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给外婆过80大寿,老人却在寿宴上说:让你父亲给我寄100元

览特评历史 2023-10-04 19:04:01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上方的“ 关注 ”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0年的一天,一位正值壮年的男子来到了湖南长沙。这名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开国领袖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

他此番回到湖南主要有两项任务:

一是替父亲看望一下家乡的父老乡亲,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二是替父亲给80岁的外婆祝寿。

见到外孙以后,毛岸英的外婆向振熙老人高兴得几乎合不拢嘴。舅舅杨开智等人也闻讯赶来,陪着毛岸英一起吃饭。

然而,正当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共享美餐时,向振熙老人却突然对毛岸英说道:

“岸英,能不能让你父亲给我寄100元来?”

毛岸英听了外婆的话顿时感到一头雾水,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外婆绝不是那种贪图钱财的人。

于是,在毛岸英的再三询问之下,向振熙老人才对他道出了当年的一段往事。

那么,向振熙老人到底为何突然要毛主席给自己寄钱呢?他和家人又在毛主席领导革命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这一切,还要从毛主席的青年时期开始讲起。

毛主席与杨家的“情缘”

1913年,长沙的师范学校里迎来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年轻人。他叫毛泽东,是经过著名学者谭世瑛的推荐来到长沙求学的。

作为谭世瑛的好朋友,当时在长沙任教的杨昌济先生对这个远道而来的学生非常照顾。

由于毛泽东的家境并不算太好,租不起长沙的房子,杨昌济便把毛泽东接到自己的家里居住。

在这期间,毛泽东与杨昌济的家人有了许多接触的机会。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对毛泽东生出了爱慕之意,而他的妻子向振熙也对这个年轻人印象深刻。

彼时的杨开慧被父亲送到了长沙念书,她经常会带着毛泽东、蔡和森等人来家里讨论时事话题。

虽然向振熙不太明白这些年轻人到底在说什么,但她知道这些孩子是在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所以每次这些同学来到杨家,向振熙总是对他们笑脸相迎。

当时中国社会上的新文化运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不久之后,杨昌济也受到了邀请前往北京大学任教。

紧接着,杨昌济便利用自己在北京大学的资源,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引入了湖南。

一时之间,大街小巷中的年轻人都开始读起了《新青年》,毛泽东他们也因此开始对马列主义有了一些认同。

1918年9月,毛主席毅然来到了北京,不过这一次他不仅是来求学的,还想为自己争取一个赴法勤工俭学的机会。

由于此时毛泽东的经济条件仍然不是很理想,他便和之前一样住在了杨昌济的家里。

在这期间,杨昌济让女儿杨开慧多多照顾毛泽东,陪她熟悉一下北京城的环境。

此时的杨开慧已经是一个17岁的少女了,她和毛泽东很快就坠入了爱河。

他们不仅有着同样渊博的学识,也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在得知两人的恋情之后,杨昌济和向振熙也十分欢喜。

然而,正当一切都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时,一个坏消息却突然传来:

杨昌济先生因为疾病在北京离世了。

此时,毛泽东的思想有了重大转变。他决定不再争取赴法勤工俭学的名额了,他要用自己的脚步去了解华夏大地上的每一寸土地。

在杨昌济去世之后,向振熙只能带着几个孩子暂时回到长沙老家。

在父亲好友的帮助下,杨开慧等人也终于重新进入了长沙的学校,正好毛泽东此时也已经回到了长沙。

当时,毛泽东正准备和朋友在长沙筹办一个得知书社,但这些年轻人空有一腔的热血,却根本拿不出多少钱来。

这个时候,向振熙老人干脆把政府发的杨昌济奠仪金,全部拿了出来支持毛泽东他们筹办书社的计划。

她相信,如果丈夫在天有灵,也一定会支持她这么做的。

几个月后,在向振熙和杨昌济的好友帮助下,毛泽东等人的这个书社总算是成立了。大家聚集在一起讨论马克思主义,畅想着中国的未来。

在杨昌济去世几个月后,杨开慧与毛泽东举行了一场简单低调的婚礼。

当时的人们普遍将他们的这种行为视作“大逆不道”的事情,但向振熙却非常自然地接受了毛泽东这个女婿。

在两人结婚之后,向振熙也听说了毛泽东的理想。她对小两口的理想十分支持,主动承担起了家里的杂务。

如此一来,毛泽东和杨开慧就可以在外面专心革命了。

可是,正当毛泽东和杨开慧的革命事业走上正轨的时候,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再一次给予了向振熙老人沉重地打击。

噩耗之下的“伟大母亲”

在毛泽东与杨开慧结婚的两年以后,他们就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毛岸英。随后毛岸青和毛岸龙也相继出世,这成了外婆向振熙生活中难得的好消息。

由于毛泽东和杨开慧经常奔走于各地宣传革命,他们每时每刻都会面临着巨大的危险,所以毛岸英和两个弟弟一直被寄养在板仓的外婆家。

1930年10月24日,杨开慧返回板仓老家看望母亲和孩子,谁知杨开慧回乡的消息被湖南军阀何键的手下得知了。

最后,何键派出了80余人将杨开慧的住所团团围住,杨开慧连同长子毛岸英和家中的保姆,一起被他们连夜抓回了长沙。

在监狱中,何键几次三番地派出记者前去说服杨开慧,让她公开登报与毛主席脱离关系,但杨开慧用坚毅的态度回绝了敌人的所有威逼利诱。

只见,杨开慧拖着布满伤口的躯体对来人说道:

“你们想让我跟毛泽东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

敌人见到杨开慧宁死不屈也没有了其他手段,最终,何键下令让人将杨开慧烈士带到了长沙的识字岭刑场执行枪决。

1930年11月14日清晨,杨开慧似乎已经预感到了危险。

她将年仅八岁的毛岸英抱在怀中,慢慢拍打着孩子的后背。因为她知道,这很有可能是岸英最后一次感受母亲的体温了。

不一会儿,何键手下一个叫姚楚忠的军官就带着两队士兵来到了监狱。

在杨开慧等人抵达识字岭刑场之后,一名叫杨琼的官员也站了出来,装模作样地宣读了一份“死刑判决书”。

几分钟后,随着姚楚忠一声令下,杨开慧烈士身中两枪倒在了血泊之中。

只见,鲜血在杨开慧身下的草地上慢慢地流淌开来……但杨开慧似乎还有一丝呼吸,她依然艰难地撑起身体试图向前爬动。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景象,姚楚忠没有半分怜悯,他直接走到了杨开慧的身前,朝着其身体的要害部位连开两枪,杨开慧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了二十九岁。

虽然当初何键命令要将杨开慧“暴尸三日”以震慑所谓的“赤色分子”,但姚楚忠和他手下的士兵们最终却并没有把杨开慧的遗体带走。

在杨开慧遇害之后,六舅妈严嘉以及表嫂郑家娟闻讯赶到了识字岭刑场替杨开慧料理了后事。

随后,毛岸英也被保释出狱送回了板仓外婆家。

得知女儿被何键等人杀害的消息,向振熙老人宛如五雷轰顶一般,无助的她只能抱起身边的毛岸英兄弟俩号啕痛哭,她对于自己和两个孩子的未来都非常担忧。

好在第二年就有我党的同志打听到了杨开慧母子的下落,随后,几位同志将毛岸英兄弟接往上海,交给了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

当时的毛泽东还在苏区领导红军开展武装斗争,在听说了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后,他泪如泉涌。

几天后,毛泽东亲自给向振熙老人写了一封信。

在信中,毛泽东万分惋惜地说道:

“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随信一起寄去的是三十块大洋,这是毛泽东为杨开慧修建坟茔的费用……

在之后的十几年中,只要一有机会,毛泽东一定会给湖南的杨家寄去一些生活费用或是捎去一些问候。

杨开慧的牺牲,也成了他心中永远解不开的一个结。

时间转眼到了1950年,向振熙已经是一个八十岁的老人了。

这一年,毛主席决定派长子毛岸英回乡探望一下曾经的亲朋好友,顺便给外婆祝寿。

在毛岸英临行之前,毛主席反复对他交代,这次出行是私事,不宜大张旗鼓。如果有问题也尽量私下解决,不要去麻烦地方上的同志。

5月中旬,毛岸英带着父亲的嘱托踏上了回乡的行程。只是谁都没有想到,向振熙居然会对毛岸英说起一段几十年前的往事……

人心中的“秘密”

1950年5月25日,毛岸英终于抵达了湖南长沙。

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土,毛岸英的心情十分激动。不过,按照组织上的安排,他还必须在招待所里过一晚。

可是,正当第二天毛岸英准备出发前往板仓探望外婆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原来,省里的人听说毛岸英回老家了,便给他准备了一场小型的宴会。

省里的同志们认为,这样既可以给毛岸英接风,也可以给向振熙老人祝寿,算是一举两得,但毛岸英却始终高兴不起来。

回想起临行之前父亲对自己的嘱托,毛岸英感到非常为难。

思量之下,他决定自掏腰包来支付这次宴会的费用。

这样一来,就算是自己花钱请外婆跟家里的亲戚们吃了一顿寿宴。

很快,省里的同志们就把向振熙老人和毛岸英的舅舅杨开智接到了联络处。老人见到岸英之后,激动得双手颤抖。

只见,老人关心地摸了摸岸英的脸颊,眼里尽是慈爱。

舅舅杨开智也在一旁不停地与毛岸英拉着家常,整个联络处都顿时变得热闹了起来。

毛岸英一边与亲戚们交谈着,一边招呼外婆入座就餐。多年未见,他也攒了一肚子的话想跟外婆倾诉。

谁知,外婆在宴席上却率先对毛岸英开了口:

“岸英,能不能让你父亲给我寄100元来?”

毛岸英听完这些话顿时一愣,他从来没有听父亲说起过这笔钱的事情。所以,他只能用疑惑的目光看着外婆。

此时,向振熙老人也突然反应了过来。她并没有生气,而是用自己一贯慈爱的口吻向毛岸英讲述了一段往事。

原来,当初毛主席从北京回来以后,要联合同学们筹办得知书社,杨开慧得知毛主席正在为经费犯愁,便将此事告诉了母亲向振熙。

为了支持毛泽东筹办的知书社,向振熙几乎拿出了丈夫所得的所有“奠仪金”,但这些钱还是远远达不到目标数额。

于是,向振熙老人只能够以杨家的名义,私下里向周围的亲戚朋友借了100块大洋。然后,她立刻让杨开慧将这些钱交给了毛泽东。

许多年以来,由于根据地的条件同样艰苦,向振熙老人也没有与儿子提起过这件事情。

但当新中国成立之后,老人觉得,自己也是时候向亲戚们偿还这笔债务了。

等到毛岸英回到北京之后,他特意向父亲询问了当年的事情。

毛主席在听说向振熙老人寄钱支持自己的事情后,也感到非常诧异,但他还是从稿费里拿出了几百元钱,寄给向振熙和杨开智。

毛主席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偿还当年项振熙老人为了支持自己办书社欠下的债务,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用这些钱改善一下老人的生活。

然而,仅仅在毛岸英回乡探望外婆的六个月后,他就永远地长眠在了朝鲜的土地上,这个噩耗让毛主席和向振西老人都遭受了不小的打击。

1960年,向振熙老人迎来了自己的九十岁大寿。

不爱祝寿的毛主席更是破天荒地为老人寄去了贺信和礼金,两年后,向振熙老人最终以九十二岁的高龄去世,但毛主席和杨家人的交往却并没有因此结束。

作为毛主席的亲戚,杨家人从来没有依仗毛主席,向当地政府提出过分的要求。从始至终,他们都保持了一个革命家庭的本色。

如今当我们再去回看毛主席和杨家人的故事时,依旧会产生诸多的感慨。

因为他们的身上始终充斥着一种为国为民的勇气与光环。因此,他们值得我们今天的每一个人去歌颂与铭记。

无论将来的时代浪潮如何发展,人们都永远不会忘记曾经有一群人将中华民族的命运扛在自己的肩头,为这个民族探寻出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历史会永远地记住他们,人民也会永远地想念他们!

77 阅读:13537
评论列表
  • SWORD 63
    2023-10-04 23:36

    杨开慧同志和毛泽东同志及其为中国革命、人民幸福奋斗一生的烈士和前辈永垂不朽

  • 2023-12-10 10:35

    伟大领袖

  • Werty 12
    2023-12-28 12:41

    伟大领袖

  • zim 4
    2024-01-09 12:27

    伟人崇敬你

览特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