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暴汗到暴睡:为什么高级练习者都在偷偷减少体式!
曹纯瑜伽
2025-04-02 15:00:42
曾经在传统瑜伽的书上看到,摊尸式不应该只放在一场瑜伽练习的最后,而是每一个体式之后都尽可能要回到摊尸式去放松。
练习瑜伽的时间越久,越会发现现代人最需要的是放松而不是收紧。每个人练习的轨迹都是一个从简单体式到复杂体式最后又回归到简单体式的过程。
在自我练习这条路上,体式越精减,反而会探索到更多精微的身体感受,下一次练习可以试试体式做得少一些。
每一次从体式中退出,再回到摊尸式好像经历一场小小的轮回。当下腰背部一点点贴合地面,脚趾自然外展得瞬间,可以清晰觉察到身体内震颤逐渐平息。
在摊尸中,体式给身体的觉知没有终结而是继续蔓延,好像肩胛骨缝隙还在微微发着余热,脊柱底部还残留着延展感,甚至心跳与呼吸在不同部位的共振,都在这个看似静止的姿势里继续完成它们的功课。
偶尔有未卸尽的力偷偷藏在某处关节,就像被遗忘的标点符号,提醒自己刚才练习中未被觉察的紧张。
人在空腹的时候,平均脉搏在每分钟70-80次,而进行冥想深度放松的人,平均脉搏在每分钟在30-40次,放松程度其实反映了你身体的修复能力和再生能力。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睡了很久,还是觉得累。有时候身体需要的不是睡眠,而是放松。现代人觉得累是因为工作、散步或者运动总是让我们收得很紧,每天工作内容密集,每天散步要强制自己走上万步,在下班很累的状态下还要去健身房撸铁。
如果让身体长期处于很放松的状态下,我们其实是不太需要那么多睡眠的。所以任何事情,不要做得很卖力,这个世界的能量、信息场跟周围的环境或者跟周围的人一刻不停地交换中。
当一个人处于一个极度紧张的状态,吸引来的事物往往会加重这种紧张的状态,而每天有意识无意识的各种选择,造就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决定了体内气血的分布和气脉的通畅度。每天的瑜伽练习就是在锻造身心觉察的能力,当我们对每时每刻的状态和选择有所了解和把握,自然就不需要去看医生了。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