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京西悬空寺:京西古刹依崖壁,野径通幽觅佛踪。

牛爷大走四方 2024-09-10 20:34:58

石京西悬空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燕家台村的柏谷涧中。其始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该寺原称张仙洞,张仙是这里的主要神位,所以有了张仙殿。因依山势而建,在选位上与著名的悬空寺相似,都是建在悬崖平台上,故被称为“京西悬空寺”。不在明代的《宛署杂记》中对张仙洞也有记载,可见其历史较为悠久。后来古迹曾被毁,现在的建筑大多是后来村民重修的。

京西悬空寺是一个废弃的景区,导航无法直接定位,只能定位“鱼塘”,沿109国道(京拉线),过上清水村,右转上燕路,在药王庙路口右转上双大路,在双大路发卡弯的位置停车。车可以停在黄线以外的路边侧。不过经常会有本地村民巡视,不让停车自然也就不能上山了。需要碰运气。

停车后对面路边立着“珍爱生命,禁止攀爬野山”的牌子,从牌子边上可以上到路边的石墙上。沿着石墙往回走,靠近中间的位置有用树枝遮挡的豁口,就是“京西悬空寺”上山的入口。

图中黄蓝导流箭头的中间部分,可以看到用树枝遮挡的入口,靠近黄色箭头的地方就可以绕过堵塞的树枝找到进山的小路。

两树之间的土路就是上山的入口,右侧可以看到堵塞路口的树枝。

进入山路之后,小路蜿蜒着通向前方不远处的一座古老牌楼。

破败的牌楼上隐约可以见到“悬空寺”三个字,但已极其模糊。

古朴而庄重的牌楼,其背面能够清晰地看到笔力遒劲的“洞天福地”四个大字,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深意和神秘的力量。“洞天福地”四个大字虽历经风雨的侵蚀,却依然鲜艳夺目,在阳光的照耀下,愈发显得庄严肃穆,令人不禁对这牌楼背后所代表的神秘之地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在那蜿蜒曲折的道路旁,挺立着苍松古柏。那粗壮的枝干犹如历经沧桑的老者手臂,粗糙而有力。古柏的树皮斑驳脱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这些苍松古柏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片神秘而幽暗的景象,给人一种难以言喻的肃杀之感。。

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脚下的石板路虽然有些崎岖,但却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在道路的两旁郁郁葱葱,那些树木高大而挺拔,树干粗壮有力,枝叶相互交织,层层叠叠,编织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绿色屏障。

那一条残破不堪的石板路向上延伸着。石板路上,石板的边缘已经磨损得参差不齐,有的石板甚至出现了深深的裂缝,石板之间的缝隙里,杂草顽强地生长着。

一条狭窄而幽静的小路,轻盈地穿行在繁茂的林木之中。小路在林木中时隐时现,有时会被低垂的树枝轻轻拂过,有时又会被茂密的草丛簇拥着。

虽然眼前这条崎岖不平的石板路始终坚定不移地向上蜿蜒延伸,一眼望去,仿佛没有尽头。每上升几级,迎来的之字折返犹如一个贴心的设计。它恰到好处地缓解了持续上升带来的陡峭感,让攀登者能够在短暂的平缓和转向中调整呼吸,重新积聚力量。

在蜿蜒曲折的路旁,一块巨大的石头静静矗立着。这块巨石表面平整而光滑,赫然刻写着“万株翠柏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雲”这一行优美的诗句。这句诗仿佛是大自然的一幅生动画卷,让路过的人们不禁驻足凝望,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和人文的韵味。

整体意境犹如一幅山水画卷,既有苍劲的翠柏带来的沉稳与生机,又有烟雨和云雾赋予的空灵与梦幻。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喧嚣的世界,能够静下心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宁静与美好。

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铺就的皆是青石台阶。这些青石台阶的大小和形状并非完全规整,而是带着一种自然的不规则美。每一块青石都有着独特的纹理和色泽,有的还镶嵌着青苔,增添了几分生机与野趣。

在那广袤幽深的山林之中,柏树可谓是数不胜数。柏树枝叶繁茂,翠绿的叶子层层叠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浓荫。正如这片山林所在的山谷名称——柏峪涧。“柏峪”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这里柏树成林的壮观景象。

转过山弯映入眼帘的是那巍峨高耸的山崖。它犹如一道巨大的屏障,矗立在天地之间。山石嶙峋,形态各异,崖壁之上,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青苔斑驳,诉说着时光的故事;藤蔓缠绕,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息。在阳光的照耀下,崖壁闪耀着独特的光彩,时而金黄,时而银白,变幻莫测。

林中小路,仿佛步入了一个神秘的绿色世界。微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似在低语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路旁的树木高大挺拔,有的枝干粗壮,需几人合抱;有的则纤细修长,摇曳生姿。它们伸展着繁茂的枝叶,交织成一片绿色的穹顶,为行人遮挡住炽热的阳光。

山路边的柏树上悬挂着风马旗,白、黄、红、绿、蓝五种颜色,分别象征着天空、祥云、火焰、江河和大地。当风吹动风马旗时,就相当于在念诵经文,祈求福运隆昌,消灾灭殃。见到风马旗,应该离悬空寺不远了。

林间小路蜿蜒曲折,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穿梭于茂密的树林之中。脚下的泥土松软而富有弹性,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大地的温柔回应。

迎面那高大的崖壁,犹如一道雄伟的天然屏障,矗立在天地之间。它笔直陡峭,仿佛是巨人用巨斧劈砍而成,散发着一种威严而冷峻的气息。

杂草丛中的青石小路,蜿蜒于荒芜与生机之间。青石铺就的路面,虽历经岁月的磨砺,却依旧散发着古朴的韵味。小路两旁,杂草肆意生长,它们或高或低,或疏或密,像是大自然随意挥洒的画笔。翠绿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偶尔会有几朵不知名的小花悄然绽放,为这片荒芜增添了一抹亮色。

古老的柏树,宛如岁月的守护者,静静伫立在沧桑的崖壁之前。柏树那粗壮的树干,犹如坚实的立柱,撑起一片历史的天空。沧桑的崖壁,如同一位沉默的巨人,与古老的柏树相互映衬。崖壁高耸入云,陡峭险峻,表面布满了岁月侵蚀的痕迹。

沿着林间小路盘旋而上,走到山崖下。出现一片平地,石碾、巨柏、一间间石屋残迹。悬崖上隐约有字,“张仙洞圣泉庵”字样。再向上就可以看到护路墙了。

那道赭红色的·护路墙默默守护着脚下的道路。它由坚固的石块砌成,沉稳而厚重,表面略显粗糙,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也是它历经风雨的见证。它与悬崖峭壁相依相伴,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护路墙内青石台阶,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就像一个无声的向导,引领着人们走向那神秘而壮观的悬空寺

护路墙的顶部与崖壁形成一个拐点,此处仿佛是连接两个世界的神秘角落。抬头仰望天空,只见崖壁与松柏围圈着湛蓝的天空,形成一幅令人惊叹的绝美画卷。在崖壁与松柏的映衬下,这片天空显得更加高远、更加壮丽,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与感慨。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世间的喧嚣与纷扰都被抛诸脑后,只剩下这一方宁静而美好的天地,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在那高耸险峻的崖壁的一侧,呈现出一片褐黄色的沧桑景象。在这褐黄色的崖壁之上,赫然写着“悬空寺”三个醒目的红色大字。

青石台阶在此处转弯,向着崖壁中间的一道裂缝向上延伸。虽然青石台阶有些杂乱,但形成了一条稳固的上升通路。

青石台阶的上方是个洞口,石阶在昏暗的洞中斜行向上,高高的洞口处有光亮透入。岩洞的上方有一根书棍横向支撑着,看样子应该不会起到太大的租用。弯着腰、扶着墙,沿着陡峭的石阶一路向上攀爬。

随着接近上方的洞口,光线也更加黯淡。尽管是一座天然的石洞,但两侧的洞壁似乎存在着先人雕琢的痕迹。

到了洞顶,弯腰扶墙爬出洞口,迎面的的崖壁上赫然写有“灵泉连地脉、圣水接天光”的诗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空灵的意境。

洞口的正前方,地面有一方形水池,水池的东侧有缓缓的泉水滴入。其泉水清澈,即使在干旱或大雨的情况下,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水量,大旱不涝,大雨不溢,因此被当地人们奉为神泉,称为张仙泉,是一眼从崖壁中渗出的甘泉,终年不绝。

出洞右转,是一处平台。座面凹凸不平的崖壁上写着“张仙泉”三个红字,右侧应该是庙宇的红色山墙。

通道的尽头是另外一座庙宇的外墙,墙面上彩绘着祥云中的一条苍龙,宛如神话中的传奇生物降临人间。苍龙在祥云中若隐若现,那庞大的身躯充满着威严与力量。龙首高昂,双目炯炯有神,透露出一种王者的霸气与果敢。祥云缭绕在苍龙周围,如梦如幻。那柔软的云朵仿佛是苍龙的舞台,衬托着它的雄伟与壮丽。祥云的形态变幻莫测,时而如波涛汹涌的海浪,时而如静谧的花海,与苍龙的灵动身姿相得益彰。

转到悬空寺的平台,靠近通道坐北面南的是龙王殿。龙王殿是京西悬空寺主殿东侧的一耳房。

龙王殿内供奉的是龙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王是司雨之神,被人们视为能够掌控雨水、保佑风调雨顺的神灵。在以农业为主的古代社会,雨水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因此龙王信仰在民间广泛存在。京西悬空寺的龙王殿也是当地民众祈求雨水、期盼丰收的信仰寄托之所。

龙王殿的西墙上写着“出洞神龙和雾起,溥霑万物润苍生”的诗句。表达了对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可以期待着一种强大而仁慈的力量的出现,它能够带来改变,滋润万物,为苍生带来希望和福祉。同时,这句话也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神龙的力量不仅影响着人类,也滋润着整个自然界。

龙王殿的西侧是京西悬空寺的主要建筑娘娘殿。娘娘殿位于悬崖之上,依山势而建,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位置独特。

在庄严的娘娘殿前,静静地矗立着一尊造型独特的三足兽腿八卦香炉。香炉的三足犹如三只强壮有力的兽爪,稳稳地支撑着沉重的炉身。兽腿的雕刻精细入微,肌肉线条清晰可见,仿佛这些兽腿随时都能带着香炉奔腾而起。八卦图案环绕在香炉的腹部,蕴含着古老而深邃的哲学意味。

娘娘殿门楣上悬挂着“娘娘庙”的红字牌匾,两侧悬挂着“求圣母有求必应,替万民接替香烟”的楹联。

娘娘殿主要供奉的是斑疹娘娘(也有说法称是圣母娘娘等)。在过去,人们认为斑疹娘娘可以保佑妇女儿童的健康,尤其是在生育、育儿等方面有着神奇的力量。因此,娘娘殿成为了众多善男信女祈求子嗣、保佑家人平安健康的重要场所。

殿内住有一位陕西的游方道人,经了解。这位道兄60岁退休以后,游方在此进行修行,平日在寺中吃斋念经、供奉香火,闲暇之余,太极健身。吃住全在寺内,依靠光伏板采电。

西侧墙面上的彩绘是眼光元君。

眼光元君和明目元君

东侧墙面上“有求必应”牌匾下是彩绘“子孙元君”

广生元君。

张仙殿位于京西悬空寺的东侧。张仙殿的规模相对不大,整体建筑较为古朴。由于是在悬崖平台上依山势而建,与整个京西悬空寺的建筑风格相统一,呈现出一种险峻、奇特的风貌。

殿内供奉着张仙,被民间奉为送子男神。在古代,人们对于生育后代非常重视,求子的愿望强烈,因此张仙信仰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许多人会到张仙殿来祈求张仙保佑自己或家人能够顺利生育子女。

张仙殿的墙壁上绘有与张仙送子事迹相关的壁画等文化元素,这些壁画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承载着当地的宗教文化和民间传说。

张仙殿的南侧外墙上写有2021年8月吉日今人留下的两首诗。诗一为“云山本自秀,洞天万古有 去齿虎兽踞 来毛聚畜留”。诗二为“猿人作府第,樵夫因雨愁,灵气聚在此,仙凡齐来走”。

在张仙殿的南侧,一条栈道宛如蜿蜒的游龙向东缓缓延伸。这条栈道由坚实的青石板铺设而成,青石板路因长期的风吹日晒和行人的踩踏,增添了几分古朴的韵味。

拐过崖脚有一有户无门的弥勒洞。弥勒洞外的明柱上有一幅已经模糊不清的对联“似洞非洞构成仙洞,有门无门是为佛门”,充满禅意,也为弥勒洞增添了神秘的氛围。

洞内供奉着弥勒菩萨,韦驮护法手持降魔杵站立在左侧。在佛教文化中,弥勒佛是未来佛,代表着未来的希望和美好。弥勒洞的存在反映了当地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沿着那蜿蜒曲折、高悬于山间的栈道继续向前。行走在栈道之上,一侧是险峻的悬崖,深不见底,令人心生敬畏;另一侧则是郁郁葱葱的山林。

在那陡峭山崖的转角之处,赫然存在着一个已然破败不堪的木质凉亭。这座凉亭的四根立柱如今已腐朽斑驳,亭顶的瓦片残缺不全,亭子的围栏也多处损坏。从那残存的架构和精致的雕花中,依稀可窥见它曾经的精致与典雅,想象出它往昔为过往行人遮风挡雨时的温馨场景。

眺望远方,双大路盘旋而上,山后面就是爨底下、柏峪村方向了。京西悬空寺奇险独特,建在悬崖之上,历史悠久,它文化多元,佛道合一。周边环境清幽,翠柏环绕。寺内禅意深远,建筑精巧,是一处充满魅力的历史文化胜地。

2024-09-05

感谢您的关注与观看!

0 阅读:2

牛爷大走四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