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要讨论的,只限于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不涉及他的艺术形象问题。我觉得应当这样来看曹操:第一,主要看他比他的先辈和同辈多做了哪些好事,而不是看他做了哪些别人都做过的坏事;第二,主要看他所作所为的客观作用,而不是看主观动机。
曹操打过黄巾,而且不只一次。屠杀兵民的事更多,但要作具体分析。有的显然是被夸大了的,例如杀戮徐州人民的事就是这样。有的限于史料,一时还辨别不清,例如坑袁绍降卒的事,《献帝起居注》载曹操自己的奏书,说斩首七万余级,这出自曹操之口,有虚报邀功之嫌。因为破“贼”文书以一为十,是当时的惯例,见《国渊传》。但也有些是确凿不移的,例如屠城的事。他屠过中原的城市,也屠过乌桓占领的柳城。缪袭《魏鼓吹十二曲》有《克官渡》篇,赞扬“屠城破邑,神武遂章”;还有《屠柳城》的专篇,均见《宋书·乐志》。这些都无须为曹操粉饰辩解。不管怎样,这类坏事有好多同辈人都做过,差别不过是五十步百步而已。而曹操统一北方的事业,以及与统一有关的许多活动,却是同辈人没有做过的好事。虽然曹操是抱着他自己的企图来做这些事的,但是这些事情的客观作用,却超过了他的主观意愿。论述曹操,应当从这些方面着眼。曹操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任何皇帝都不可能不压迫人民,这是铁的事实,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中,历史的前进,总是由人民群众付出沉重的代价,忍受程度不同的痛苦换来的。我不打算对曹操问题作全面的分析,只就曹操统一北方的作用,曹操超过同辈人的一些地方以及曹操的思想等几个方面,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走统一的路
统一是秦、汉以来中国历史的必由之路。曹操完成了中国北部的统一,并且在相当程度上巩固了统一,这是曹操在历史上最值得肯定的地方。统一北方是他一生事业中的一根经线,曹操其他的进步活动,都可以同这根经线相联系。这是第一。
曹操是在分裂倾向严重的情况下统一北方的,这就增加了统一事业的艰苦性,因而曹操的历史作用也就显得更为重大。这是第二。
曹操统一了北方,也即是最大限度地完成了当时统一的历史使命。一口气把南方也统一起来,当然更好。但是在曹操的年代要做到全国统一,客观上的困难,是难以克服的。这是第三。
现在就按这三层意思,依次加以分析。
统一使豪强之间破坏性的火并战争大大减少,使人民少受究亡流徙的痛苦,使生产多少得到一点保障。统一也使保卫边疆成为可能。统一是件好事,这本来是不成问题的,但是有的学者这样看。他们认为,只有封建社会末期才会产生消灭封建世界的政治割据的要求,而在三国时候自然经济完全占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曹操所进行的统一战争是完全肯定的话,不是和当时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不相符合吗?这种见解我不同意。要论曹操的统一好不好,只有拿统一以前的社会状况来比较。那时大的割据者连州跨郡,小的纵横乡聚,没有一天宁静的时候,也没有多少人能够进行生产。割据者谁也没有长久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余,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这难道是符合“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正常现象吗?人民群众和没有完全丧失理性的统治者,都是渴望统一的。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高深的道理。要是没有曹操,别人也会来搞统一。
三国时代是否非有一个长期的几十个势力彼此角逐的分裂局面不可呢?当事实上已经出现了局部统一之后,我们是否还应当说,最好等到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出现的时候再去统一呢?在古代中国,在秦汉以来的国家中,封建割据的分裂倾向和事实上存在的统一,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我们并不否认,在封建割据倾向强烈,政治上无力维持统一的时候,统一帝国是会瓦解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就是在这样的时候,使分裂局面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抑制的可能性,也还存在。三国时候,北方自然经济倾向的增长,远没有达到一州一郡,甚至一县一乡可以关起大门来独立生存的程度。这时候,统一的历史已经存在过四百年,统一仍然是全社会一致的强烈愿望,统一逐步实现,是完全合乎常规的。谁都知道客观规律不可逾越,但是这里丝毫也不是说,能够突破某些客观限制的时候也不要去突破它。如果这样,人就只配称作客观条件的奴隶。而如果有人竟然战胜了客观条件,我们还要用“规律”的名义去贬斥他,这岂不是更不应该吗?
曹操毕竟把北方统一了。统一给中国历史带来了好处。这里并没有同社会发展不相符合的地方。要说有什么不符合,也只是不符合人们脑子里的某些抽象概念而已。
当然,注意到曹操时代分裂倾向的严重性,也还是必要的,因为这样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统一的艰难,可以更恰当地估计曹提统一北方的历史意义。
曹操进行统一活动,比起同辈人来条件最不利。“浊流”的身世很难洗刷干净。士大夫对浊流的歧视,对人民群众有很大的影响。曹操既要战胜武装的敌人,又要战胜强烈的舆论,这两方面是互为影响的。
曹操挟天子定许以后,并没有立即得势。那时袁绍劝他杀杨彪、孔融,他不敢杀;敌将被俘不屈,他不敢惩罚;打败了豪强武装,他不敢兼并他们,反把他们署为郡县。对自己的下属,只赏功而不罚罪。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辖区内外,到处都还是割据势力,他自己还处在风雨飘摇状态之中。
官渡之战时,曹操兵少粮绌,处境很困难,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曹操最大的困难并不在这里。建安四年,袁绍已陈兵官渡,曹操派到徐州去的刘备也叛变了。这一来,整个豫州到处骚动。许、蔡以南的郡县都降袁绍。许下官员和军中将领多同袁绍通信息。徐州东海的豪强昌豨和附近郡县,连兵数万叛变了。关中诸将中立观望,首鼠两端。田丰说袁绍,刘备说刘表,劝他们乘发袭许。孙策也密治兵,作袭许的部署。特别严重的是人民群众多向北流徙,汝南的黄巾余众也在袁绍的鼓动下反对曹操。甚至曹操的卫士徐他,也在官渡战营中谋杀曹操。没有叛变的郡县,不敢向人民征收户调绵绢。情况真是千钧一发。在这个时候, 曹操手里只有两张可用的牌,一张是官渡前线数量不多的军队,一张是没有叛变的一批名士和豪强。曹操打算调还军队,镇压后,但又怕一潰不可止,以至于全军瓦解。于是他只好退而求其次,让豪强臧霸带着自己的精兵回到青、徐,帮同镇抚东方;同时派名士何夔作谯郡的城父令,陈群作酂令,谯郡其他各县也都用名士镇抚。他想保住自己的家乡老巢,让情况稳一稳再说。
为什么忽然间会形成这种分崩离析的局面呢?第一,敌人军力强,号召力大。第二,曹操辖区内州郡有兵,豪强大族有兵,他们仍旧是半公开的割据者。分裂倾向积重难返,一有机会就要出乱子。
官渡之战,曹操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取得胜利的。他把许下、军中人给袁绍的书信一起烧掉,不予追究,是不得已的事情,不能只当作曹操的权术看待。
官渡战后,曹操又战胜了袁谭、袁尚,取得了邺城,统一了中国北部。
曹操扬眉吐气,挺起胸膛来了。“整齐风俗”,“惟才是举”,“重豪强兼并之法”,扩充屯田,杀孔融、杨修、魏讽,等等,这些措施,一件一件付诸实行了。赏功而不罚罪的作法改变了,代之以“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拥有强大的宗族、部曲、宾客的人,像李典、臧霸、孙观、田畴等,都纷纷把子弟、徒属送到邺城居住,向曹操表示忠诚不贰。州郡的兵马,大概也罢掉了一些。曹操完成了这些事情,北方的统一,才在相当的程度上得到巩固。
这些事都不是容易办到的!
这里还要谈一下曹操打乌桓的问题。打乌桓的事,紧接着打袁氏兄弟、打高幹之后,那时曹操的军队已经十分疲惫了。曹操左右,除了郭嘉以外,没有一个同意打乌桓的。曹操为什么坚持非打不可呢?是乌桓的威胁最严重吗?不,乌桓对曹操的威胁绝对没有刘表严重,打乌桓可能得到的好处,也绝对不能同打刘表相比。曹操打乌桓,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乌桓是幽、冀割据势力的后盾。张纯依靠乌桓的力量,为害多年;公孙瓒据地称雄,也使用了乌桓、鲜卑的力量;袁绍更不用说,袁尚、袁熙战败,也跑到乌桓中去了。不把乌桓打垮,对幽、冀的统治就不能巩固,北方重新分裂的可能性就要大得多。因此对于曹操打乌桓这件事,应当首先看作是巩固北方统一的必不可少的措施。至于解除了边患,救回了被虏的人民,这些只能看作曹操打乌桓的次要作用。
为什么说曹操统一了北方,他主要的历史使命也就完成了呢?为什么不能要求他把南方也统一起来呢?
要回答这一问题,还得看看北方内部另一面的情况,同时也还得看看南方的情况。
细心查阅一下史料,就会感觉到,北方统一的程度还是大有问题的。臧霸、孙观这些青、徐豪霸,终曹操之世,几乎是父死子继地垄断了青、徐二州刺史的职位,盘踞在他们的老巢。曹操死时, 臧霸在洛阳的一支军队,还擅自敲起鼓来,回到家乡去了,连曹操带了二十多年的青州兵,也同臧霸军一起走了。这是一件形同叛逆的大事,可是朝廷不但不敢阻拦他们,反而檄告沿途郡县,为他们准备粮食。那时,甚至还有人主张把守土的官员一律换成可靠的谯沛人,以防公开割据的重现。文帝一即位,就立即派宗室重臣曹休都督青、徐,去镇压东方的豪霸。臧霸的兵,也直到这时候才被夺走。
当北方内部还是这种状态的时候,有没有足够的力量去统一南方呢?我想是没有的。这不是说北方没有打赢对南方一次战役(例如赤壁之战)的可能性。一次战役的胜败,还有偶然的因素在内,不能说是注定了的。问题在于北方政权靠一次战役的胜利就想把广大的南方比较稳定地统治起来,这看起来没有可能,何况事实上北方并没有打赢赤壁之战呢?
从军事力量来看,曹操能动员的军队,无论如何不会超过三四十万人。用三四十万人去对付长江以南的全部地区,从巴蜀到海,从荆、扬到交、广,在三国时候是不行的,因为南方也有豪强大族的割据。控制山越和控制荆、益地区的“蛮夷”,对于北来的军队也是困难万端的。当然,曹操可能从南方得到军队。可是要考虑到,辽阔的北方也还需要军队据守。
从经济力量来说,曹操时经济恢复只能说刚刚开始,这也说明没有统一南方的希望。要统一,就得等待时日,等待物质条件的成熟。
这样分析问题,并没有低估魏、蜀、吴各自争取全中国统一的努力。蜀国是以继汉自居的。魏、吴开国,分别以黄初、黄龙纪年,而黄正是五德终始学说中代汉的颜色。这说明魏、蜀、吴都不愿作偏安的霸主,都想作刘姓皇帝那样一统的君王。曹操当然不用说了。诸葛亮抱定“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志向,北伐中原,“死而后已”。孙权也不是不想统一北方。赤壁战后他的打算,是让周瑜带着精兵抢先平定巴蜀,先统一南方,然后由襄樊进击许、洛,去做中原的正统皇帝。直到嘉禾元年,孙权还由于没有统一北方,很不自在,不愿意备郊祀之礼。他说:“郊祀当于土中,今非其所,如何施此?”吴、蜀虽然没有统一北方的希望,但是它们在各自的范围内削平了较小的割据势力,巩固了内部的统一,这也就为南北统一准备了条件。
这里有两个问题,须要说明一下。一个是,虽然事实上北方归根结底远远强于南方,最具有统一中国的条件,但是在没有统一以前,却不能把统一当作曹魏独有的权利。如果说吴,蜀只能俯首投降,反抗魏的进攻就是违背统一,那还成什么三国呢?魏、蜀、吴各自的努力,不断地向人们宣告,南北是不能长久分离的。这也许可以算是三国交兵的一项积极意义吧。另一个问题是,南北没有立即统一,不能说完全没有经济原因。如果那时北方和南方在经济上不可分离,和北方内部各个州郡不可分离的程度完全一样,那么三国的人民和统治者绝不能忍受几十年的分裂,无论如何也要争取更早的统一。
经过几十年的相持,南北的统一终归实现了。饮水思源,没有曹操统一北方,恢复和发展北方的社会经济,南北的统一是根本谈不到的。
在说到曹操的功绩时,我们也不能低估黄巾军的斗争对历史前进的推动作用。曹操是站在黄巾起义的对立面的。但是黄巾起义打击了豪强地主,特别是扫荡了许多纵横县邑乡聚的割据势力,这却为曹操统一北方扫清了道路。黄巾的冲击,也逼使曹操去注意引起农民起义的社会原因,采取一些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使农民获得生产和生活条件,获得提供兵徭租赋的条件,从而也使统一的局面得以稳定下来。还应当说明,曹操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得以实现,也与起义农民打击了和扫荡了豪强地主势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曹操并不是农民很满意的统治者,所以在他统治之时,还发生过不少次地区性的农民起义。这些斗争不能不逼使曹操遵守自己定立的制度,不过分损害农民。
我们知道曹操从黄巾那里夺得了许多耕牛、农具,所以许下屯田才得以实行。这说明起义农民是一边战斗,一边生产的。他们既然都带着自己的家庭,又有耕牛、农具,所以只要战斗不很紧张,就可以生产,而且也必须生产。他们进行战斗,一方面是为了摆脱官家和豪强地主的剥削压迫,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武装保卫目己,使生产得以进行,不受侵犯。豪强许褚的堡壁被汝南黄巾包围时,许褚用耕牛交换黄巾的粮食,作为缓兵之计。这也证明黄巾拥有较多的粮食,而且还需要耕牛继续进行生产。有的学者把黄巾同那些不事生产的、“走一路吃一路”的、“有奶便是娘”的、“乌合之众”的地主武装看成一样,我想这是不公允的。
二、胜人一筹
曹操所走的道路,是坎坷不平的。路要走得通,除了靠方向明确以外,还必须有披荆斩棘的本事。曹操是有本事的人,他奋斗了三十多年,不论斗智斗力,吃过他的亏的人非常多。他占据的地盘是正朔所在的中原,名分上又高人一等,别人斗他不过,只有用辱骂来壮胆泄愤。最通常的是骂他奸诈,骂他残酷。后代的历史家,也就用这些材料来否定他。但是事实是否定不了的。别说千秋万世之后有人替他翻案,替他恢复名誉,就是在当时,他的对手为了要战胜他,也不能不对他作一些正确的估量。
曹、袁的十胜十败,或者四胜四败,是曹操部属的评论,有面谀的嫌疑,姑且不谈。孙权评曹操,应当不会有溢美之词。《三国志·吴书·诸葛瑾传》载孙权的话说:“操之所行,其惟杀伐小为过差,及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至于御将,自古少有,比之于操,万不及也。”比,何焯校改为丕,指曹丕,是。万不及曹操的人岂止曹丕?刘备比曹操,自叹不如。陈寿评刘备,也说他“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拿带兵御将来说,青州兵刚到曹操手上时,不愿意为他死战,濮阳之役临阵奔逃,弄得曹操差点儿被烧死。可是就是这一支兵,后来成了曹操南征北战的主力,不曾背离。为什么呢?
因为曹操善于掌握他们,他们也愿意为曹操出死力。而曹操一死,他们不愿受别人的统驭,又立即散伙了。
曹操不但能用将士的死力,而且还善于采择他们的智谋,倾听他们的意见。荀彧、荀攸在官渡之战前后的几次谏议,最足以说明这一点。
建安五年秋,官渡接战,曹军不利,曹操想要退守许下,先保老巢。曹操的想法,看起来好像不是全无理由。他同荀彧商量。荀彧用楚、汉荥阳之战作比,说明“先退者势屈”的道理,劝阻了退兵之计。其实,那时曹军形势,比刘邦在荥阳时要糟得多。首先,刘邦有一个比较安全的后方,而曹操却没有。要是曹军一退,豫州郡县交攻于内,袁绍、刘表夹击于外,将士胆战心惊,离心离德,这岂不是全盘瓦解吗?
曹操打赢了官渡一仗后,袁绍势力并没有立即被消灭,曹操内部的困难也还没有解决多少。建安六年,曹操觉得打袁绍没有把握,想先南征刘表,讨点便宜。荀彧又谏止了。两年以后,袁谭、袁尚争夺冀州,袁谭向曹操求援。曹操又想乘这个时候丢下北方,讨伐刘表。这次出面谏阻的是荀攸。荀攸说:刘表没有大志,先放着不打没有关系。袁氏兄弟仍旧地广兵强,他们一旦和睦相处,力量汇合,问题就严重了。所以应当抓住机会,用计击破袁氏兄弟。机会难得,千万不要错过。曹操经过思考,又一次听从了劝告,帮助袁谭打败了袁尚,接着又打败了袁谭,平定了冀州。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曹操如果丢下河北不管,去打刘表,恐怕是败多胜少。因为他在统一了北方以后,还不能打赢赤壁之战,那么在河北敌人还强大的时候,自然更难有获胜的希望。打败了,南北来个夹击,后果不用说了。就算打胜了,孙权、刘备这些人还不把他拖在江汉的泥淖中,叫他进退两难吗?如果这样,他自然也谈不上集中力量平定河北,统一北方了。北方不统一,混战再打十年二十年,会是个什么局面呢?说到这里,能够不佩服荀彧、荀攸的眼光和曹操从善如流的度量吗?
这几次事情,不能说是曹操一时的失算。曹操在这七八年中,对袁氏作战老是徘徊犹豫,缺乏信心。我们不应当迷信曹操的武略,要求他一辈子不作错误的判断。问题在于他能够在谋臣的帮助下纠正错误,这一点是别人不容易办到的。袁绍并不是没有谋士。沮授、田丰都是很不错的人物。可是袁绍“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以至于落得一败涂地。刘备虚怀纳谏,很有名气,可是猇亭战时却一意孤行,弄得全军覆没。拿这些人来比较,曹操了不起的地方更可以看出来了。
曹操事后看清了那几年战略上的道理。他对汉献帝褒奖荀彧说:“向使臣退于官渡,绍必鼓行而前,有倾覆之形,无克捷之势。若后南征,委弃兖、豫,利既难要,将失本据。彧之二策,以亡为存,以祸为福,谋殊功异,臣所不及也。”这里又可以看出曹操不掠美、不夺功的品德。
曹操周围的武将、谋臣和文士都非常多,他们对于曹操的文治武功都作过贡献。曹操也善于利用他们的所长,给了他们发挥才能的机会,所以早年逃到南方去的士人,都成批地回到了北方。至于曹操“知人善察”,“惟才是举”,那更是他政治思想中人所共知的优秀的东西,这里无须论述。
曹操也同历史上的一些大人物如嬴政、刘邦一样,有不少权变机诈、刁钻忌刻的事,这里也不多说。
曹操以“览申商之法术”称著,关于去浮华、清吏治、抑豪强,曹操的作法也是既有胆识,又合时机。这一方面,袁绍同他又是鲜明的对比。诸葛亮倒是可以同他比拟。但是小小的蜀国,同中原的复杂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他们两人严法治的后果,也不能同日而语。至于孙氏统治吴国,法纪不立,诸将世袭领兵成为定制,豪强大族的势力事实上约制不了。另一方面,孙权淫威独擅,臣下欲言不能。这些情况,我们从孙权时的暨艳一案中可以看得出来。
吴郡青年暨艳为选曹尚书,看到郎署官员不称职的太多,上章奏弹,把不称职的人贬降官位,把“居位贪鄙,志节污卑”的罚充军吏,送到营府里去。暨艳的活动触怒了东吴大族,受到他们的攻击。陆瑁对暨艳说:“今王业始建,将一大统,此乃汉高弃瑕录用之时也。若令善恶异流,贵汝、颍月旦之评,诚可以厉俗明教,然恐未易行也。”陆瑁的老兄陆逊也曾用同样的理由警告过他。朱据更说,如果把那些贪污的人贬黜,当心自己获罪。(以上分见《三国志·吴书》孙权、张温、陆瑁、陆逊、朱据等传及注)
暨艳不过是个敢于同不称职守、贪赃枉法的大族官僚作斗争的寒族青年而已。诸葛亮评论暨艳的同道张温,说温“其人于清浊太明,善恶太分”,大概暨艳同张温差不多吧。不过张温是吴中大姓,暨艳却无此社会地位。孙权不但不支持暨艳来整饬吏治,反而逼得他自杀而死,并且还罗致他人,包括张温在内。暨艳无声无息地死去了。北宋犹存的《暨艳集》,后来也失传了。除了《吴书》中偶有寥寥数言涉及他以外,就只有《太平御览》中还保留了他几句文章而已。他死了之后,同时人敢怒而不敢言,在孙权的淫威之下,只得赶快洗刷同他的关系。吴国言路不通,越来越甚。赤乌元年孙权诛灭校事吕壹以后,思问政于诸葛瑾、步骘、朱然、吕岱,都以不掌民事为言,推之于陆逊、潘璋,陆逊、潘璋也危怖不安,不敢说话。这与曹操纳谏,适成对比。
三、叛逆思想
正当万事俱全,只等登极的时候,曹操忽然间对臣下说道:“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看来他说的是真心话,并非暗示臣下再劝一次驾,三让然后正位。这是可怪的事。说怪不怪,曹操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名教的叛徒,但又摆不脱名教的束缚。
前面说过,曹操的浊流身世给他带来了不少痛苦。他年青时,自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所以居官兢兢业业,只图博个好名声,讨士大夫的欢喜。那时他自然不敢造反。后来董卓把他逼跑了,他因祸得福,得到了厕身于“飘扬云会”的“名豪大侠、富室强族”之间的机会。他的志气大起来了,力量也强起来了。他深知人言可畏,也深知所谓“激浊扬清”的名士同那些与他角逐的割据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为了向人示威,杀了陈留边让,但是一看反应很坏,也只得暂时收敛一下,等机会再说。
他的势力越大,叛逆思想也越强烈。“惟才是举”,“破浮华交会之徒”,这当然是违反名教传统的。看起来,他似乎决心要跟传统的名教决裂。
曹操的这种胆识,是完全应当受到推崇的。他敢说,而且还突破了时代的限制,作了别人不敢作的事。他这一着,不但灭了敌人的威风,长了自己的志气,而且对于铲除东汉以来政治上的积弊,起了重大作用。
但是他是否完全突破了名教的束缚,完全站到名教的反面了呢?那也不是。
他并没有否定德行的标准。他说的是“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他固然需要“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把这些人从乡议禁锢之中救出身来,这同汉武帝元封五年招致“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的“訴弛之士”,倒是有点相像。同时,他也需要“至德之人放在民间”者。他认为“有行”和“进取”很难两全。如果又有行,又进取,那么对他说来应当是最合适的人了。不过这种人如果不能继续为他立功,甚至成了他前进的障碍,那还是要杀的。
曹操的言行中,有许多矛盾的现象。他对孝的看法就是这样。他的别驾东平大姓毕谌,因母妻被张邈掳去,叛归张邈。曹操捉住了毕谌,别人都为毕谌担心。曹操却说:“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曹操在这里把孝看作德行的根本,表现了儒家的正统思想。杀孔融,是曹操同名教作斗争的一件大事。曹操给孔融定的罪名之一,是“违天反道,败伦乱理”。这是指孔融诋毁孝道而说的。请看,曹操在这里岂不是以卫道者自居吗?曹操是“明古学”的,当然懂得孝道的作用。虽然如此,曹操还是声称要提拔不仁不孝的能士。
曹操哪能不想做皇帝呢?但是他怕背千古骂名,不敢做皇帝。用司马光的话说,就是“岂其志之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他自己既不敢做皇帝,可是又使他的儿子非做皇帝不可。曹操称道天命,也很有意思。他自己本来不信天命,可是怕别人因此说他有“不逊之志”。因此在《明志令》中他就把这个问题反复解释,想表明自己的志向是清白的。他的解释委婉曲折,欲盖弥彰。孙权向他称说天命,劝他做皇帝。他一方面把孙权书信宣露于外,让大家知道;一方面又说:“此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到了临终之时,身后大事的安排,不能再含糊其词了。曹操要说话,还是只有捧出自己毕生不信的“天命”来,曹丕的皇位也就这样定下来了。曹操的表演,臣属都明白。公卿上尊号于曹丕时说,曹丕如不赶快正位,则“武王(曹操)必不悦于高陵之玄宫矣”。曹丕一上台,来一个“九品官人”,再来一个“儒雅并用”,那些以“功能”见用于曹操的人,只有“冗散里巷”(参《三国志· 魏书 ·贾逵传》附杨沛传)。时代好像到了“尚德行”的“治平”之世,一切又回归于始了。
事实上曹操也只能这样。能完成的功业完成了,权柄抓稳了,异已锄尽了,叛逆者成为正统了。剩下的事,除了保住万世一系,福禄永长以外,还有什么可做的呢?这对于一般的权利觊觎者说来,正好踌躇满志,趾高气扬;而对于“壮心未已”的英雄说来,就不免有点凄凉之感了。曹操的忸怩作态,原因就在这里。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如果这只绕树而飞的乌鹊就是曹操自己,那么可以说,他终归会飞进时代的罗网里去的。
曹操毕竟是时代的产儿,他归根结底不能不受时代意识的支配。不管道路多么曲折,他总是要走到封建帝王的老路上来的。这当然不足为曹操病,因为曹操除了这一面之外,还有过突破时代限制的一面。细细琢磨曹操的思想性格,我感到曹操确实是个戏剧性很强的人。他可以是叱咤风云的英雄,可以是反抗传统的叛逆,可以
是文采风流的才士,也可以是权诈忌刻的奸臣。但是不论他以什么姿态出现,都有一种内心的深刻矛盾笼罩着他,他的各种活动,都有这种矛盾斗争的痕迹。
艺术家如果从这种矛盾中来观察曹操,也许可以塑造出一个更生动的曹操形象来。这,只能算是一种愿望,在这里姑妄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