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华东军区第一监狱监狱长——武飞

简介一个人 2024-07-15 16:32:56

武飞

武飞(1909-1974),原名魏方武,曾用名黄春圃、蔡明等,江苏省邳县人,享年65岁。

1926年在徐州江苏省立师范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

1927年被团组织派往中共中央军事部(驻地上海)特科训练班学习,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8年返回苏北开展工作,任中共徐(州)海(州)蚌(埠)特别委员会常委兼军委会书记(特委书记陈治平)。

1930年7月,他负责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并任军政委(军长陈治平);在“徐海蚌”地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武装起义。

注:

陈治平(1898-1949),江苏省淮安县人。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在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时被捕脱党。1949年春因策动国民党军南京警卫师和江阴要塞守军起义之事暴露,被国民政府枪杀于上海闸北。

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陈治平临上刑场前(美国记者拍摄)

1931年冬红15军被打散后,他冒险四处奔波,召集回来了2000余人枪坚持武装斗争。相继任红军盱眙游击队司令员(政委徐德文),中共长淮特别委员会常委兼军委会书记(特委书记陈履真),中共江苏省委苏北特派员,中共苏皖边区临时特别委员会书记兼红军苏皖独立师师长(政委魏云岭、戴文生),红军苏皖江淮纵队司令员兼政委。

他所领导的游击队伍,与在皖西打游击的孙仲德部遥相呼应、神出鬼没、活跃于广袤的苏皖赣边,如同在国民党统治区域的腹地钉上了一颗红色的“钢钉”。

徐德文烈士

1937年初,他与孙仲德等人作为苏皖边区的红军代表赴延安汇报请示工作,同年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1938年被派回华中;先后任中共苏皖边区特别委员会书记,新四军江淮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中共豫皖苏省委常委(书记张爱萍【上将】),中共皖东北特别委员会委员(书记杨纯【女.张爱萍妻子】)、皖东北工作委员会委员(书记张爱萍)、苏皖边区军政委员会委员(书记张爱萍、刘瑞龙),新四军第6支队(游击支队)第4总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总队长兼政委张爱萍),皖东北保安司令部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司令员张爱萍),新四军邳(县)睢(宁)铜(山)灵(璧)军分区司令员(政委李砥平)。

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4师暨淮北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康志强【中将】)。

魏云岭烈士

1944年赴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当选为中共七大会议代表。

抗战胜利后回到华中;相继任苏北军区(新四军第3师留守处)司令员,中共淮北工作委员会书记兼华东军区淮北支队政委(司令员饶子健【中将】),中共淮北区委副书记(书记曹荻秋),中共江淮区委委员(书记曹荻秋),中共皖北区委委员(书记曾希圣)兼“邳睢铜灵”工作委员会书记。

陈履真烈士纪念丛书

1949年9月,任华东军区第一监狱监狱长。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国营华东农场场长,政务院全国农业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副部级)兼华东淮河、沂河水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

1953年受到错误批判,并被限制任职使用。先后任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未到职),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人民法院副院长、院长、副院长(1958),江苏省劳改局第四劳改队第3中队中队长、七道沟劳改农场副大队长、沂河劳改农场盐场工区主任、东直劳改农场财务科科长、洪泽劳改农场第10大队副大队长兼第1中队中队长。

“文革”开始再受迫害、被隔离审查,1969年冬被勒令携家眷回原籍劳动。

1974年初春,曾经叱咤风云于江淮大地上的无衔将军武飞,在邳县的老宅中默默离世;没有低沉的哀乐,没有追思的鲜花,没有送别的人群,也没有昔日的战友……

1977年被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夫人高兴娥(生卒籍贯不详),武飞的历史问题被澄清后,她和6个子女享受大军区正职遗属的待遇。

1939年的武飞

文中涉及的部分人物简介:

徐德文(1905-1932),安徽省寿县人,烈士。

陈履真(1907-1932),安徽省萧县人,烈士。

魏云岭(1909-1934),江苏省邳县人,烈士。

戴文生(1897-1979),安徽省灵璧县人,后任灵璧县政府工交科科长。

孙仲德(1902-1961),安徽省庐江县人,后任安徽省副省长。

杨纯(1917-2005),原名万国瑞,女,四川省峨眉县人,后任国家卫生部副部长。

刘瑞龙(1910-1988),江苏省南通市人,后任国家农业部副部长。

李砥平(1909-2007),安徽省萧县人,后任吉林省政协主席。

曹荻秋(1909-1976),四川省资阳市人,后任上海市市长。

0 阅读:99

简介一个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