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士丁尼对拜占庭帝国及对萨珊波斯帝国的影响

荣巨说历史 2023-02-11 23:06:11

对于志在光复罗马帝国的查士丁尼来说,终其统治生涯,他的首要目标都在于从日耳曼诸王国手中夺回被占据的西部领土。查士丁尼所控制的仅有旧罗马帝国的半壁江山,正因如此,能否稳定住东方的波斯帝国,确保作为大后方的东部诸省拥有较为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直接关乎西征的成败与否。

然而,查士丁尼的对波斯策略却未能彻底实现与泰西封政权长久且稳定的和平,使东方边境在其统治期间战事频繁,反而成为导致整个帝国不必要损耗的溃疡。首先,查士丁尼的对波斯策略导致了帝国在这一时期陷入了东西交困的泥潭,频频顾此失彼。

539年拜占庭帝国在意大利战场的功败垂成,可以说是对波斯策略失当下东西交困恶果的体现:其时,在名将贝利撒留的指挥下,拜占庭军队已经在意大利战场取得决定性优势,意大利绝大部分地区已经回归帝国的控制,东哥特政权的控制区实际上已萎缩至以拉文纳为中心的意大利北部,态势岌岌可危。但却也正是在同一时期的东方,查士丁尼在拜占庭-波斯两国和约尚且生效的情况下仍然做出扩张己方势力范围、刺激波斯方面的行为:

在高加索地区,拜占庭帝国进一步强化了对毗邻波斯势力范围的拉齐卡王国的控制,在此期间修筑了佩特拉要塞;在拜占庭属亚美尼亚地区,查士丁尼改革当地行政,对与萨珊王室有着密切关联的亚美尼亚贵族集团大肆打压;而在阿拉伯半岛,查士丁尼则纵容自己的保护国——加萨尼国王哈里斯侵入波斯的阿拉伯附庸国——莱赫米国王孟迪尔的领土,对后者要求赔偿的要求置若罔闻,并在上述两国在争夺斯特拉塔(strata)时试图贿赂孟迪尔加以拉拢。

查士丁尼的行为引起了波斯国王库斯洛的警觉,并且成功给予了对方再开战端的名分,后者旋即在时任东哥特国王维蒂吉斯(Vittigis,536-540年在位)的邀约下决定共同攻打拜占庭帝国,于540年拉开了新一轮战争的序幕。东方的战事迫使查士丁尼从意大利前线紧急调回了贝利撒留,东哥特政权则趁此在意大利北部得到了喘息之机,并在其后发动了逆转意大利战局的反攻。

其次,查士丁尼对波斯策略的失当,直接造成作为根基的东方诸省在战乱中遭到破坏;同时帝国还要为不稳定的和平频频付出高昂的金钱代价。纵观这一时期的战事,尽管我们可以看到拜占庭和波斯两国的战斗主要分布于两国设防坚固的边境要塞以及作为势力范围反复争夺的附庸国境内,但战争的波及仍然不可避免地扩散至彼此的腹地,对拜占庭帝国来说,540-545年库斯洛连续对拜占庭属地中海东岸地区的侵略正是本国纵深腹地惨遭战争破坏的最好例证。

安条克(Antioch)是拜占庭帝国仅次于君士坦丁堡的东方第二大城市,经济繁荣、人口稠密,库斯洛在540年6月的攻势中将其攻克,“安条克陷落,城市遭到焚毁,大批市民则被强制迁往伊拉克定居。”而与此同时,由于西征导致的东方前线实力不济以及萨珊波斯作为区域大国的体量,查士丁尼无力在与波斯的对抗当中取得足以一劳永逸的决定性胜利,这就导致了在每次因调控失当而导致波斯诉诸战争后,拜占庭帝国都需要通过高昂的代价以赎买短暂的和平:

532年的“永久和平条约”向波斯支付了11000磅黄金,仅维持了8年的和平;545年单单只是为停止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一线两国直接的对抗,拜占庭帝国又向波斯方面支付了5000磅黄金;至于在562年结束查士丁尼时代拜占庭-波斯两国大规模冲突的“五十年和平条约”中,拜占庭方面仍然向波斯缴纳了大量的年金,“罗马人需每年付给波斯人3万枚索里达金币(约合400磅黄金),其中头10年之贡金需一次性付清。”

总之,历经和波斯惨烈的冲突中以高昂代价赎买的和平,以及旷日持久的西征和无止歇的大兴土木的消耗,查士丁尼时代最终将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所打下的国家财政亏空殆尽,至查士丁尼的继承者查士丁二世(Justin Ⅱ,565-578年在位)时,“国库负债累累,财政衰退匮乏。”

对萨珊波斯帝国的影响从结果上来看,通过与君士坦丁堡政权的争锋,萨珊波斯帝国无疑在查士丁尼失败的策略当中获益甚多。尽管未能在自己有生之年实现目标,但卡瓦德一世的继任者库斯洛一世的确成功通过父辈所确立的“西战东和”策略从寄希望于用金钱赎买和平的拜占庭帝国手中榨取了大量财富;至于库斯洛本人,也在最大限度上实现了自己的雄心,将波斯的势力范围推进至了阿拉伯半岛的也门,正因如此,这位“灵魂不朽者”的时代往往也被认为达到了萨珊王朝辉煌的顶点。然而查士丁尼对波斯的失当策略却也在成全库斯洛的盛世时,间接上为半个世纪后萨珊波斯毁灭性的凋敝埋下了隐患。

首先,从根本上来说,波斯“西战东和”的战略由于拜占庭的弱势得到强化,而西线所获的利益则刺激波斯在其他战线发动新的战争,导致波斯帝国在旷日持久的多线战争中遭到严重的损耗。诚然,战争总体而言是萨珊国家的主要活动,但即便是以波斯自己的标准来说,库斯洛一世继位后的一个世纪内连绵不绝的战争也足以击垮这个帝国的社会结构。

尽管与拜占庭的战争“提供了可观的短期收益,”但夺取西线的胜利也绝非唾手可得,自527年两国的和平第一次被打破后,直到628年希拉克略一世(Her ac lius Ⅰ,610-641年在位)彻底打垮萨珊波斯,拜占庭-波斯两大帝国间只有约28年的正式和平——这还要将两国在阿拉伯半岛此起彼伏的附庸国冲突排除在外。从拜占庭手中攫取的利益几乎被立刻运用于波斯东北边境,库斯洛在同一时期(550-560年)伙同突厥人(Turkish)向此前凌驾于萨珊王朝之上的嚈哒人开战,“库斯洛频繁卷入多线作战的程度一点也不亚于查士丁尼。”

尽管新的波斯-突厥联盟成功消灭了嚈哒势力,但突厥人很快也摇身一变,成为波斯东北边境新的威胁(570-580年),“(库斯洛)在东方战事中的开支或许远甚于他从劫掠勒索以及和罗马的条约当中所得到的。”其次,库斯洛时期的战争开启了拜占庭-波斯两国持久冲突的潘多拉之盒。查士丁尼对波斯的策略从总体上未能解决两国对毗邻地区的利益纠纷以及政治版图划分。

同样,在纷争中占据主动的波斯同样没有利用优势彻底解决与拜占庭的利益纠纷、平息战乱,致使双方的冲突随着国力的此消彼长而逐步升级,到最后趋于失控。查士丁尼一世死后,库斯洛一世继续与其继任者查士丁二世开战,攻陷了拜占庭在米索不达米亚的重镇达拉,并在高加索前线继续与拜占庭展开了漫长的拉锯作战。库斯洛死后,继位的霍尔米兹德四世(Hormizd Ⅳ,579-590年在位)继续执行与拜占庭的战争。

其后,由于萨珊波斯突发宫廷政变及内乱,依靠拜占庭皇帝莫里斯一世帮助才得以稳固皇位的库斯洛二世(Khosrow Ⅱ,591-628年在位)曾一度恢复两国和平,但随着602年拜占庭军人福卡斯(Phocas)刺杀莫里斯皇帝篡位自立,拜占庭帝国陷入内乱而元气大伤,两极均势就此打破。而这最终诱使库斯洛二世寻求前所未有的军事冒险,发动了意欲彻底使拜占庭帝国屈服的大战。

0 阅读:27

评论列表

用户80xxx92

用户80xxx92

2023-02-14 20:36

[啤酒]

荣巨说历史

荣巨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