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91年,吕正操专程飞赴美国纽约拜访张学良,提议少帅有时间回大陆看看。张学良:

1991年,吕正操专程飞赴美国纽约拜访张学良,提议少帅有时间回大陆看看。张学良:“我也很想回去,但是要约法三章。” 张学良被蒋介石父子软禁了54年,直到1990年,张学良才得以逐渐重获自由。 但此时的少帅早已没有了曾经的风流倜傥,更多的是稀疏的白发,满脸的皱纹和老年斑,他已经90多岁高龄了。 不仅如此,他的夫人赵一荻也因身患重病,在美国治疗。 张学良此次就是来美国探亲的。 尽管少帅此前就曾数次提到,想要回大陆看看,回东北看看,但一直没能有机会。 于是,大陆方面想要再试一试。 对此还专门召开会议,讨论邀请张学良回大陆的相关事宜。 邓颖超也专门给少帅写了一封信。 只不过,委派谁前往美国比较合适呢?思来想去,曾任少帅副官的吕正操成为最合适的人选。 原来,早在1984年,张学良的侄女张闾蘅就因来北京商谈事务,看望过一次吕正操了。 那次,张闾蘅说道: “吕伯伯,我大爷过得很好,您不必担心。他让我给您捎个话: ‘在大陆我有两个部属很思念,一个吕正操,一个万毅’,他让我有机会来看看你们。” 听到这句话后,吕正操很是激动,还在张闾蘅离开时,专门托她捎了两罐新茶给张学良。 就这样,吕正操成了看望张学良的最佳人选,并很快就踏上了赴美的航班。 考虑到形势的特殊性,吕正操只带了很少的随从前往。 到达美国后,众人先是到了旧金山,但得知张学良前不久去纽约了。 于是,吕正操决定先在这小住几日,顺便去拜访张学良的夫人,赵一荻。 几日后,众人再启程赶赴纽约。 等吕正操一行人到达少帅居住的地方时,发现她早已站在门前恭候他们了。 尽管将近半个世纪没有相见,但张学良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吕正操,故人相见,着实令人动容。 二人紧紧握住对方的双手,此时的泪珠早已不停地在眼眶里打转。 尽管二人都不再年少,但相见了,也就安心了。 当年张学良随同蒋介石回南京后,便直接被监禁了,而吕正操终究是没能等到少帅的归来。 少帅被软禁后,东北军也因此趋于分裂,一部分跟随了蒋介石,但大部分都在后来的作战中战死了。 而另一部分则加入红军,吕正操也于1937年5月加入,并在抗日战争中建立起卓越功勋。 建国后,吕正操相继担任铁道部副部长、部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 话说二人时隔多年再次相见,似乎有说不完的话,纷纷回忆起曾经并肩作战的岁月。 但由于第一次的时候,现场人员过多,吕正操一直没能来的及开口有关邀请少帅回大陆的事宜。 直到第二次会面,吕正操这才把邓颖超的信转交给他。 张学良有些怅然,犹豫了一下,随后不好意思地问道: “邓颖超是谁呢?” 吕正操哭笑不得,当即解释道: “就是周恩来的夫人,周恩来您总认识吧。” 张学良恍然大悟,可劲点头: “周恩来我熟悉,这个人很好。请待我向邓女士问好。” 正说着,还要给邓颖超回信。二人又闲叙片刻,吕正操突然发现张学良的眼疾比较严重,于是关心道: “上海有位赵大夫,人送外号‘东方一只眼’,您可以一试。” 张学良当即表示同意,吕正操见状,当即询问道: “那您何时启程?” 张学良这才反应过来,吕正操是想问他何时回大陆,于是他情绪有些激动地说道: “咱们东北人有话直说。我如果从这里直接回大陆,完全是没问题的,但是我不能。 无论如何,我都必须回宝岛,和哪里人说明白。 我是自然愿意回到大陆,我无时无刻都在思念着家乡,思念着东北的老乡亲……” 吕正操又何尝不知道少帅的难处呢,他随后说道: “我明白了将军,无论如何,大陆随时欢迎您,我们尊重您的意愿,并可以提高各种便利。” 听到这儿,张学良的暴脾气又上来了,随后着急地说道: “不要提供便利,你们这样我都不敢回去了。” 他停了停,又说道: “我很想回去,但也是平民老百姓的身份回去,不需要特权。对此,我们要约法三章。” 随后,张学良提出了“三章”的内容: 一、不要欢迎仪式,不举行所谓的欢迎会。 二、不见任何媒体记者。 三、更不要恭维“我”。 吕正操深知张学良提出这些“条件”的原因,于是欣然答应。 尽管双方的洽谈很是成功。但世事无常,由于宝岛当局的阻拦,加之少帅的病情日渐加重,最终,他还是没能回到日思夜想的大陆。 #春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