品销售并非高关联的场景,用户习惯无法打通,而如果推出独立的售卖机,企业盈利又会成为问题。
因此,共享充电宝具备赚钱效应,但如果无法提升数据化水平,共享充电宝的生意规模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增长上限也可谓是“触手可及”。
所以,真想诺曼底登陆,共享充电宝行业还没到火候。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方海为化名)
充一次电十多块 为什么不自己备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