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舞台风云突变,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打响。美国的一系列贸易霸凌行径,彻底激怒了中国,中方果断亮剑,一连串强有力的反制措施接踵而至,震动全球。
美国(资料图)
据环球时报2月5日消息,2025年2月1日,美国政府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悍然宣布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这一单方面的无理举措,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不仅无益于解决美国自身的问题,还对中美正常经贸合作造成了极大破坏。2月4日下午,美国对中国有关商品加征10%关税的措施生效,仅仅几分钟后,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迅速发布公告,从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10%或者15%的关税,其中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这一回应迅速且有力,彰显了中国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的坚定决心。
长期以来,美国凭借其经济霸权,在国际贸易中肆意挥舞“关税大棒”,试图通过这种手段迫使其他国家就范。此次对中国加征关税,美国以为能让中国在贸易谈判中妥协,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但美国低估了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意志和应对贸易挑战的能力。中国经济历经多年发展,早已今非昔比,拥有强大的韧性和广阔的回旋余地。
贸易(资料图)
除了关税反制,中方还有一系列组合拳。同样在2月4日,因谷歌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其开展立案调查。谷歌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在中国市场也有着广泛的业务布局。对其展开反垄断调查,旨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中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也是中国在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重要举措。
当天,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决定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涉及仲钨酸铵等25种稀有金属产品及其技术。中国在这些稀有金属的产量上占据着全球重要地位,铋的全球产量中,中企达到了70%以上;中方钼的供应占比约为40%,铟产量占据了全球总产量的55%-60%。这些稀有金属在高端制造业、军工等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钨合金是制造穿甲弹芯的关键材料,碲是红外探测器的重要原料,铋合金用于制造保险装置和引爆器,钼则在导弹发动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中方实施出口管制,让依赖中国供应的欧美厂家叫苦不迭。美国彭博社6日报道,众多欧美厂家面临原材料短缺的困境,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产品竞争力下降。这一措施精准打击了美国的相关产业,让美国感受到了中国维护自身权益的强硬态度。
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也在2月4日发布公告,将美国PVH集团、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这两家企业采取“歧视性措施”,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把它们列入清单,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不会对损害本国企业利益的行为坐视不管,任何企图通过不正当手段打压中国企业的行为都将受到制裁。
中方这一系列反制措施,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美国国内,消费者和企业受到了直接影响。随着关税的生效,美国消费者面临着电子产品、鞋子等一系列商品的价格上涨,生活成本显著增加。美国企业也深陷困境,在中国生产商品的美国玩具公司Basic Fun负责人就表示,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导致企业利润降低。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让美国民众和企业成为了牺牲品。
在国际上,其他国家也对中美贸易摩擦高度关注。美国此前宣布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加征25%关税,虽在2月3日表示暂缓执行一个月,但这一行为给北美地区的经济合作蒙上了阴影。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相关产业受到冲击,汽车制造业、农业等面临巨大压力。欧盟也感受到了威胁,美国多次暗示要对欧盟加征关税,欧盟领导人表示将坚决反击。日本、韩国等美国的亚洲盟友,虽然尚未直接受到关税威胁,但也忧心忡忡,担心贸易摩擦会对其跨国企业产生负面影响。新加坡《联合早报》4日社论呼吁,以贸易立国的新加坡必须做好准备,迎接这一波逆全球化浪潮。
贸易(资料图)
美国的贸易霸凌行为,看似是在维护自身利益,实则是在破坏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它打破了多年来建立的国际经贸秩序,让全球经济陷入了不确定性。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加征关税等手段遏制中国发展,却忽视了中美经济相互依存的现实。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合作共赢才是符合双方利益的正确选择,对抗只会两败俱伤。
中国一直秉持着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推动国际贸易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就是最好的例证。在面对美国的贸易挑衅时,中国也绝不是软弱可欺的。中方的反制措施,是对美国不合理贸易政策的有力回应,也是在维护全球贸易的公平与正义。中国的行动向世界表明,在国际经贸舞台上,任何国家都不能凭借霸权肆意妄为,都要遵守规则,尊重其他国家的合法权益。
美国(资料图)
在这场贸易博弈中,中国凭借着自身的实力和智慧,打出了漂亮的反击战。未来,希望美国能够认清形势,摒弃贸易霸凌思维,回到平等对话、合作共赢的轨道上来。只有这样,才能让中美经贸关系重回正轨,也才能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注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