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4月21日讯(通讯员 何宣 孟德龙 记者 陈咏)接替了三月的玉兰和樱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晚清第一园”扬州何园玉绣楼内的百年木绣球已然盛开,美成画幅。与深深庭院相互辉映,古韵十足。21日,“三月将尽四月前,百花开尽春肃然”之际,何园在玉绣楼下举办“寄啸寻春 锦绣芳华”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
木绣球属灌木,花大且繁。树冠球形,大型聚伞花序呈球状,形如绣球。喜温暖、湿润环境,耐寒、耐旱,对土壤适应性强。木绣球花团如球,清香满园,为优良的观花灌木。有关木绣球,古人留了下不少诗词佳句。元人诗云:“绣球春晚欲生寒,满树玲珑雪未干。落遍杨花浑不觉,飞来蝴蝶忽成团。”时光流转,我们依然能从这些诗句中品味木绣球的素雅高洁。
据介绍,此次以绣球为主题的活动丰富多彩,包括主题沙龙、古筝演奏、以诗会友、非遗雕版体验以及汉服游园赢好礼等环节。上午9:00,主题沙龙正式开始,多位知名园林园艺方面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大家讲解与绣球有关的专业知识,共同探讨自然与文化的融合之美,探索扬州园林中的植物造景、园林植物与建筑的景观关系。
沙龙结束后,游客们在绣球树下聆听古筝老师的精彩演奏,近距离体验非遗雕版印刷技艺,感受非遗文化。扬州是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何园与扬州运河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保护中心合作,将非遗技艺雕版印刷与绣球美景结合,刻制绣球季专属雕版,游客们现场填色,获得一张独一无二的绣球花图,近距离领略非遗文化。在“以诗会友”的展架上领取绣球相关的诗词卡片,品味木绣球的素雅高洁,以诗会友,礼敬中华传统文化,享文人雅士之趣。“太开心了,在最美的烟花三月,走进名城名园。开了眼界,还动手参与,学到了专业知识,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真是不虚此行。”一位游客对记者说。
何园管理处党支部书记、主任徐亮表示,近年来何园景区深层发力,以植物为媒,顺势而为,打造以玉兰花、绣球花、鸡爪槭为代表的现象级网红打卡点,引发观赏热潮。景区定期邀请园林园艺、人文、历史文化、诗词、美学等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探讨自然与文化的融合之美,探索植物与园林景区之间的互相成就,共同谋划景区高质量发展。
校对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