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为何要改革?北宋三冗严重,向西夏辽国送钱,国库入不敷出

闲来唠史 2025-01-20 10:52:45

宋真宗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二月十九日,在位二十五年的宋真宗在北宋首都汴京(如今的河南开封)的延庆殿驾崩,终年五十四岁,安葬于河南邙山的永定陵。

宋真宗驾崩之后,年仅十三岁的太子赵祯继承皇位,史称宋仁宗。

由于宋仁宗的年纪尚小,无法独立处理朝政,暂时由刘太后垂帘听政,直到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刘太后因病去世,他才开始亲理朝政。

根据《宋史·仁宗本纪》当中的记载,宋仁宗的本名并不叫赵祯,而是叫作赵受益,宋真宗将他立为太子的时候才赐名为赵祯。

宋仁宗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母李宸妃,另一个是养母刘娥,刘娥是当时宋真宗的皇后,由于刘娥没有生育儿子,就把年幼的宋仁宗收养当了养子。

宋仁宗

而妇孺皆知的中国古典文学故事“狸猫换太子”,当中讲的就是宋仁宗的身世。

虽然宋仁宗是宋朝的皇帝,但是他由于年纪尚小,手里并没有实权,实际权力都掌握在垂帘听政的刘太后手里。

后世对于刘太后的评价是“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她有吕雉和武则天的治国之才,却没有吕雉和武则天的阴狠毒辣。

宋仁宗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当了十一年宋朝最高统治者的刘太后因病去世,此时的宋仁宗也已经二十四岁,终于可以正式体验一把皇帝应该有的权力。

可是,当时的宋朝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局面。

“内忧”是从宋太祖建立宋朝之后就一直存在的“冗官、冗兵、冗费”问题;“外患”是宋朝西北边境的党项部落,以及宋朝东北边境的辽国。

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党项部落首领李元昊建国称帝,国号“大夏”,定都兴庆府(如今的宁夏银川),史称西夏。

李元昊年纪轻轻,身兼文韬和武略,拥有过人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善于识别人才和任用人才。在他的治理之下,西夏的综合国力逐渐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宋朝、辽国、西夏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西夏建国之初,为了扩张领土和彰显国威,李元昊率领大军对宋朝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

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九月,李元昊大举出兵攻打宋朝,泾州(如今的甘肃泾川)知州兼刑部员外郎滕宗谅率领大军抵抗,开始了长达四年的防御战争。

可是,面对西夏军队的进攻,宋朝军队几乎都是以失败告终。

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当中的记载,宋朝当时在西部边境的驻军多达三十多万,虽然从兵力上远远高于西夏军队,但是仍然不敌西夏军队的入侵。

那么,看似强大的宋朝军队,为什么会如此不堪一击呢?

其实,当时宋朝驻守在边疆的诸位将领,表面上是听命于朝廷,在实际作战的时候并没有互相联络,也没有互相支援,几乎都是孤军奋战,难以发挥出来兵力上的优势。

李元昊

若是追究其主要原因,还是跟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有关。

宋太祖身为后周时期的一员武将,他首先通过发动“陈桥兵变”,推翻了后周王朝,然后“黄袍加身”,建立起了宋朝,定都汴京(如今的河南开封)。

由于宋太祖本身就是通过兵变夺取的政权,因此在建立宋朝之后,他也担心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于是就开始剥夺武将的兵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随后,针对唐朝末期和五代时期遗留下来的“藩镇割据”局面,宋太祖制定了“兵将分离”的政策。

宋太祖赵匡胤

所谓“兵将分离”,就是把天下的主要军队全部集中在汴京,以防止地方势力发生叛乱,同时还把军队的将领频繁进行更换,从而做到“兵不识将,兵无常帅”,这样就避免了对皇权构成威胁。

即便如此,宋太祖还是不放心,又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例如“重文轻武”“以文抑武”“守内虚防”等等。

之所以实施“守内虚防”政策,因为宋太祖认为,国家的“内忧”比“外患”更加可怕,他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国内,因而忽略了边境的布防。

宋太祖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一直到了宋仁宗时期,依然在继续沿用。

因此,面对西夏军队的侵犯,宋朝军队才会一击击溃,接连吃下败仗。

李元昊

眼看宋朝边境发来一封接着一封的告急奏折,打仗又打不赢,宋仁宗只好采取与西夏进行和谈的方式。

对于宋仁宗来说,只要能够保持和平,与宋朝边境的巨大威胁相比,向西夏赔点钱财就是小菜一碟,就连许多朝中大臣也是这种想法,其中就包括当朝宰相吕夷简。

吕夷简是宋朝开国以来担任宰相时间最长的一个,但后世对他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功臣名相,也有人说他是奸佞小人。

之所以会有如此巨大的反差,还是跟吕夷简对待西夏和辽国采取的外交政策有关,导致后世对他产生负面评价。

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当中的记载,在宋朝与西夏正在交战期间,位于宋朝东北边境的辽国趁机出兵威胁宋朝,还装作一副要像宋朝大举进攻的模样,目的是逼迫宋朝与辽国重新签订一份“澶渊之盟”。

面对辽国军队的来势汹汹,宋仁宗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于是派遣使者与辽国进行和谈。

就在这个时候,吕夷简认为,此时的宋朝正在跟西夏进行交战,一旦再跟辽国开战,宋朝将会两面受敌,将会导致宋朝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

于是,吕夷简提出一个主张,应当安抚东北边境的辽国,辽国无非就是想要钱财,只要不涉及宋朝的领土问题,多给辽国一点钱财也不算什么事情。

吕夷简开始展现了他的“两面性”,他要求宋仁宗亲自坐镇宋朝的北京大名府(如今的河北大名),便于指挥宋朝军队与辽国军队作战,对内表现出一副与辽国血战到底的决心。

与此同时,吕夷简还采取了另一手准备,他对外派出使者跟辽国进行和谈。

结果,宋仁宗听取了吕夷简的建议,而吕夷简派出的使者也有了消息,曾经的“澶渊之盟”只是要求宋朝向辽国每年进贡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绢帛,而这次和谈,辽国把退兵条件提升到了“每年进贡二十万两白银,三十万匹绢帛”。

即使如此,宋朝还是答应了辽国提出的条件,辽国也遵照合约撤兵。

然而,当时的宋朝国内正在面临着极其严重的“冗官、冗兵、冗费”问题,光是这三样开支就占据了国库每年支出的70%至80%,这下可倒好,又要多赔给辽国一笔开支,无疑给已经捉襟见肘的宋朝增加了极大的负担。

因此,后世在评价吕夷简的时候,把宋朝与辽国签订的一些赔款合约也算在了他的头上,成为了一个替罪羊。

不过,吕夷简通过赔款的方式,也确实解决了宋朝与辽国之间的冲突,宋朝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西北边境的西夏了。

就在宋朝与西夏在战场上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西夏却突然改变了策略,转而向宋朝释放出一种和谈的信号。

那么,在战场上占据优势的西夏为什么会向转变态度呢?

原来,由党项部落建立起来的西夏王朝毕竟地小物稀,跟宋朝之间的连年战争给西夏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虽然在战斗当中能够取得胜利,但是战后获取的财物远远弥补不了在战争当中的消耗。

而且,西夏的人口稀少,连年的战争导致兵源不足。

除此之外,战争刚一开始打响的时候,宋朝就对西夏采取经济制裁,朝廷中断了双方之间的贸易往来,宋朝不再向西夏提供人民日常生活当中必需的茶叶、纺织品等等。

这样一来,也让西夏国内陷入了困境,人民渴望“停止战争,恢复贸易”的呼声越来越高。

面对西夏国内的这种情况,李元昊经过一番权衡利弊之后,决定改善一下与宋朝之间的关系。

于是,从宋仁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开始,李元昊就开始频繁的派遣使者前往宋朝,商讨具体的和谈条件。

遗憾的是,西夏提出的和谈条件过于苛刻,而且宋朝还要向辽国每年进贡二十万两白银和三十万匹绢帛,实在没有多余的钱财来满足西夏的要求。

因此,西夏和宋朝之间的和谈,一直没有能够达成一致意见。

直到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五月,宋朝与西夏之间的和谈终于出现了转机。

此时的宋朝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一面加紧训练士兵,时刻备战,一面从容议和,以打促和。

见此情景,李元昊的心里十分没底,他内心深知,如果再继续跟宋朝军队打下去,一旦宋朝和辽国结为同盟,联合起来攻打西夏,那么西夏将会处于不利的局面。

思来想去,李元昊决定继续派遣使者跟宋朝进行和谈,但是降低了和谈的条件。

按照李元昊的指示,使者向宋朝提出的和谈条件为:

“西夏可以从名义上向宋朝称臣,但是有一个前提要求,那就是宋朝每年向西夏送上五万两白银、十三万匹绢帛和两万斤茶叶。每逢宋朝和西夏的节日之时,宋朝还要向西夏送上两万两白银、两万三千匹绢帛和一万斤茶叶作为过节礼。此外,宋朝开放边境贸易场所,恢复民间的商贸往来。”

宋朝答应了西夏使者提出的条件,这次和谈被称为“宋夏和议”或“庆历和议”。

从表面上来看,西夏好像是向宋朝称臣,但是哪有天子向臣子每年进贡的道理呢?

因此,“宋夏和议”其实就是宋朝花钱免灾,虽然宋朝边境的隐患已经用钱摆平,但是每年向辽国和西夏支付的巨额钱财几乎掏空了宋朝的国库,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由于宋朝的国库吃紧,物资短缺,致使百姓的生活无法得到保障,就会产生社会的动荡。

尽管花费巨资暂时稳定住了“外患”,但是“内忧”的事情完全暴露出来了,这让宋仁宗十分头疼。

最让宋仁宗感到头疼的事情,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沉重的财政支出让宋朝国库不堪重负;

宋朝既要根据新的“澶渊之盟”向辽国支付钱财和绢帛,又要根据“宋夏和议”向西夏支付钱财、绢帛和查夜。

除此之外,宋朝还要面临国内一直存在的“冗官、冗兵、冗费”问题,宋太祖在位时期把全国的军队收归朝廷,由朝廷负责全国军队的军费开支。

根据《宋史》《张子全书》和《苏学士集》当中的记载,到了宋仁宗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的时候,宋朝的兵力高达140万人,朝廷用于养活这些军队花费的军费竟然占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70%至80%。

而且,为了延续宋太祖时期制定的“以文治国”策略,宋朝的官僚体系越来越大,通过科举考试、封官加爵、买官卖官等方式进入官场的文官越来越多。

到了宋仁宗皇祐年间,文武百官就增加到了一万七千余人,比宋真宗时期还要多出一千多人,又要为此多出一笔不小的开支。

各种开支加在一起,使得宋朝国库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境地。

在《宋史·食货志》当中记载,宋仁宗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宋朝的全国收入是一亿两千六百二十五万余两,而这些钱财基本上花完,史料称为“所出无余”。

对于一个领土辽阔的宋朝来说,国库都没有多余的钱财了,又该怎么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呢?

第二个方面: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激化;

自从宋太祖建立宋朝以来,朝廷对于官员经商和土地兼并一直持有放纵态度,因此当时有“不抑兼并”的说法。

宋太祖认为,只有让官员在财富上得到了满足,他们就不会对权力产生太大的渴望,因而皇权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因此,许多官员私下从事经商和贸易,甚至利用职务之便做些不法的勾当。

每逢遇到灾荒之年,百姓种下的粮食颗粒无收,为了活命,他们被迫向一些官员租借粮食,但是要拿自己的土地作为抵押或者变卖。

更有甚者,一些官员还会故意破坏堤坝,制造水灾,逼迫百姓以更低廉的价格卖掉土地。

这样一来,百姓的土地全部都被一些官员兼并,百姓没有了土地,就没有生活来源,只能被迫流离失所,成为了流民。

根据近代史学家漆侠所著的《宋代经济史》当中的考证,在宋仁宗时期,占着总人口6%至7%的人口数量,却拥有着宋朝国内60%至70%的土地资源。

第三个方面:军民起义频发,使得社会局势动荡不安;

在宋仁宗时期比较著名的三次起义,分别是由张海、王伦和王则率领发动的。

宋仁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夏天,这一年正是陕西一带遭遇大旱,受灾的百姓达到百万之多,一些百姓为了混口饭吃被迫加入以张海为首的绿林好汉。

这年八月,为了生计,一千多名百姓在商州(如今的陕西商州)发动起义,而张海等人也趁机加入其中。

就在张海率领的一支起义军来到光化(如今的湖北光化)时,驻守在当地的五百多名宋朝士兵前来投靠,一同北上对抗朝廷。

随后,张海又发动了两千多名宋朝士兵加入进来。

张海率领起义军所到之处,就会打开当地县衙的粮库,把粮食分给受灾的百姓,从而得到了百姓的一致称赞,纷纷加入起义军的队伍。

直到这个时候,随着起义军的队伍越来越大,朝廷才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于是来事派兵镇压。

在宋朝军队的重兵镇压之下,张海战死,起义军以失败告终。

宋仁宗认为,对于辽国和西夏还可以使用钱财来平息,但是对于国内的叛乱,宋朝军队不但不加以制止,甚至还加入叛乱的队伍,这就不是光靠钱财就能解决的事情了。

于是,针对这些问题,宋仁宗开始向文武百官寻求改革的措施。

有位大臣提议说:“当下朝廷的财政紧张,主要原因还是冗官、冗兵、冗费的问题,要想彻底根除这个顽疾,必须要裁减官员,削减开支。”

吕夷简

这个建议刚一提出,许多文武大臣觉得言之有理,纷纷表示支持。

然而,却有一个人站出来表示反对,他就是当朝宰相吕夷简。

尽管如此,宋仁宗已经下定决心实施改革,他下令召回被贬到西北边境的范仲淹担任参知政事,还重用富弼、韩琦、欧阳修、宋祁、余靖、蔡襄、文彦博、王素等人。

这年九月,范仲淹针对宋朝存在的弊端,向宋仁宗呈上了《答手诏条陈十事》奏折,由此揭开了“庆历新政”的序幕。

0 阅读:3
闲来唠史

闲来唠史

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