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推9万级方盒子,对标iCAR、元PLUS,低价搅局有戏?

鹿鸣山谷间 2025-03-28 12:11:44
说实话,现在车企卷得真是让人眼花缭乱。一边是动辄几十万的旗舰车型,恨不得把所有黑科技都堆上去,另一边呢,又盯着入门级市场,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可能爆发的机会。

东风纳米06的发布,就是这种“既要...又要...”心态的典型体现。你可能觉得奇怪,现在不是流行高端化吗?怎么又回头搞入门级了?这就像一个班级,学霸们争着抢第一,但真正决定班级平均分的,还是那些中等生。车企也一样,旗舰车型固然能提升品牌形象,但真正走量的,还得是那些价格亲民、能满足大众需求的车型。

吉利星愿去年的表现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销量才是硬道理。纳米06这车,造型上有点意思,方方正正的,但又不是那种纯粹的越野范儿,更像是个穿了运动装的都市青年。23度的接近角和30度的离去角,也说明它不是个花架子,偶尔撒个野也没问题。尺寸不大不小,正好卡在元PLUS和iCAR V23中间,轴距倒是挺长,不过纯电车嘛,轴距长点也正常。动力方面,135千瓦的单电机,也算是中规中矩。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下入门级电动车市场的消费心理了。说白了,大家的要求其实很简单:一是尺寸要灵活,方便在城市里穿梭;二是空间要够用,能满足一家人的基本需求;三是颜值要过得去,不能太丑。元PLUS之所以能火,就是因为它基本满足了这些条件。iCAR V23上市前呼声很高,方盒子的造型确实很吸引人,但价格没定好,直接影响了销量。这说明什么?

说明在这个级别,光有颜值是不够的,价格才是王道。当我们习惯性地将销量归结于品牌知名度或者营销手段时,是否忽略了价格这个最直接的因素?元PLUS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抓住了10-15万这个价格区间,而iCAR V23的失利,也恰恰是因为它没有把价格定在一个更有竞争力的位置。再看纳米06,产品力其实不算特别突出。颜值还行,但算不上惊艳;尺寸和动力也中规中矩,没有明显的优势。

那么,它要怎么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呢?我觉得,它应该学习五菱缤果的策略,走价格差异化路线。6-8万的市场,就交给海鸥和星愿去争,自己主攻更低的价格区间。或者,就像里说的,对10万以内的价格区间进行“重拳出击”。现在的问题是,消费者对纳米06的价格期待是多少?

结合它的颜值、尺寸和动力,我觉得8-10万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区间。如果能做到更低,那肯定会更有竞争力。但话说回来,车企也要考虑利润,不可能一直赔本赚吆喝。年初的车市,确实很热闹,各种旗舰车型层出不穷,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些车看看就好,真正能买得起的,还是那些务实的入门级车型。纳米06能不能成为爆款,关键还是看价格。如果价格合适,加上它还不错的颜值和实力,或许真能在这个市场掀起一些波澜。毕竟,在这个“内卷”的时代,谁能抓住消费者的钱包,谁就能赢得市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