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最渣的男人,不是盛竑,不是梁晗,不是孙秀才,而是他

言言鱼了 2024-03-06 22:36:55

《知否》的好看在于它的众生相,更符合现实。

在众生相里,我们窥见现实的阴暗、美好、希望!

有人说盛紘难道不是渣男吗?

枉顾一家老小,明知林小娘不是贤妻,还要给她管家权,给她田产店铺。

倘若不是他的一味纵容,林小娘不会在盛家故作非为,明兰的娘也不会冤死在内宅的斗争里。

但有没有想过,盛紘从小没了娘,靠着嫡母的照拂才长大成人,他对家庭和爱情有自己的需求和欲望。

他与大娘子新婚时,两人也是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的。

只是大娘子的性子火爆,又仗着自己家世高于盛家,彼时自己的父亲还在朝堂,而盛家仅有一个非亲子的寡妇。大娘子言语行动中不免看低自己的丈夫。

盛竑自律又上进,不断地在仕途上进步。而王家却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后辈无人,逐渐没落。

因为之前的不平衡,盛竑早就与大娘子没了之前的情谊。这时知冷知热,年轻貌美的林秦霜出现了,盛紘要的男人的尊严,女人的崇拜,在林小娘那里都得到了。

可见,门当户对的婚姻也需要认真经营。

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想要平衡更需要有过人的才智方能驾驭。

婚姻里光有爱情远远不够,可婚姻里没有爱情,一切都是零。

用很深的爱,才能化解因为婚姻里的鸡零狗碎、指责失望,对爱情的消磨。

当然《知否》里最渣的人,也不是梁六郎。

梁六郎是花心风流,爱墨兰,也爱更多的莺莺燕燕,但他对墨兰的好也是真的。

有一种男人,就是很‘博爱’,既想要白月光,又想要朱砂痣。

你问他最爱哪一个,他一定告诉你,我无法选择,我都爱。

爱情之于他们是占有,而不是唯一。

更何况梁家六郎还生于无妾不体面的时代。

他本就是一个富家公子哥,人间浪荡子,是墨兰非要觉得自己独一无二,无可替代,觉得自己能改变了梁六郎,能让他做个一心一意的人。

可才华卓然的墨兰,竟不知改变自己尚且需要非凡的毅力,改变别人简直难如登天。

倘若墨兰知此,恐怕日子也会好过很多。

改变自己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企图改变别人,只有难以预料的惊吓。

有人说,那《知否》里最渣的就属淑兰嫁的孙秀才,得了便宜还卖乖。

其实,孙秀才是愚蠢、是傲慢、是自以为是,才会对淑兰如此。

他自认为自己将来是天子门生,将来还不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吗!

天子门生就是状元。

自古科举就是这样的!你去参加科举考试,取中你文章的那个人就会是你名义上的恩师,你就和他有“门生”之谊,同一届被取中的人就有“同年”之谊。

于是第一批官场人脉就有了,如果同年中有人发达了,做了高官,其他人就会借这个名义去登门,要个一官半职的,然后你们就是一党的了。

虽然秀才没有品级,但古代对于读书人的地位推崇,即便是暂时不能登堂入室,也可以在乡里主持一些类似律师的工作。

何况盛家是经商的,古有“士农工商”,社会地位最低。

古人说:“商人重利轻离别”,又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由此可见一斑。

淑兰看着家境好,但社会地位真的非常低,几乎相当于我们身边的人一个是公务员,一个是混江湖的、靠坑蒙拐骗起家的人。

孙秀才的错是傲慢,是看不起商人,还和商人做了亲家。

享受了对方带来的优质生活,却不想承认,一定要将一切归功于自己读书人的优越中。

明兰说他是软饭硬吃,很是中肯。

孙家秀才想的是:你一个商人之女,原本不该嫁给如此优秀的我,我原本该娶一地主家的小姐,却委屈求全娶了你。

既然如此,你就该拿出所有的好对我,而我已经将尊贵身份给了你,所以便可什么都不做。

孙家秀才也属于渣男的一种,但完全称不上之最。

倘若不是傲慢,他不会对舒兰的付出视而不见;倘若不是愚蠢,他不会选择下等的娼妓,而放弃贵女;倘若不是卑劣,他不会对女性如此轻贱。

但他的愚蠢、傲慢、卑劣是写在脸上的,很好识别,只要有壮士断腕的孤勇,便可弃了不可惜。

《知否》中最渣的男人,私以为是顾庭烨的老爹--顾堰开。

顾堰开几乎是集合了以上所有男人的缺点。

他看似深情实则自私,看似公正实则虚伪,看似大义凛然实则道貌岸然。

他的坏和不堪,都藏在了正义、道德、正直之下,不易辨识。

顾堰开对大秦氏一见倾心,央求了家里的父母前去东昌伯爵府求亲。

父母不肯,他便百般威胁父母,直说不肯另娶他人,父母无奈,明知道大秦氏不好生养,为了儿子,也去了秦家,做成了亲。

生为长子,身上有继承家业,光大本族的责任,能放着这些在外在的担子不管不顾,我倒不知道是该夸他有勇气挑战世俗,敢于追求真爱,还是骂他不顾家人,任性自私了。

年轻时,我也曾觉得有一人能为我冒天下之大不韪,是为轰轰烈烈的真爱。

如今只觉得若有这样的爱,直叫人后背发凉。

一个人能为了你不顾伦理道德、是非对错,不顾方寸规矩,将来可能也因为不顾这些弃了你。

自然我们的顾侯还没差到这种程度。

彼时老两口只想着全了儿子的心意,后嗣可以娶妾再生。

可哪想到顾堰开娶亲后与大秦氏如胶似漆,成婚半年依然如故。加上大秦氏看似柔弱实则强悍的性格,只要谈及纳妾便晕倒生病,需要休养半年。

要不是顾府财务出事,需要银两周转,有了求娶白家姑娘,以嫁妆过危难的事情,顾堰开这辈子可能真估计会断子绝孙。(对大娘子的分析详见原文:《知否》中从未露面,却是全剧最阴狠毒辣的人)

后来大秦氏因为气恼不过,羸弱的身体撑不住,最终香消玉殒。

说到这里,我不免再次唏嘘:顾家或者说顾堰开是如何同大秦氏说的这件事?

对大秦氏说:我们俩只是暂时和离,只要度过了危机,还会将你娶回来。

倘若是真的,视贞洁如天的时代,白氏将如何自处?

倘若是真的,大秦氏还能相信顾堰开吗?下次出事,是不是她又要被牺牲一次?

倘若不是真的,那大秦氏难道又是活该吗?

倘若此事败露,顾家在京城圈里,如何自圆其说?

还是说,为了保全性命,一切都可以被牺牲?没有牺牲,是因为还没有遇上生死攸关的大事。

人生没有假设,人性也经不起考验。

如此计策,那位多事的友人,到底是为顾家好,还是想让顾家身败名裂?

如此说来,顾家是骗婚又骗钱,比之孙家秀才还不如。

倘若顾堰开真的一往情深,大可以不娶白家姑娘,一直在心里祭奠自己的白月光。

人心可笑又可悲。

一个人可以为了爱人不顾家族利益,同样一个人也可以为了家族利益娶一个自己不爱的女人。

深情与薄情,热情与冷漠,竟然可以如此恰好的共存于同一个人的身上。

顾堰开为了家族利益最终娶了白氏。身为独女的白氏嫁过来自然带了丰厚的嫁妆,顾家用此嫁妆还了朝廷的亏空。

可他怎么对家族救命恩人的?

婚后不与其同房,任凭下人耻笑自己的当家主母。若不是老侯爷和老夫人逼迫,恐怕顾廷烨也不会出生。

后来他对白氏看似尊重,实则极尽羞辱,从不与其说笑,经常板着脸。

一个人对一个人的狠心,有时候拳打脚踢都是轻的,真正让人如剔骨割肉般疼痛的是冷漠。

他将此生的温柔与体贴都给了自己的原配正妻,占尽了续弦妻子白氏娘家的便宜,却任由下人误会作践她。

原著中白氏从来没有进入过京城的贵妇圈子里。

两人成婚时,顾堰开在京外任职。回京时,白氏已经因为难产去世。

后来娶了后来的小秦氏。世人只道续弦小秦氏,从不知还有一位白夫人。也因此,大多数人以为顾廷烨是大秦氏的孩子。

这也是顾廷烨发迹之后,为何说要母亲的名字上族谱、进祠堂。

那是因为他母亲就从来没有在顾家出现过。

顾堰开靠着白氏的钱保全了整个家族免受夺爵,这个女人因为自己的薄待,死于难产。最后竟然连祠堂都没有上。

说到底,顾堰开和孙秀才就是一类人。

我们看得见孙秀才的不堪、有辱斯文。可在爵位、富贵、尊位的遮羞布下,我们忘记了顾堰开对一个女人如凌迟般的无情忘义,比孙秀才过犹不及的不堪。

顾堰开这一辈子他看不见白氏对他的深情、尽管心里喜欢顾廷烨,也不得不对顾廷烨狠心责骂,生怕别人眼红,不敢表露太过,因为他怕别人说他为了家族对秦家无情无义。

对大秦氏的儿子,不敢多看一眼,生怕惹得自己过于思念。

有时候我想他是不愿想起大秦氏,还是不敢想起大秦氏。

是不是对自己的所做作为有所愧疚:自己因为大秦氏,害了白氏枉丢了性命。

最复杂莫过人性,最深沉也莫过人心。

这也是《知否》的魅力所在: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是命运、是境况,是当时的无奈,让每个人做了自己的选择。

这选择里有许许多多的心不甘情不愿,有数不尽的无可奈何,还有数不清的捶胸顿足。

可人生漫漫,总要尽力做到无愧于心,尽力不亏待自己,也不亏待任何人。

顾堰开没有做到,我们也未必做得到。

顾堰开说到底也不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

他忠君爱国,为守边疆也愿意吃苦。

他爱护幼子,极尽严厉,却也舍得为了孩子上门求教。

他侍奉双亲,也如正人君子般从未眠花宿柳,沾花惹草。

他对原配有情,对继妻也做到了尽责。

有句话叫做,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

但人生不是基本法,只要达到及格线就可以,我们追求的不是更好的人生吗?

倘使可以,我希望所有的女生都不要遇见顾堰开这种人:看似深情实则自私,看似大义实则卑劣,看似尊贵实则粗鄙。

我们的人生都值得更好的爱,更好的人。

6 阅读:2221
评论列表

言言鱼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