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一天,林总主动请洪学智到家里做客。饭桌上,他刚布置完一项任务,却惊得洪学智当场蹦起:“这让我跟叶参座咋交代!” 那么,洪学智将军究竟收到了林总什么任务,竟如此吃惊? 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加紧向朝鲜半岛派兵,这一行动显然是蓄谋已久。 紧接着,美空军竟对我国东北边境地区展开狂轰滥炸。与此同时,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附近。 东北地区在全国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美军的公然挑衅显然是对我国领土主权的侵犯。 面对美军的公然挑衅,中央做出紧急部署,并于7月2日召开动员会议,做出抽调精兵强将奔赴东北,组建东北边防军的指示。 组建工作交由林总主持。经过慎重考虑,他最终决定由邓华接替黄永胜担任13兵团司令员。 邓华接到命令后,当即前往林总住所,而他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人。 而此人便是素有“福将”之称的洪学智。 但在新中国成立后,洪学智将军便留在广东地区协助叶剑英,身兼数职不说,还肩负着广州军区的重要事务。 所以,如若单刀直入找叶帅要人,恐怕不妥,他也不一定同意,必须想个巧妙的办法才行。 正当二人筹备之际,“洪学智将赴北京”的消息传来。这下“天时地利人和”俱全,他们决定摆下这场“鸿门宴”。 8月19日,洪学智奉叶剑英之命前往北京汇报工作。 火车上热气腾腾,他满头大汗,身上还长起许多疱疹。现在,他只想抓紧到达住所洗个澡,换身衣服。 没想到洪学智刚下车,就听到不远处传来几声熟悉的声音: “洪老哥!洪老哥!好久不见……” 他扭头一看,此人正是老战友邓华。 洪学智深感疑惑: “不是听说你要去东北了吗?你不抓紧动身,怎么还在这里?” 邓华只顾笑呵呵,随后推搡着洪学智说道: “下午就动身。不过在出发之前,我先要见上你一面,车都备好了。” 随后,他指了指远处停在路边的一辆军用吉普车。 正当洪学智诧异之余,邓华接着补充道: “对了,林总要找你谈话。” “林总找我?谈什么?我现在浑身臭汗,你先让我去招待所洗个澡。” 但邓华显然没有同意,直接半拉半劝地把洪学智请上了车。 在路上,洪学智依旧感到一头雾水,随后笑着问身旁的邓华: “你是怎么知道我来北京的?” 邓华也是微微一笑,大致意思就是什么事等到了之后再说。 到达目的地后,二人径直走进屋内,林彪正躺在沙发上闭目养神。 邓华和洪学智一同敬礼,向林总问好,林彪见状,当即起身说道: “好,你们来了,坐下吃饭。” 这可在洪学智意料之外。因为在他的印象中,林总几乎很少留客,更别说请吃饭,哪怕是处理完公事很晚,也照常送客不误。 而在入座后,他发现饭桌上摆着的饭菜恰好都是自己爱吃的,这就不禁令他感到更加疑惑。 席间,林彪开门见山,直接说道: “你们此次入朝,一定要注重战术调整和作风建设,牢记上前线的硬道理就是打胜仗。” 随后,他还对二人讲了曾经的几场重大战役,并重点指出其中所运用的战术对策,如“一点两面”“三三制”“四快一慢”“四组一队”等。 林总的一席话,让洪学智听得云里雾里的。毕竟上前线的是邓华,但林总在谈话时一直在用“你们”一词。 就在这时,林彪说道: “洪学智,军委决定,命你和邓华同到东北边防,今天下午就出发。” 听到这儿,洪学智恍然大悟。但他当即激动起来,急忙说道: “林总,我服从命令。但能不能允许我先回广州和叶司令员汇报完工作,再去东北呢?不然我没法向叶参座交代啊。” 林彪当即拒绝: “不行!来不及了,东北的事拖一天就会有一天的危险。叶司令交代的任务,你打电话或写信说明情况,会有人接替你的工作。” 他接着说道: “让你去自然有去的道理,你只需好好准备,13兵团大都是四野的老部队,现在人手紧缺,你要去指挥管理军队。” 洪学智还想着再“挣扎”一下,于是笑着说道: “林总,能不能让我回去拿几件换洗衣服,加上我身上长得这些大疱疹,也得回去治治。” 林总说: “无妨,衣服可以寄给你,疱疹到东北可以治。你准备准备,下午就出发。” 随后,洪学智打电话和叶剑英说明情况,叶帅一听既然军委已经决定,自己也就没有不放人的道理。 挂断电话前,叶剑英苦笑道: “早知如此,我就不安排你回北京了。”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林总当即给聂荣臻送去口信: “聂总,洪学智同意随邓华前往东北,现请军委任命洪为13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并命方强接替他在广东军区副司令和广东江防司令职务。” 就这样,洪学智当天晚上就动身前往东北,而他也将在未来两年的时间里,书写一段战场传奇。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