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的一天,彭德怀带着一个19岁的姑娘气势汹汹冲到哈军工院长办公室,“陈赓,你说说,烈士之后怎么就过不了政审!” 是什么原因使得彭德怀元帅如此生气?他身后的姑娘究竟是谁?这就要从1940年的夏季说起。 1940年5月27日,太行山北麓八路军根据地,一声婴儿啼哭让等在外面的众人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彭德怀拍拍旁边站着人的肩膀:“左权同志,你当爹了!” 左权接过卫生员递给他的女婴,背挺得笔直,一动也不敢动:“她怎么一直在动啊!是不是我抱着她不舒服?” 看到副参谋长小心翼翼的样子,一众战士都忍俊不禁。 卫生员笑着接过副参谋长手里的孩子,将孩子抱回屋里。 彭老总笑罢,看向左权:“你左副参谋也有今天!” “名字想好了吗?” “老彭,你给起一个吧!” “嗯……出生在太行山北麓,那就叫太北,左太北!” 不久后,彭德怀接到消息,日军针对华北敌后根据地实行残忍的“三光”政策,更是在晋冀豫地区布下重兵,大有随时对我根据地进攻之势。 八路军总部作出部署,彭德怀、左权两人共同签发正太战役预备命令,120师、129师及根据地各主力部队,在华北战场对日军进行袭击。 1940年8月,八路军向日寇发起大规模反击,百团大战开始。 左权作为八路军副参谋长,留下刚出生不满三个月的左太北和月子中的妻子,随军来到前线。 在此期间,左权不断向家中寄书信,询问妻女生活并告知她们自己安好,不用挂念。 如若没有战争,他们本该是十分幸福的一家人。 但,即使是这样温情的书信往来,也停留在1942年5月。 左权同志牺牲了,在女儿左太北即将两岁的时候。 战争结束,左太北也从懵懂幼儿长成落落大方的姑娘。 因她懂事起就被母亲抱在怀里讲父亲的事迹,长大后的左太北十分崇拜父亲,将他作为自己的榜样,事事要求自己做到优秀。 1960年,她以优秀的成绩从师大女附中毕业,并提交申请,进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系。 她想要成为像父亲一样的军人,为人民,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 而她的政审却没有得到批准,被退回来。 这个结果使得左太北大受打击,彭老总对这个老友之子一直十分上心,得知这件事后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陈赓大将目露惊讶,看向来人: “彭老总,你吃火药了?” 彭老总径直坐在沙发上:“别给我提其他的,我就问你,左太北的政审为什么没有通过!” 陈赓看向站在他面前落落大方的小姑娘:“你是?” 左太北不卑不亢,声音响亮回答: “回院长,我叫左太北,我爸爸是左权。” 陈赓惊喜得上下打量她: “当初在延安见你还是个小孩,现在已经长这么大了!” 陈赓走到她身边,笑道:“我和你爸熟,想当年,我俩都是黄埔军校一期的老同学……” 陈赓话说到一半就止住了,转头看向彭德怀元帅: “我去问问看太北政审的事,如果烈士子女都不能过政审,我想不出还有哪些人能过!” 事情很快就查清,原来左太北在家人那一栏填上了她二叔的名字。 她二叔和他父亲同在黄埔军校读书,毕业后加入国民党,成为一名军官。由于这一层关系,在审查左太北的表格时将她刷下来。 陈赓看着表格上的名字,抬头看向左太北: “太北,你为什么要写上你二叔的名字?” 彭老总也看向左太北: “对啊小北,你要是不填你二叔的名字,这份审查早就过了。” 左太北看向面前两位伯伯,“因为我对组织没有保留。” 她的这句话使得在场的两位十分动容,陈赓大将更是大手一挥,将她录取。 1965年,左太北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国家经委、国家计委、航空航天部等部门工作。 她的一生朴素节俭,每一次工资下发之后都要寄一部分到贫困老区,资助他们的生活。 而她则和丈夫住在小楼里,沙发几时烂得看得到弹簧也没有舍得换,将全部的钱都用在为人民服务中,因此她和丈夫工作几十年仍然没有任何积蓄。 在左太北79年的人生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经历,有的只是她爱国的火热内心和默默奉献的无私精神。 朴实无华,尽职尽责,这就是这位烈士之女的写照! 文|白玫瑰先生 编辑|长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