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普京放弃了叙利亚,美国的大棋局已实现,伊朗终于承认铁三角

鴻战雁 2024-12-25 05:12:19
其一:从中东心脏叙利亚说起

其实,如今的叙利亚,很像三国前期的徐州,有许多势力围绕着徐州进行争夺,比如有袁术势力、刘备势力、吕布势力、袁绍势力以及曹操势力。

那么为啥徐州如此关键?

借用《淮海战役》中,蒋介石的话说就是:徐州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是非曲折难以论说。但史家无不注意到,正是在这个古战场上,决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兴亡,此起彼落。所以,古来就有“问鼎中原”之说……

对于中东来说?叙利亚毫无疑问,就是中东地区的中原“徐州”,每一股想在中东有所作为的势力,都想分的一杯羹!

过去的几个大帝国,就靠着这里的地理位置、资源和战略意义,展开过几轮血拼。

1.托勒密王朝和塞琉古帝国就为了一块叙利亚打了六次仗,最后是塞琉古帝国赢了。

2.东罗马帝国也没闲着,跟塞琉古帝国又打了起来,这一回东罗马赢了。

3.不过,说到最出名的战斗,非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马穆鲁克王朝在叙利亚的争斗莫属。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这场胜利,不仅让它成了霸主,甚至比灭了东罗马帝国还要辉煌。也因为这场叙利亚的“大胜”,被封为“亚洲和欧洲的主人、印度洋和地中海的苏丹、麦加和麦地那的仆人”。

而如今叙利亚的地缘位置依然重要!

其二,美国的大棋局已实现

冷战的开始时间一般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7年,具体来说,是从1947年美国宣布“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开始,标志着冷战的起点。持续了约四十多年,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

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激烈的对抗,中东地区成为了重要的战略博弈场。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把以色列作为制衡苏联势力在该地区的一个重要工具。美国希望通过支持以色列,确保中东的亲美阵营,遏制苏联的影响力。

叙利亚自1950年代以来与苏联建立了紧密的关系,成为苏联在中东的重要代理人之一。但叙利亚一直处于中东大国博弈的前沿,它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冲突中的一个关键角色,但它的政权多次处于动荡和外部干预之下。

而接下来的四次中东战争在冷战背景下美苏的对抗成为关键因素。

一、1948年阿以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

冷战的初期,美国与苏联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影响力,尤其是在新成立的联合国会员国和新兴的独立国家中。

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分割巴勒斯坦的决议,提议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而犹太国家的建立则触发了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冲突。

随之而来的是由埃及、约旦、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组成的联军,向新成立的以色列发动军事进攻。

1948年6月,叙利亚决定加入阿拉伯联军,与以色列作战,支持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

叙利亚与其他阿拉伯国家一样,坚决反对以色列的建立,认为这是西方对阿拉伯民族的侵略。巴勒斯坦属于阿拉伯人,犹太人不应当占领该地区。

而叙利亚的目标之一是通过军事行动阻止以色列的扩张,并获得一些领土,尤其是与以色列接壤的地区,即加沙地带、戈兰高地等地区。

虽然叙利亚军队未能在战争中获得大的领土扩张,但战争后,叙利亚继续保持对部分边界地区的控制,特别是戈兰高地,尽管该地区在1967年的六日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再次成为争议的焦点。

叙利亚在战争中的表现不算出色,但它依然得到了阿拉伯国家的支持,尤其是埃及。这为叙利亚后来的阿拉伯联合阵线奠定了基础,特别是与纳赛尔领导下的埃及的政治和军事合作。

当然,在阿以战争爆发时,美国对以色列提供了外交和军事支持,而苏联则看到了支持阿拉伯国家作为在中东地区扩大自己影响力的机会,苏联则支持阿拉伯国家,同样这种支持更多体现在军事援助和外交上。

二、1956年苏伊士危机:(第二次中东战争)

1956年,纳赛尔(埃及总统)决定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这一决定激怒了曾在运河上拥有控制权的英国和法国。

以色列则因纳赛尔的敌视态度而成为冲突的一方。

英国和法国希望通过军事手段恢复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而以色列则有自己的战略目标——通过军事行动削弱埃及对其的威胁。

第一次中东战争中提到,叙利亚与埃及的关系非常紧密,两国联合组成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UAR),在苏伊士危机爆发时,叙利亚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到军事冲突中,但它向埃及提供了政治支持,并积极参与了在阿拉伯世界范围内的宣传战,强调团结和反对西方的霸权。

而美国在此时采取了压力策略,要求英国和法国撤军,反对它们在中东的军事干预,并且支持埃及,以免局势进一步激化,生怕影响冷战的整体格局。

苏联则利用这个机会批评西方干预,表现出对阿拉伯国家的支持,试图在中东地区争取更多的影响力。

不难看出,美国和苏联的介入,不仅是为了阻止直接的军事冲突,而是涉及到全球战略布局。

三、1967年六日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

埃及总统纳赛尔采取了一些激进措施:

关闭红海的蒂朗海峡,阻止以色列商船通过,这是以色列视为生死攸关的问题。增兵西奈半岛,并与叙利亚、约旦等阿拉伯国家联合,准备对以色列发动军事行动。与叙利亚的合作:埃及在与叙利亚的紧密合作下,增加了在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试图通过联合战线对抗以色列。

以色列认为阿拉伯国家的军事集结威胁到其生存,因此决定采取预防性打击。在战争的第一天,以色列发动了空袭,摧毁了埃及的空军基础设施,并迅速取得空中优势。

随后,以色列对叙利亚和约旦也发动了军事打击。

不幸的是,六日战争结束后,叙利亚丧失了戈兰高地,而美国则开始加大对以色列的支持力度。在美国的帮助下,以色列成功稳住了其在中东的战略地位,并且打破了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围堵。

六日战争的结果对叙利亚来说是惨痛的失败,不仅未能实现其夺回戈兰高地的目标,反而被迫失去了该地区的控制权。也为后来的叙利亚政治动荡埋下了伏笔。

而苏联则感到在中东的影响力受损。

四、1973年赎罪日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埃及和叙利亚联合发动赎罪日战争,试图收复在六日战争中失去的领土(特别是戈兰高地和西奈半岛)。这场战争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军事进展。

在战争的关键时刻,美国通过“空运桥梁”向以色列提供了数以千计的军事装备,包括战斗机、坦克、弹药等。这些援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走向,最终以色列依然保持了战场优势。

这四次战争在不同程度上都涉及到叙利亚,尤其是第三次和第四次战争。

令谁也没想到,2024年12月,仅仅十几天时间,叙利亚就这样以“摧枯拉朽”之式垮台了。

当地时间12月8日,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宣布攻占首都大马士革,推翻了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执政24年的政权。

叙利亚在四次中东战争中的作用同时也影响了它的国家命运,而这些战争本质上都与美苏之间的冷战博弈密切相关。

随着冷战结束,叙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的对抗使其在大国博弈中仍然处于重要地位。今天,叙利亚的垮台不仅是内战、经济崩溃、政治腐败的结果,也是美国完成了这个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世界大布局,更是冷战遗产与美俄争斗的延续。

其三:普京为啥放弃叙利亚?

这事儿得从乌克兰的库尔斯克之战说起!

美西方搞库尔斯克之战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把普京给拖住,逼得他不得不从乌东抽调精锐部队去支援,这样一来,乌东的压力就能稍微减轻点,西方可以趁机给乌克兰和北约换装备。

但普京这人就是硬气,宁愿丢面子,也不愿意轻易退让。他不但没有抽调乌东的精锐,反而在乌东加大了进攻力度,打得更加猛烈。

结果怎么样呢?

库尔斯克之战搞得像个“烂尾仗”,虽然还有北约军队在那里死撑,估计早“被遗忘的角落”了。

既然库尔斯克之战不行,那西方自然得另辟蹊径,转而瞄准了日本。于是,多国船舰齐聚日本,准备在北方四岛“开辟第二战场”,想在这个地方再来一波大的。

但可惜的是,这一招又被中俄联合军演给震慑住了。你想,事关中国,这岂能答应?

美西方势力在日本北方四岛这儿吃了个大亏后,接下来又把目光投向叙利亚?

答案很简单,因为除了叙利亚,俄罗斯在中东就没啥支点了。

叙利亚的内乱爆发,背后其实就有个深层次的逻辑——西方就是想着拖住俄罗斯,把它拉进中东这场泥潭,让它在这里多分一点精力,减轻它在乌克兰的压力,甚至时不时地给乌克兰局势添点火,随时都能升级冲突。

果然,最开始,俄罗斯派空天军出手,轰炸反叛军,给叙利亚政府军撑腰。但偏偏,伊朗在这里没怎么出力,土耳其又在一边搅局搞事情,结果俄罗斯就只能打退堂鼓,暂时放弃了叙利亚。

至于我说的这些,大家心里也明白:就是俄罗斯被逼的。想要在叙利亚形成第二战场,减轻乌东的压力,本来是个战略选择,关键是大帝没按照他们的套路出牌。

其四、伊朗称:中俄伊大三角成立

就在叙利亚变天之时,伊朗大使馆引用伊朗总统新闻办公室的发言,突然发布消息表示:将与俄、中联合对抗单极世界秩序……

其一是:撞了南墙后的哀嚎。

俄罗斯在北约面前硬刚,单枪匹马扛起了大旗;

中国在面对美、日、韩三国的夹击时,自己一个人顶着;

反观伊朗,它的任务相对“轻松”——简单来说,就是拿以色列当诱饵,钓美国进局,原本想着把以色列当作“小菜一碟”,没想到自己反倒成了别人餐桌上的主菜,结果成了被“点名”的目标。

这时候,伊朗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在幻想什么“与西方达成交易”的计划已经走偏了。

撞了南墙才知道了头疼!

不过,别急,笔者觉得这解读可能有点“气话”。起初我也这么觉得——伊朗真是“自找麻烦”。

但随着局势的变化,仔细想想,叙利亚的变天,或许是特朗普亲自为自己挖的陷阱

其二:莫非是给特朗普准备的陷阱?

其实中东并非中、俄的必救之处,三线战场上只要有一处取得了突破性胜利,也就宣告着美国单极霸权终结了。

俄罗斯一直对伊朗特别关注,好像是觉得伊朗跟朝鲜、白俄罗斯这些国家一样,能签个协议,跟自己来个“顺风车”,自己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但问题是,伊朗可不是吃素的,人家当时就是不干。凭什么我当炮灰,你去捡桃子?

叙利亚这地发生了“魔幻变天”,俄罗斯突然卸了包袱,不再管伊朗了,伊朗就不得不单挑美国了。你别忘了,特朗普当年上台时一副“我来救以色列”的架势,可惜当时美国真是“苦于没有支撑点”,没地方可站,没地方可去。直到叙利亚的局势变动,突然间美国就有了一个支撑点——叙利亚就成了打击伊朗的“新战场”。

俄罗斯把叙利亚一放手,伊朗自然也明白这其中的深意:这下我们得单挑了!于是,伊朗做出了选择,宣布与中国、俄罗斯成立了“中俄伊大三角”,想要联合起来对抗美国一股脑儿的压力,顺便也应对全球“一超独大”的格局。

说白了,叙利亚变天的那一刻,等的就是美国兑现特朗普曾经的“解救以色列”诺言。

这个局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陷阱,等着特朗普去跳,等着他带着美国的力量,去中东打“翻身仗”。

而现在,这场“中东迷局”几乎成了一个政治定时炸弹,谁都知道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只要伊朗一开打,美国的支撑点就在叙利亚,俄罗斯也得顺势而为,资源和支持源源不断地跟上。

局势越发复杂,利益各方的博弈也越来越明显。你问我最终会如何?大概率就是中东火药桶再度点燃,叙利亚这块地盘成了未来几年国际政治的关键战场。

3 阅读:620

评论列表

爱电影

爱电影

6
2024-12-29 01:46

伊朗这个抛弃小弟的二五仔,居然想用“铁三角”的借口来拉中国去中东救它!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不会干涉别国的事,只想发展好自己,更不会将自己陷入别国纷争。

鴻战雁

鴻战雁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