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的任弼时因病去世,临死前为何不想见周总理最后一面呢? 1922年,任弼时在

在左聊国际 2024-05-22 01:28:17

46岁的任弼时因病去世,临死前为何不想见周总理最后一面呢? 1922年,任弼时在东方劳动者大学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不仅是极少数完成全部学业的学生之一,更是受到全面的共产主义和马列主义理论培养,这在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内是凤毛麟角的。 1924年秋,年仅20岁的任弼时学成归国,即被委以重任,担任共青团中央书记一职。在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当时的党内领导人陈独秀主张向国民党交出武器,而毛泽东却坚决反对,认为只有枪杆子里面才能出政权。关键时刻,任弼时挺身而出,力挺毛泽东的主张,由此结下了两人纯洁的革命友谊。 1928年9月,他在安徽视察党务时被国民党逮捕。 1929年2月,在中共党组织的密切策划和安排下,开始了针对任弼时的营救工作。党组织安排了一名进步律师,致力于将任弼时从安庆警备司令部转交至安徽省高等法院处理。安徽高法随后派遣代表前往长沙,与当地公署合作,对任弼时的口供进行了详细核实。此时,长沙的陈琮英假借纸店老板身份,出面与任弼时对供,帮助掩护其真实身份。 任弼时在狱中展现出极高的保密意识和对身份的完美掩护,使得党组织的营救行动得以顺利进行。1929年3月,经过层层审查,由于口供严密无误,法院最终无法找到任何罪证,被迫宣布任弼时无罪释放。 1928年9月被捕至1929年3月释放,任弼时历经了一年的囚禁和折磨。尽管遭受敌人的各种引诱和暴力逼供,他始终坚守信仰和党的原则,并成功被释放。 被释放后,任弼时被任命为湖北省委书记,继续推进革命工作。但在1929年底,他被中央委任为江苏宣传部长,并参与了在上海组织的江苏省第二次代表大会。然而,会议被敌特通过叛徒得知,任弼时再次面临被捕的危险。在紧急情况下,他吞下了手中关键文件并逃离会场,避免了被捕。 但不久后,由于敌人已掌握了足够的证据确信他的共产党身份,他被再次捕获,并遭受了比上次更为严酷的拷打。敌人使用了极端的手段,如电刑,以试图从他口中得到信息。但任弼时坚定不移,哪怕受到极端的身体折磨,也未泄露任何情报。在任弼时生命垂危之际,周恩来指挥的特科行动,成功救出了他。 1931年3月,任弼时被派往由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的中央苏区,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兼组织部长,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和刘少奇等人一起,推动了党的重要转折。 1934年长征期间,任弼时遭遇了极端恶劣的条件。一次穿越敌人设下的陷阱时,他的脚被竹签贯穿。由于医疗条件有限,治疗过程极为痛苦,但任弼时坚持忍痛继续前行。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会师于川陕苏区。在这次会师中,毛泽东提出了一个颇具远见的战略构想:红军应当北上,创建川陕甘根据地,为长期的革命形势做准备。然而,张国焘却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他拥兵自重,企图率军南下,与毛泽东的主张相左。 争执不下之际,红二方面军的领导人任弼时和贺龙的态度,成为了决定性因素。任弼时在朱德那里了解到张国焘的狼子野心后,毅然决然地表态:"我不同意张国焘那一套!" 1936年初,张国焘准备在红军内部刊文,诽谤毛泽东、周恩来和张闻天等人。身为宣传部长的任弼时,当机立断地将其文件截下,并向部门下达指示:"不准进行反对中央领导人的宣传!张国焘送来的材料一律不准下发!"任弼时的据理力争和坚定支持,使红二方面军及时识破了张国焘的阴谋,保全了党的革命力量。 1937年8月,八路军在山西的斗争中,任弼时再次展现了他的睿智和勤劳。他事必躬亲,从军事布局到锅碗瓢盆,无不亲力亲为。他的出色表现,很快便受到了党中央的赏识,成为继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之后的中央第五位书记,并在大家的一致支持下担任书记处秘书长。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之际,任弼时已是满身的旧伤新患。毛泽东心疼爱将,亲自下令让他休养,不参加开国大典。 1949年12月,在毛泽东的建议下,任弼时动身前往苏联休养。临行前,周恩来苦口婆心地嘱咐:"你先养好身体,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啊!"但任弼时似有预感,唯恐不能为新中国多做贡献,休养几个月后便请求回国工作。毛泽东无奈,只得允诺并批示,每日工作不超4小时。 但是,新中国百废待兴,作为领导人,任弼时又怎能止步于4小时?他对家人说:"我知道自己活不长,所以才要为新中国更多做一点工作……"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在周恩来赴苏联商讨抗美援朝事宜的前夕,他特意来到301医院看望任弼时,却不巧与其错过。他拿着任弼时的病历,对其妻子陈琮英说:"琮英你放心,这一次去苏联,我一定会带回最佳的治疗方案,治好弼时的病。"等任弼时从手术室里出来后就听闻周恩来来过。任弼时说,还好没见到,他不想让人看到他这幅样子。1950年,10月27日,任弼时被再度推进了手术室,不过这一次,他却没能再次醒来和妻子说句话。

0 阅读:573
在左聊国际

在左聊国际

谢谢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