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文武双全,阳明心学流芳百世,被称为第一“完人”

曼梅聊娱乐 2023-11-09 11:11:02
前言

俗话说人无完人,但凡是人都有缺点。那所谓“完人”,就是完美无缺,每个方面都做的好,让人挑不出错误的人。

浙江余姚,一户书香门第,一位老妇人的梦,一个神仙送来的婴儿,一句无心之语“点破”,一改之后命名王守仁,这就是明代伟大思想家王阳明的来历。

书香世家的叛逆少年

王守仁在幼年时享有卓越的家庭背景和学习环境。在王守仁出生之前,他的父亲王华是明成化年间的状元,后来升任南京吏部尚书。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是,在王守仁降生之前,他的祖母曾梦见一位神仙。

抱着一个赤子从天而降,身着绯玉色的衣裳,云中鼓吹奏响。由于这个神奇的梦境,王守仁的祖父决定为他取名为"云",并将他的居所命名为"瑞云楼"。王守仁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他的母亲怀孕持续了十四个月才分娩。

令人吃惊的是,当王守仁五岁时,他还未开始说话,但却已经默默地记住了祖父朗诵给他听的书中内容。有一天,一位尊者前来拜访,轻抚着王守仁的头,称赞他是"聪颖的孩子,可惜已洞悉了深层道理"。

根据这一经验,王守仁的祖父根据《论语·卫灵公》中的一句话,"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决定为他改名为"守仁",之后他便开始开口说话了。在十二岁时,王守仁开始在书塾学习。

不幸的是,在十三岁时,他失去了母亲郑氏。这个幼年的挫折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他的志向不同于常人。一次与书塾老师讨论天下最重要的事情,他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看法,认为"科举并非第一要务",而天下最重要的是成为一个有德之人。

在十五岁时,他听说一些农民起义的消息,如石英、王勇、石龙、刘通等人,多次试图上书皇帝,提出平定农民起义的建议,但却遭到了父亲的指责和责难。同时,他也长途旅行游历了居庸关和山海关等地一个月之久,远足期间他对统治四方的雄心壮志已经萌发。

在弘治元年,王守仁十七岁时,他与诸养和之女诸氏结婚,但在结婚当天,他突然离开了婚宴。原来,他在街上遇到一位道士,向道士请教,并且被道士教导了一些养生术。他与道士静坐相对,直到次日岳父找到他才回到婚宴上。

弘治二年,王守仁十八岁时,与妻子一同回到余姚,在旅途中,王守仁前去探访了娄谅,娄谅向他传授了"格物致知"的学说,这使王守仁受益匪浅。此后,他研读了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的"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

为了实践"格物致知",他甚至下定决心研究竹子,坚持了七天七夜,虽然未有所获,但却因此而生病。这一经历使他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深刻的怀疑,这就是著名的"守仁格竹"事件。

在弘治五年,王守仁首次参加浙江乡试,与胡世宁、孙燧同榜中举,取得了显著的学业进展。然而,他逐渐对谈论军事产生浓厚兴趣,并展现出出色的射箭技能。

尽管在二十二岁时未能通过士人科举考试,但内阁首辅李东阳对他寄予厚望,鼓励他说:“尽管你这次没有中状元,但下一次科举你必定会中状元,试着为下一次科举写一篇状元赋吧。”王守仁接受了挑战,很快就完成了这篇状元赋,令朝廷的元老们为他的天赋感到惊讶。

然而,一些人开始嫉妒他,认为这位年轻人如此高居榜首,必然目中无人。王守仁在二十五岁时再次参加科举考试,然而仍然未能成功。

虽然他的父亲是状元,一直在劝慰他,期望他在下次的考试中获得成功,但王守仁却回答说“你们以不登科举为耻,而我以不登科举而懊恼为耻。”这展现了他坚持不懈和不甘失败的精神。

王阳明少年时期便显露出非凡的学识和才能,他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20岁参加会试时,他对考官说:“曾经听说科举就是选拔人才,可如今却只不过是考一些空话。”这番话惊动了主考官,王阳明最终高中进士。

进入官场能文能武

28岁的王守仁高中进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成为进士后,王阳明曾在湖广任知县、知府等职,他注重选贤任能,深得民心。这期间发生过一件趣事:有汉学生戴着巨大的人造髻头来应试,王阳明一眼看穿,用尾巴扫他出门,并下令禁止这种虚浮打扮。

王阳明后任南京国子监助教、侍讲学士等职,他处理政务认真,公正无私,深得明孝宗赏识。1505年,孝宗驾崩,武宗继位,王阳明遭到排挤,被外派到广西去平定叛乱。

在1506年,刘瑾当权掌控政府,王阳明与戴铣、薄彦徽向皇帝上书,请求对刘瑾及其同党的专权统治采取制裁措施,然而意外的是,他们反而被囚禁起来。愤怒的王阳明写了文章痛斥刘瑾是“权奸”,结果遭到廷杖四十,还被贬到贵州荒凉的龙场驿当一个没品级的驿丞。

刘瑾仍不放过王阳明,暗中安排要在半路杀死他。聪明的王阳明洞察刘瑾的杀心,在钱塘江布置了一个精心设计的假死现场,留下衣服和遗诗,使刘瑾以为他已投江自尽。王阳明则早就躲在商船上溜之大吉,来到贵州龙场开始隐居生活。

王阳明不仅是思想家,也是出神入化的用兵高手。45岁起,他以文臣之身屡建军功,用诡谲战法剿匪有方,还在宁王叛乱中以逸待劳,生擒宁王,可惜屡遭朝廷忌恨。但无论功过如何,他始终矢志圣贤,以天下为己任。

50岁回乡讲学后,王阳明的言传身教影响深远,联想到他少年时就立志要成为圣贤,可以说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尽管生逢乱世,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和爱国情怀,永存而放射着光明。

根据《阳明先生年谱》的记载,贵州龙场地势险要、荆棘丛生,蛇虺蝮蠖遍地,简直是蛮荒之地。王阳明只能在山洞里栖身,亲自动手耕种,维持生计。王阳明在洞中凿出一副石椁,日夜坐于其中,誓不出洞要坐化成仙。

1508年的一天深夜,王阳明在荒凉的环境中终于悟透了人生真谛。他从山洞中狂奔而出,高呼自己的顿悟:“人的本性中自具天理,我以前向外追求天理是错误的!”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事件。

从此,王阳明开创了“心学”,提出“心即理”的学说,认为人心中自然存有天理,不应该把欲望视为敌人。这与朱熹“去人欲,存天理”有本质不同。

王阳明认为人性本善且具有天理,强行压抑人的正常欲望和情感是不正确的。在35岁那一年,王阳明再次被刘瑾等人贬谪至偏远的龙场。然而,在37岁的一个雨夜,他终于完全领悟了"心即理"的真谛,从而确立了心学的重要理念。

传说那天深夜,他在室内点起蜡烛,对着素墙写下“仁者无敌”四字,顿时豁然开悟:人皆有一善良本性,只要发扬心中良知,就可无往不胜。从此,他提出“致良知”之说,开创阳明心学。

龙场悟道后,王阳明返京任职,他提出“童言无忌”等进步教育思想,开明睿智,深受学生爱戴。此后,他又奉诏数次出战,先后平定宁王叛乱、广西瑶族起义等,立下大功。

1521年,世宗登基,王阳明申请退休,世宗不允,反而升他为南京兵部尚书。3年后,王阳明回乡创建阳明书院,传播心学思想。1527年,60岁的王阳明再度领兵出征,行前留下“致良知”格言,可见一生坚持发扬良知之念。1529年,王阳明在病逝,终年57岁。

王阳明一生坎坷多舛,但他坚持发扬良知,不改初衷,最终开创阳明心学,对中国後世思想影响深远。阳明心学强调天人合一、心性本善、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开启了中国古代後期的新思潮。王阳明把注意力从外在事物转向人的内心,他的理论具有人性解放的意味,展示了广阔的历史视野,对后继思想家启发良多。

1 阅读:19

曼梅聊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