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之后,美债还有更大的雷在酝酿?

财经早餐 2025-04-11 06:55:58

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实施“对等关税”,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美股大幅下跌,进而导致全球资产价值重估。如今,这场价值重估的风暴已蔓延至美国债市,直击美国经济的核心地带。

“避险之王”遭遇挑战

推行“对等关税”后不久,美国政府在美东时间4月9日令外界意外地宣布,已授权对部分国家实施90天的关税暂缓。让市场错愕。

就在9日当天的美股盘初,他在Truth Social社媒平台上发帖建议投资者买入美股:“现在是买入的好时机!!!”。

当天标普500指数收盘上涨9.52%,报5456.90点,为2008年10月29日以来的最大涨幅。美国不少投资者质疑特朗普的行为是在操纵市场。

特朗普对媒体表示自己特别关注近期美国国债的需求急剧下降和收益率急剧上升,还透露在应对贸易问题方面要时刻保持灵活性。

继上周美元和黄金两大避险资产表现低之后,美债似乎也在证明自己并非完全安全的“避风港”。4月9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飙升至4.46%,亚洲盘中单日涨幅达20个基点,较本周初累计上升近60个基点,创下1981年以来罕见的三日大幅波动纪录。

10年期基准收益率飙升是财政部官员特别关注的问题。当收益率上升时,消费者在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和企业融资成本等方面面临更高的成本。

当天暂缓征税消息传出后,10年期美债尾盘时回落至4.382%,上升12个基点,2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4个基点至3.768%。

美元霸权逐步瓦解

美债动荡的背后,是美元霸权在逐渐瓦解。

当前,美国的霸权主要依赖三大支柱:美元、科技和军事。美元霸权是其中最紧要的部分。

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赋予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美国通过美元的大宗商品定价权、贸易结算权和外汇储备权,收割全球财富并维持经济优势。

“石油美元”和“芯片美元”的双商品支柱格局中,进一步巩固了美国的金融主导地位。

然而,美国肆无忌惮地实施“对等关税”以及滥用金融主导地位,正在破坏这一霸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底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降至57.8%,为199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一趋势表明,黄金和其他非传统储备货币正在稳步侵蚀美元的霸权地位。

货币霸权的瓦解,始于对信用契约的践踏。美联储2022年冻结俄罗斯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决策,造成了美元系统性信用透支。

美债的震荡,同样暴露了美国经济政治存在的系统性问题。

对冲基金大佬Bill Ackman最近发出了强烈警告,认为特朗普对全球各国实施大规模报复性关税是一个错误。

Ackman指出,商业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信心的游戏,而信心的建立依赖于信任。通过施加大规模且不成比例的关税,美国实际上正在发动一场针对全球的经济战争。这种做法正在破坏美国作为贸易伙伴、商业活动场所和投资市场的信心。

截至2025年,美国国债规模已突破36万亿美元,占GDP比重超过125%,利息支出甚至可能在未来十年内吞噬财政收入的30%。

资产管理机构Ocorian年初发布《全球资产监测报告》,其中提到,2024年,美国股市占全球股市涨幅的84%;仅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一家就贡献了全球股市涨幅的七分之一。到2024年底,美股前十大股票就占全球总市值的六分之一,相当于欧洲、英国和日本股市的总和。

不断膨胀的债务规模,和加速扩张的金融体系,让美国逐渐成为外强中干的巨人。

重估美国国家信用

美国国债被广泛持有,在全球范围内被用作金融储备、定价基准和借款抵押品。

尽管特朗普已授权对部分国家实施90天的关税暂缓。但这真的能安抚一众盟友的情绪吗?

丧失了对美国信任的各债权国,是否会减持美债?

别的不说,中国早已在行动了。

2024年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大幅减少570亿美元至7590亿美元,降至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国持有的美债自2011年达到峰值以来已下降约5500亿美元。

4月8日,美国财政部拍卖的三年期国债需求创下2023年以来新低,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悲观情绪。此次拍卖的收益率高于预期,BMO资本市场部的维尔哈特曼表示,交易商吸纳了20.7%的发行量,这是自2023年12月以来的最高比例。

美债收益率上升将直接推高美国国内借贷成本。按照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2025年初的计算,美债收益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美国政府未来10年将额外增加利息支出约2.9万亿美元。

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债约占总债务的25%左右。每一点信心的动荡,都会带来大量的抛售,进而影响到美国的融资成本和美国人的生活成本。

随着“交易的艺术”成为华盛顿主流,美国国家信用也将被重估,建基于美国国家信用之上的整个金融体系也将持续面临考验。

制造业难回流

朝令夕改背后,暴露了美国尴尬的处境。

2024年,美国股市贡献了全球股市84%的涨幅,这主要得益于科技股的表现。然而,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却从2000年的15.6%萎缩至2024年的10.3%。

美国有三大股指,纳斯达克、标普500和道琼斯。曾经备受关注的道琼斯工业指数,现在已经乏人问津。

以造船业计,从市场份额看,2024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球的55.7%、74.1%、63.1%,而美国商船建造份额仅0.1%,年均造船不足5艘。

所以特朗普的“对等关税”一大目标就是推动制造业加速回流美国。

真实情况自然难言乐观,习惯了依靠金融和高科技产业躺着赚钱的美国,想再回到“苦哈哈”站着赚钱的状态,需要克服的阻力不是一般的大。

“友岸外包”和“关税大棒”之下,世界产业版图快速重构,逐渐形成了"中国制造+区域组装"的新模式。如果美国想要进一步长臂管辖,向盟友施压,对其国际影响和本国经济的伤害,将大大增加。

结语

从1981年沃尔克时刻到2008年次贷危机,美国始终依赖将国内矛盾外部化的金融游戏规则维系霸权。然而,当36万亿美元国债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当中国等主要债权国持续减持,当"石油美元"体系因去美元化浪潮摇摇欲坠,这套规则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对等关税”并不对等,背后是本届美国政府的豪赌与罔顾现状的实验。

你认为此次美国关税风暴将以怎样的情况落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0 阅读:19
财经早餐

财经早餐

美好的一天,从财经早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