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昔日“气壮如牛”的“中国行,我也行”,到如今总算对自己有了点正确认知的“中国能行的,我真不一定也能行”。印度在这一思维转变的过程中,花费了不下几十年的时间。而今,一些尚算头脑清醒且心态较为“踏实”的印度人,终于看明白了自家战斗机工业真正缺失的东西,并提出了弥补的办法。
印度空军的苏-30MKI战斗机
印度国防新闻网于近日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标题为《对苏-30MKI进行逆向工程,能否帮助印度规避购买“阵风”等昂贵的外国战斗机,借此节省数十亿美元?》。评论中指出,印度应该学习当年中国仿制俄罗斯苏-27战斗机的做法,对引进自俄罗斯的苏-30MKI战斗机进行逆向仿制,在降低进口花销的同时,更可提高印度自身的航空工业技术水平,降低对外国技术的依赖程度。不得不承认,提出这一观点的人,属实是印度国内的“有识之士”。
印度“自研”的LCA战斗机
诚然,对于当下的印度战斗机工业来说,所谓的“自主研发能力”基本上就只是个笑话。虽然其号称“自主研发”出了LCA“光辉”轻型战斗机,但明眼人一看便知,LCA不仅是个集“万国牌”子系统于一身的“拼装货”,更是个连最关键的“总体设计集成”都并非100%由印度人自己完成的产物。说白了就是,印度并未完整掌握LCA战斗机的“核心知识产权”,所谓的“自主研发能力”自然水分多多。
印度“自研”的LCA战斗机
在这种情况下,以务实的角度出发先学习和剖析他国成功型号产品,然后加以借鉴模仿,并同步推进与战斗机工业有关的材料学、人机工程学等学科,以及航空发动机、复合材料、气动外形设计等技术和产品的进步,最终实现先进战机研发自主化和相关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这才是真正进入“战斗机研发‘自由王国’”的正确之路。只要其中有哪怕一步没踩扎实,就不可能拥有实打实的先进战斗机自主研发能力。
中国引进并完全吃透了苏-27
在中国这里,对进口自俄罗斯的苏-27战斗机所进行的长达10年以上的逆向探索工作,为我们的战斗机工业水平提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引进苏-27;到基本忠实还原苏-27的国产歼-11A战斗机,于1998年首飞和列装部队;再到2003年,换装国产复合材料、涡扇-10发动机和国产航电系统的歼-11B首飞和列装部队;以及对在苏-27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苏-30战斗机的模仿和对T-10K原型机的借鉴,我们又获得了歼-16和歼-15系列。
国产重型四代半战斗机歼-16
不夸张地说,正是对当年代表了双发重型战斗机先进水平的苏-27家族的学习、尤其是吃透其一切设计思路和技术奥妙,才让中国战斗机工业实现了研发和技术水平跃升,并拥有了无可争议的独立自主性,乃至可自行发展到比“老师”俄罗斯更加优越的水准上。而对于“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印度战斗机工业来说,其恰恰该好好收收心,在认清自身真实水平的同时,踏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地搞发展才对。
印度空军的苏-30MKI
好吧,虽然说这位不知姓甚名谁的印度“有识之士”所指出的发展之路,要比当年的中国晚了约30年,但其思路确实是颇为正确的。若是印度政府和军方高层能听得进去,说不定再过个30~40年,印度或许真能在战斗机工业领域追上中国。只不过,从当下仍普遍存在于印度方方面面的“中国行,我也行”的认知水平来看,估计此事成真的概率不会很大。
Jennifersai
中国六代机都出来了,三哥才想起来是不是逆向苏_30?(苏30是不是四代机水平),有些太晚太晚了?等到三哥逆向成功了,(能不能成功还要一个问号),中国七代机丶空天一体机都服役成军了!
挺好更符合
逆向也是要有底蕴的,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都不完备逆个毛线啊!
我才不会回头呢
用算盘计算也要搞原子弹的国家和几大国伺候我一个的国家不可能有同样的路径。个别人提出逆向工程在印度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传统,实现不了,他们的野心和自以为是刻在基因里。
段枫
印度飞机上涂上咖喱就实现隐形了,
一生流浪?
阿三的好高骛远个性,让其工业千疮百孔!最糟糕的是,他们还有一个宝莱坞,专门負责,涂脂抹粉,擦屁股!!
张九长
战忽局南亚分局有点失策了………………😯
邢跑跑
不买了自己生产 他们整个购买环节中贪钱的人怎么进步 开玩笑呢 不可能实现
在哪里
阿三正向逆向都干不成
qq堂
印度人的那种过度自信的认知,是不可能静下心做好这种铁棒磨成针技术话儿的。
老衲是来渡你的
建议印度工业把飞机拆了再装上,然后再拆装是否多出零部件,如果多出0件证明技术未过关,直到拆装正常然后再试试能否飞得起来及降落,如经过拆装后飞上天而又遂下来了证还未过关,要继续拆直到熟练为止,然后再说仿制
未知数
说不定哪天,印度为追上中国,会把光辉机扩大,也装上三发,成为世界上第二款六代机。喝了神牛尿,啥事都能办成![大笑][大笑][大笑]
酸柠檬
印度阿三能研发战机才怪 光辉战机研究出来都落后了 光辉战机不算印度阿三研究出来的 最多算组装出来的
海之鸟翔
不吃透发动机技术,其它都是空谈。
刘译泽
我负责苏27机翼,整整研究了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