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国家,估计许多人都比较陌生,没有什么存在感,是欧洲最穷的国家之一,但该国有一项建筑创造了世界纪录,那就是碉堡数量,全国有几十万座碉堡,位居全球第一,这个国家就是号称当时欧洲“社会主义明灯”的阿尔巴尼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碉堡呢,本文带你一起了解。
阿尔巴尼亚有“碉堡王国”的“美称”。而阿尔巴尼亚总面积才2.87万平方公里,比我国海南省还小,人口仅276万,跟我国一个地级市人口差不多,平均每3个人就拥有一座碉堡,是人均拥有碉堡数量最多的国家。
建在河边的碉堡
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碉堡呢,这主要是当时该国的周边形势决定的,阿处在巴尔干半岛这个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的地区,是冷战的前沿阵地,加上与邻国意大利、希腊、南斯拉夫等存在历史宿怨以及领土纠纷,四处孤立,为了抵御他国的威胁侵略,他们借鉴我们国家的游击战经验动员全国人民建造碉堡。
阿尔巴尼亚碉堡遍布全国各地,不管是在农田、公路两侧、山上、河滩,还是居民房的前后都能见到大大小小的碉堡,这些碉堡又分为多种类型,比如明碉,暗碉,群碉(几十个碉堡连成一起),独碉。碉堡大小一般为3-4米,这些碉堡的用处主要是用来藏兵、储存粮食弹药、或者作为哨岗。
荒废的碉堡
几十万如此大规模的碉堡数量花费巨大,据统计,每座碉堡的数量造价达250美元,总花费达1.75亿美元,拿到现在相比,也要人民币12亿多,更何况这是上世纪60年代,另外消耗的人力、财力更是不计其数,一座碉堡的花费,差不多是一套2居室房屋的建造成本。
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走向和平发展的道路,正常来讲碉堡的用途也已经结束,可以拆除,腾出空间作其他用途,但直到现在也没有拆除完,且目前基本上已经放弃拆除。
半山腰的碉堡
究其原因,一是碉堡质量过硬,因为当时建造的时候考虑的是军事需要,是要抵御炮弹袭击的,所以拆除需要用到的装备也多,而阿尔巴尼亚技术落后。二是拆除成本过大,因为几十万座碉堡,自己没有技术装备,就需要花钱请国外来拆,但是阿尔巴尼亚经济条件差,是欧洲最穷的国家之一,无力支撑起这么高昂的拆除费用。三是碉堡的所有权是归国家,而非该国民众,平民只有使用权,个人想拆除,该国政府又没有钱,导致碉堡一直遗留到现在。
既然不拆除,但也不能荒废,该国人民针对碉堡进行改装,大量碉堡被改成仓库、羊圈、小卖部、住房等。而偏僻地区的甚至被改成公厕供人使用,而有商业头脑的人把它改造成酒店,不但可以节省土地成本,而且这种设计方式别具一格,受许多旅游者的青睐。回收利用在该国人民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些碉堡曾经是历史的见证者,而现在成为该国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建在居民楼旁边的碉堡
阿尔巴尼亚在上世纪与我国关系非常友好,1949年就与我国建交,是我国建交最早的一批国家之一,且在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时给以了很大的帮助。现在双方签证都免签。
阿尔巴尼亚最初与各大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关系密切,尤其是苏联,后来还加入了华沙条约组织,但是后期苏联不断干涉他国内政,于是在1968年阿尔巴尼亚退出华约,且与苏联断绝外交关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积极向西方各国靠拢,于2009年加入了北约,目前又积极为加入欧盟做准备。
阿尔巴尼亚城区风光
不过总体来看,阿尔巴尼亚还是发展的比较落后,目前GDP总量只有189亿美元,人均GDP6803美元,是欧洲最穷的国家之一。加入欧盟后,该国经济落后的面貌或许可以得到改善。
历史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