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恩负义!曾白拿中国167架战机和援助,转头低价出售倒向美西方

江卿曻 2025-04-11 09:09:10

文|江卿曻

编辑|江卿曻

前言

在国际政治中,背叛与友谊的转变总是令人心寒,尤其是当一个国家通过他国的帮助度过难关后,却将这份支持抛之脑后。

在中国与一些国家的外交关系中,这种“白眼狼”的行为并非个案,但有一个国家的背叛,可能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剧烈和令人失望。

这个国家曾获得中国的海量援助,包括167架歼6战机,但它却毫不知恩图报,不仅低价将这些战机转售给西方,还迅速倒向西方阵营,那么这国家是谁?现在又发展的如何呢?

中阿关系的建立

这个国家的就是阿尔巴尼亚,在上世纪60年代,阿尔巴尼亚处于东西方阵营的夹缝中,外有苏联的制裁,内有经济困境。

由于与苏联发生了严重的分歧,阿尔巴尼亚与它的社会主义大哥彻底断裂。

那时的阿尔巴尼亚,依赖苏联的援助已久,尤其是在粮食、能源和军事物资方面,但一旦与苏联闹翻,阿尔巴尼亚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几乎被切断。

幸运的是,中国在这个时候伸出了援手,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重要一员,且与苏联日渐疏远的中国决定对阿尔巴尼亚进行援助。

尽管中国当时的经济状况并不宽裕,自己也在战后的恢复阶段,但中国决定通过提供粮食、工业支持及军事物资,来帮助阿尔巴尼亚度过难关。

尤其是在1961年,面对阿尔巴尼亚的困境,中国不仅为其提供了50万吨粮食和2.5亿人民币的外汇援助,还帮助它解决了当时迫切需要的军事装备问题。

中国援助的这一决定并非轻松之举,毕竟那时中国自身也处于困境,甚至一些国内灾害与战争的阴影还未完全消散,但中国还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提供了阿尔巴尼亚急需的支持。

阿尔巴尼亚不仅在粮食供应上得到了中国的大力援助,中国还帮助它建立了一定的重工业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不仅援助了钢铁、化肥等基本工业物资,还协助阿尔巴尼亚建立了一些基础工业设施,包括机械厂和化学厂。

由于阿尔巴尼亚与苏联的关系破裂,它原本计划从苏联获得的米格19战机也无望实现,面对这一局面,中国决定将其自行研发的歼6战机提供给阿尔巴尼亚。

歼6战机虽然是中国仿制米格19的版本,但其性能已经相当先进,甚至超过了原版的苏联战机。

在中国的帮助下,阿尔巴尼亚不仅能够迅速组建起自己的空军,还通过中国的技术援助,提升了自身的作战能力。

最终,中国援助了阿尔巴尼亚167架歼6战机,这也让阿尔巴尼亚一度拥有了一支相对强大的空军。

然而这一切的帮助,原本应该让阿尔巴尼亚对中国充满感恩与尊重,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中国提供的援助不仅没有得到阿尔巴尼亚的感激,反而在阿尔巴尼亚心中埋下了新的种子。

那么在这样深厚的援助关系中,为什么阿尔巴尼亚最终会做出背叛中国的决定呢?

白眼狼做法

在享受了大量援助后,阿尔巴尼亚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随着中国的持续支持,阿尔巴尼亚不仅未能形成自我独立发展的能力,反而逐渐对中国的援助产生了依赖。

阿尔巴尼亚政府和民众的心态也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他们开始把中国提供的支持视为理所当然。

阿尔巴尼亚对中国援助的滥用逐渐显现,最初阿尔巴尼亚并没有过多提出要求,然而随着援助的增多,这个国家越来越觉得自己应得更多。

除了对粮食和工业支持的要求,阿尔巴尼亚还在军事援助上开始变得过于贪婪,当中国提供了167架歼6战机后,阿尔巴尼亚不仅没有感恩,还开始抱怨战机数量不足。

甚至要求中国进一步提供更多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支持,阿尔巴尼亚的政府并没有意识到,中国当时的经济状况并不宽裕,自己也在为国家的复兴而努力。

中国的援助并不是源于单纯的施舍,而是出于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与友谊,然而,阿尔巴尼亚并未站在中国的角度去理解这一点。

不仅如此,阿尔巴尼亚还公开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指手画脚,当中美关系开始缓和时,阿尔巴尼亚竟然站出来批评中国“倒向西方”,这一言论让中国愤怒不已。

阿尔巴尼亚的领导人不顾中国为其提供的帮助,开始在国际场合上发出令人不悦的声音,他们不仅要求中国继续提供更多援助,还公开指责中国做出的外交决定。

更令人愤慨的是,阿尔巴尼亚还开始干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行为,指责中国“走得太远”,这种不知感恩的行为,使得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忍耐力逐渐到达了极限。

阿尔巴尼亚的态度变得更加恶劣,这种情况下,中国开始意识到,继续无条件提供援助,已经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加深阿尔巴尼亚对中国的依赖和不满。

于是中国决定开始逐步缩减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规模,面对中国的这一变化,阿尔巴尼亚并未反思自己的过分要求,而是选择了愤怒和不满。

阿尔巴尼亚政府不仅对中国的援助减少感到恼火,还将这种情绪带到了国际舞台,阿尔巴尼亚开始公开反对中国,甚至以此作为宣扬自己立场的一个手段。

在失去了长期以来的支撑后,阿尔巴尼亚并没有采取实际行动去改善自己国内的经济状况和国际地位,而是选择了站在批评中国的立场上。

这种行为,不仅没有让阿尔巴尼亚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反而使其在国际上形成了敌对的形象。

中国一度考虑重新评估与阿尔巴尼亚的关系,但同时也开始认识到,阿尔巴尼亚的行为早已无法挽回,随着两国关系的不断升温,中国决定彻底结束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

阿尔巴尼亚的崩溃

1980年,中国政府最终决定彻底中止对阿尔巴尼亚的所有援助,对阿尔巴尼亚而言,中国援助的中断不仅是经济支持的终结,更是一种政治断裂。

长期以来对中国援助的依赖,使得阿尔巴尼亚在失去这个“后盾”之后毫无准备,整个国家的财政、工业、军队等多个领域瞬间陷入停滞。

最直接的后果体现在经济上,中国曾经帮助阿尔巴尼亚建立的工厂、基础设施以及工业体系,缺乏后续技术和管理更新,在没有援助后迅速老化、停摆。

而曾经依赖中国的工业材料、机械配件以及技术团队的撤出,也让这些项目无法维持运转。

阿尔巴尼亚的GDP增长很快陷入停滞,通货膨胀加剧,失业率飙升,社会矛盾随之激化,曾经被视为“社会主义新样板”的发展模式,很快瓦解成一纸空谈。

中国赠送的167架歼6战机曾是阿尔巴尼亚空军的核心力量,但由于缺乏配套的维护支持与飞行培训体系,这批战机逐渐被封存或成为摆设。

更令人唏嘘的是,阿尔巴尼亚为了缓解财政困境,竟然选择将部分战机打包卖给西方国家,有媒体报道称,这些战机被以低至6万美元一架的价格出售。

虽然歼6并非当时的世界顶级战机,但作为中国无偿援助的象征,被如此贱卖,确实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情感和尊严。

然而这样的“变现”行为并没有为阿尔巴尼亚带来转机,西方国家对于阿尔巴尼亚的转向表现出表面欢迎,却没有真正将其视为战略盟友。

援助、投资和资源流入远不及阿尔巴尼亚的预期,这个原本期待通过“倒向西方”获取新出路的国家,最终只是成为一个地缘边缘化的存在,未能在国际社会中赢得一席之地。

即便在2009年成功加入北约,其经济规模和军事实力也远不能与联盟中的其他成员相比,甚至连基本的国防预算都捉襟见肘。

与中国的断交,不仅切断了过去数十年建立起的深厚关系,也失去了一个愿意无条件提供支持的重要伙伴。

阿尔巴尼亚本有机会借助中国的帮助走向现代化,但却因为贪婪和短视,将这一机会亲手毁掉。

多年以后,阿尔巴尼亚内部开始出现重新审视中阿关系的声音,一些学者和媒体回顾历史,逐渐意识到中国援助带来的巨大价值,也承认阿尔巴尼亚在处理双边关系上存在严重失误。

但时过境迁,国际格局早已发生改变,中国也不再是那个经济实力有限、四处施援的国家,而是世界范围内不可忽视的大国,阿尔巴尼亚想重新搭上中国的快车,早已不再容易。

结语

阿尔巴尼亚从中国获取了大量的援助,并曾享受过繁荣,但其背叛行为终究为自己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关系已经不仅仅是物质的交换,更关乎信任与长远的合作,中国一直秉持着不图回报的援助原则,但历史教训也告诉我们,唯有真诚与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参考文章

中华网2016-02-04《阿尔巴尼亚拟拍卖中国援助战机 5.6万元起拍(图)》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个“关注”吧!小生在此谢过了!

1 阅读:223
江卿曻

江卿曻

道不完的历史,讲不完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