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还新增3例确诊、541例无症状感染者的石家庄,大概怎么也没想到,突然就成了被全国人民狠狠表扬的对象。
石家庄到底做对了什么?
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证明,各类公共场所必须全部开放,全面对标对表严格执行中央优化防疫二十条措施。
要说,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毕竟,二十条发布后,已经有很多地方宣布取消全员核酸检测了。
特别是我老家安徽太湖县,11月11日二十条刚出来,当天就发布通知,取消了原定第二天进行的全员核酸检测,效率极高,值得表扬。
并非防疫优等生的石家庄,突然被全国人民这一顿猛夸,那些防疫做的更好的地方,不知道该做何感想?会不会感觉不公平?
其实,人们夸的根本不是石家庄,而是在发自肺腑地深情呼唤,希望能够尽快从“层层加码”的日子,回归更为正常的生活。
人们渴望,能够从不是正在做核酸就是排队等着做核酸的生活中,早日获得解脱。
至少,让核酸检测结果的有效期,能够恢复到3到7天,而不是48小时、24小时甚至12小时。这不大科学,也是极大浪费。
人们渴望,能够日趋正常地看待疫情,不再出一个无症状病例,就动辄封一个小区,甚至静默一座城。
疫情爆发三年来,我们健康码上的内容项目越来越多了。
一开始只要求是绿码,接着要看疫苗接种情况,然后又是行程码,现在还要看核酸检测报告。
没有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在很多地方几乎到了寸步难行的地步。进不了地铁站,坐不了公交车,一切公共场所都对你关门,甚至连进自己小区都困难。
绿码不绿码的,反倒作用不大了,简直成了鸡肋。与当初开发健康码的初衷,已然背道而驰。
如今,该是到了把健康码上的内容项目,再慢慢减回去的时候了。
核酸检测肯定不是说完全没必要,但能不能少一点,再少一点。
不要一面强调必须做核酸,另一面又以极短的有效期,以及各地之间的完全不通用,来间接否定频繁做核酸的意义。
落实二十条,很多地方可能还有些犹豫。从那种极紧的状态调试到一种松紧适度的状态,也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比如,很多地方虽然强调不再随便搞全员核酸检测,但是没有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依旧寸步难行。
石家庄往前走了一步,公共场所只看绿码不看核酸检测报告,等于是回到了过去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常规动作。
无非一小步,就赢来了掌声无数。别小看这一小步,把全社会用在核酸检测上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算起来,可能很吓人。
关键是,这让人们看到了生活日趋正常化的希望。
静默、封控之类名词,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频率,不应该再那么频繁和随意了。
每个人的健康,更多要靠个人负责制,而非集体连坐制。
疫情面前,我们当然不能选择躺平。回到2020年之前的状态,暂时可能办不到;但是,回到2021总该可以的吧?
石家庄的新政策,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转折点似乎正在到来。
所以,人们真正要夸的并不是石家庄。
人们想要的,是夸出来一个疫情防控的新常态。
左转右
摆烂剩下这几十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